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什麼時候離開,其實上天早已註定

2023年02月17日20:05:08 情感 1712

一個人什麼時候離開,其實上天早已註定 - 天天要聞

♬點上方聽一禪第2117次和你說晚安

文 | 一禪 · 主播 | 一禪


一個人什麼時候離開,其實上天早已註定 - 天天要聞


有人問:為什麼曾經關係那麼好的人,現在都慢慢疏遠了呢?

那些曾以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今卻越走越遠。

沒有爭吵,也並無分歧,只有默契的不再打擾。

這世間所有相遇,最終都會別離,所有的故事,從緣起,最終也將從緣滅。

只有很深很深的緣分,才會將同一條路走了又走,與同一個人分分合合。

那是前世的相欠,今生的償還。

人這一生,所有的相遇,都是前世欠下來的債,離開的人,是因為欠得不多,還清了,就走了。

當一段關係結束時,不必強求,也無需黯然神傷。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最熱烈的戀愛,往往會有最冷漠的結局。」

就像再燙手的水,終究是會涼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沒有誰能夠一直陪着誰,誰也不是誰的歸人,都是對方的一個過客。

正如這世間萬物重生,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如流水。

不必糾結會不會有結果,遇見、失去或離開,都是結果。

有些人即便不能相守一生,但能遇見也彌足珍貴。

正如莫文蔚在歌中唱的:「這世界有那麼多人,多幸運,我有個我們。」

我們要學會接受那個意難平的結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若是有緣,自會相見。

夏天會周而復始,該相逢的人自然會相逢。

願你往後餘生,每次相逢都倍感慶幸,每段分別都不留遺憾。


- END -


作者:一禪小和尚。文章來源一禪小和尚(ID:yichan6666),用簡單的禪理,解開生活的難題,轉載請聯繫一禪小和尚。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 天天要聞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有些人在婚姻裡頭,說起工資分配遮遮掩掩的,夫妻關係慢慢就疏遠了。可也有些人,大大方方坦誠對待,家裡頭的日子越過越和美。工資怎麼分配,在婚姻里那可是個影響夫妻關係的關鍵事。古人講:「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結婚之後,工資到底咋分配,每個家庭都得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有些人啊,眼睛就盯着眼前那點好處;可有的人,卻把心思花在修養人品上,想着長遠的事。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厚德載物。」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01:善良是智慧的體現,智者心懷善念當善良成為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智慧也就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 天天要聞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親密關係裏面,稱呼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增進感情的作用。取一些有巧思的稱呼,會撥打男人的心房,讓他對你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女人在愛情裏面,真的別太老實了,你越有點情趣,男人才會越愛你。別再叫老公「親愛的」了,太俗氣,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 天天要聞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如果一個人無法壓制自己的慾望,沒有能力理清自己的牌局;任由感性,情緒,荷爾蒙操縱行為,而非回歸理性本身;那麼TA在感情里每個關鍵節點的選擇,都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年的勢。看過一組數據:有超過60%的夫妻,在30歲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越來越低,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 天天要聞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分手後,我們都是會經歷一個陣痛期的。但凡動過真感情的人,不可能不痛不癢。只是有的人來的早一點,有的人可能會後知後覺地難過。有的人是分手當下,痛會更加強烈一些,給自己一個緩衝期,陣痛感會慢慢地消退。而有的人剛開始痛感不強烈,但時間久了會慢慢浮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 天天要聞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在婚戀關係中,雙方的選擇確實會直接影響到彼此的生活質量。如果有些性格特質在關係中未得到及時溝通和改善,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以下五種類型的人,如果無法有效調解,可能會影響到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值得在交往前認真考慮:1.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夫妻離婚後,孩子隨女方生活。男方要求探視孩子,被女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現任丈夫視如己出」為由反對探視,法院支持嗎?請看本期案例!2015年,小帥與小美調解離婚,約定2歲的兒子小明由小美撫養並自願承擔撫養費。小美再婚後攜小明組建新家庭。小帥定居外地,在小明出生及1歲時有過陪護與探望,離婚後就再未支付過撫...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