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天意

2023年03月12日01:24:04 情感 4922

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天意 - 天天要聞

01

人這輩子,基本就面臨三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大器早成,第二個選擇是大器晚成,而第三個選擇是一生平平庸庸。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生平平庸庸是常態,而能夠大器早成,或者能夠大器晚成,就已經是老天的眷顧了。

人,到底是大器早成比較好呢,還是大器晚成比較好呢?

曾仕強教授說過,能夠早吃苦,就不要晚吃苦。能夠晚成功,就不要早成功。

吃苦要早,成功要晚,這才是最好的人生經歷。反之,大器早成,而在中晚年才吃苦,相信「甘盡苦來」的日子不好過。

既然說「大器晚成」比較好,那普通人「晚成」的時間,到底是固定的,還是不固定的?

像一些大能者,比如姜子牙或者劉邦,他們大器晚成的時間,可以無限度往後推,因為他們自有能力和機遇。而普通人,就需要在50歲之前「大器晚成」了。

如果超過了50歲,依舊默默無聞,甚至沒啥成就,那後半生也就沒有機會了。

一個人,到底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安排。

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天意 - 天天要聞

02

45歲,是一個「轉折點」。

從45歲開始,每個人都進入到「中年危機期」當中。這所謂的危機,既是危險,同時也是機遇,就要看人之選擇了。

有些人在45歲那年,就突然失業了,根本找不到什麼工作。為了養家糊口,他們能怎麼辦呢?只能自謀出路。

同行當中有一位70年出生的大哥,46歲那年就在網絡上摸索,大專學歷的他,竟然還自學編程,自己設計某些小程序。反正46歲那一年過得比較「艱難」。

到了47歲,他在線上鑽研的項目起來了,賺了一筆錢,所以他開了一間工作室。如今的他,成為了一位小老闆,不說大富大貴,至少過得比較滋潤。

在45歲這個轉折點當中,有些人逼着自己「激發潛力」,何曾想機遇就在前方,那東山再起,甚至攀登到新的高度,也是很常見的事兒。

只是,有太多45歲的中年人,因為各種問題而裹足不前,最後連轉機都遇不到。沒辦法,能否有所成就,一半要看自己的能力,一半要看所遇到的天意。

當然,事在人為,沒有嘗試過就認為自己不行,反而就不妥了。

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天意 - 天天要聞

03

50歲之前,是改變命運最好的時機。

一般來說,50歲之前是奮鬥的歷程,50歲之後是修養身心的歷程。因為無數人的好運,都會在50歲之後,逐漸消失殆盡。

有些人在45歲那年感覺還比較好,可過了50歲,整個人的感覺就不太妙了。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遇到阻礙,就跟到了一個「瓶頸期」一般,無論怎麼往上沖,可還是突不破。

為什麼50歲後,是人生的「瓶頸期」呢?因為人這一生的氣運,那是有限度的。普通人沒有劉邦和朱元璋的天命,也沒有姜子牙和郭子儀的機遇,自然就起不來了。

劉邦沒有漢初三傑,沒有遇到一定的機會,那他也很難突出重圍。哪怕是三國時期的劉備,也只有遇到了諸葛亮,才逐漸飛龍在天。

試想,普通人哪有機會遇到跟漢初三傑以及諸葛亮一樣的貴人呢?既然遇不到,那單靠自己,反而就很難成事兒了。

對於99%的普通人,老天都是一視同仁的,給他們的福氣是有限度的,不會給多,也不會給少。一旦錯過了這些福氣,就真的「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了。

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天意 - 天天要聞

04

45歲到50歲這幾年,該拼一把了。

上文說過,50歲是一個分水嶺。在50歲之前,自然要奮起一搏,試一試能不能翻身。而50歲後,就該認清楚人生的現實了。

當然,這種「拼一把」說法,對於編製外的普通人,或者創業做生意的老闆,是適用的。而對於編製內的職工,是不適用的,因為背景環境不一樣。

對於編製內的職工來說,能不能上去,既要看能力,又要看伯樂,更要看背景。而普通人,只能看機遇和個人的潛力。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機到來的時候,天地萬物都會幫助我們,跟我們同心同力。可一旦時機消失了,哪怕是大英雄,也無法施展才華,變得庸庸碌碌。

一個人,能不能「熬出頭」,要看45歲到50歲這幾年的天意 - 天天要聞

在這個世上,一切的懷才不遇,都跟沒有碰到時機,沒有抓住機遇有關。

比如郭子儀,如果沒有遇到安史之亂,也許他一輩子就默默無聞了。就是因為碰到了安史之亂,所以臨近晚年的他,才有了名震天下,青史留名的機會。

人到45歲,如果可以的話,再拼一把。也許,「大器晚成」的機遇,就在前方。

文/舒山有鹿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 天天要聞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雜物間翻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內側貼着張泛黃的日曆,1998年9月12日被紅筆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醫院繳費單、中藥藥方,還有張皺巴巴的便簽,上面歪歪扭扭寫着:「砸鍋賣鐵也要治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 天天要聞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上周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時,同事們又開始打趣:"你媽是不是開快遞公司的?"我笑着拆開牛皮紙,二十包真空包裝的槐花蜜滾落出來,最底層壓着張泛黃的便簽:"新蜜,記得每天沖一杯。"這是母親今年寄來的第18個包裹,而從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這樣的包裹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凌晨三點零七分,急診室的熒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消毒水的氣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聲,我攥着繳費單的手指冰涼。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咳嗽聲,轉頭看見父親弓着背蜷縮在塑料椅上,母親正用掌心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像哄着小時候發燒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聞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傢具時,我突然明白——在她眼裡,離過婚的我,連套新傢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網友的婚房經歷引發熱議:她曾有過失敗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卻因「二婚」標籤遭准婆婆嫌棄,不僅被安排二手房當婚房,屋內更是堆滿不知從哪淘來的二手貨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