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人人都知道「我養兒小,兒養我老」的道理,但是在如今的社會,真要實現起來卻沒那麼容易。因為當下步入晚年的老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的,他們要想依靠一個孩子撐起兩個老人的晚年,屬實是很有壓力的。不過擁有兒子的老人,倒還有一線希望,而只有女兒的老人,就真的養老難了。
畢竟在這個依舊是「男性為家庭主要生產力」的社會,老人想依靠女兒養老,就得去指望女婿,而女婿也有自己父母要養老,所以,對於贍養女方家的父母,女婿也是壓力山大,有心也無力的!
然而,一位獨生女家庭的68歲老人何大爺,他現在的晚年生活,卻是讓人羨慕不已的。每個月才3000元退休金的他,如今卻能住進女兒家養老,並且還備受女婿孝順,活得很是幸福。人人都好奇何大爺是怎麼做到的,而何大爺卻自豪地說道:「在女兒家養老時,我做到了這4點,女婿就把我當親爹一樣孝順!」
以下是何大爺的一番自述:
由於結婚晚,30歲才結婚的我,和妻子生下一個女兒後,就沒法再要孩子了。
當時,我們都很擔心「香火傳承」和「晚年養老」的問題,因為自古以來「男丁才是家族傳承的主心骨」,也是老人養老的絕對依靠。而我們家只有一個女兒,未來遲早是要嫁人的,這可怎麼辦?
不過,看到身邊很多同齡人,或很多後輩紛紛都只生了一個女兒,我們就開始慢慢接受了這一現實。再加上,隨着養老機構遍地發展,還有看到很多前輩退休後的退休金都不差,我們也更加釋然了。覺得未來不用依靠女兒,我們也能活得很好,兩夫妻有房有退休金,身體還行時,可以在家裡養老,身體不行了,也可以一起去養老院養老,根本不用擔心養老難的問題。
就這樣,過於自信的心態,讓我和妻子度過了好多年。因為只有一個女兒,並且女兒家又比男兒要好養,不用過多操心孩子,也不用過於期望孩子能怎麼出人頭地,所以這也給我們省了不少心。
尤其是女兒嫁人後,我們兩夫妻活得很自由,自己掙的錢自己花,空閑了想去哪就去哪。我本以為可以順着這趨勢,一直幸福到老,誰知老伴的去世,卻又讓我陷入惆悵。
61歲那年,我剛退休半年,老伴就突發疾病去世了。老伴走後,我除了傷心,心裏還多了份惆悵,我不知道未來我一個人要怎麼活。雖然說我每個月有3000來塊的退休金,手裡也早早存下了20來萬存款,這足以支撐我基本的生活,但是孤獨了沒人陪伴,生病了無人伺候,有點事也沒人幫忙,這樣的晚年,我真不知道要怎麼去面對。
尤其是看到住在我隔壁的八旬空巢老夫妻,只有一個女兒,有啥事想要依靠女兒依靠不到,想找親戚幫忙,親戚也愛搭不理,最後活得孤苦無依的樣子。讓我很害怕自己老了,也會像他們一樣,活得凄凄慘慘,無人依靠。
以前做好的養老計劃,也在老伴去世後變得不再可行,請保姆我請不起,手裡錢剛剛好可以去養老院,卻受不了那種陌生和孤獨。想過去女兒家尋找依靠,但發現女婿也是獨生子,也有父母要贍養,並且親家兩夫妻身體也不好。所以,我就沒有去碰釘子。
在這樣惆悵和擔憂中,我艱難地度過了好些年,直到我65歲時,親家公的去世,和親家母的癱瘓,給了我一個機會。經歷了親人的離世和疾病,女兒開始擔心我的晚年,就要我過去她家養老。
當時,我高興極了,也來得及沒問女兒,這是女婿的主意還是她自己一個人的決定,就急忙收拾行李飛過去了。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去到才發現,依靠女兒養老並沒那麼容易。
住進女兒家的第一天,女婿正好不在家,女兒給我安排了一間帶陽台的客卧,光線很好,而且還帶有電視機。床也是精心為我購置的,軟硬合適,還帶電暖的,感覺女兒特別用心。
那一晚,高興得很晚才睡覺,想了一晚上的美事,覺得自己有女兒女婿養老,再也不會像鄰居夫妻那般凄慘了。但是,來了第三天,女婿出差回來看到我,卻沒有個好臉色,即使我很客套地跟他打了招呼,他也只是假笑對我。
我以為是女婿不歡迎我的到來,但女兒卻跟我說,女婿這人就是這樣的,不愛嘮嗑,只會拚命工作,親家公還在時,父子倆都是很少交流。我一開始對女兒的話信以為真,覺得女婿或許就是性格問題。
後來,住久了,卻發現並不是這樣的,女婿對我的冷漠,其實就是嫌棄。因為他還在負擔著癱瘓的親家母,每個月都要掏5000元給養老院伺候親家母,而我的到來,無疑就給他增添了負擔一樣。女兒嘴上說我不要擔心,但他們兩夫妻私底下,卻還是會因為我的事情而拌嘴。
我知道這情況後,本想離開的,但發現我不住在一起,他們也一樣要面臨沉重的生活負擔。親家母每個月要5000元護理費,小外孫上學每個月又要1000多,兩夫妻供房子又要4000多,生活費要3000左右。粗略一合計,女兒女每個月固定就要一萬三的開支,而他們兩夫妻的工資加起來才一萬6,雖然還是有點錢存,但有個萬一和危機,也是很緊張的。
所以,我覺得我應該留下來幫助他們,不說他們能不能給我養老,但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行。我不顧女婿的臭臉,開始操心起女兒家裡的大小事務,幫忙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接着我又幫忙輔導起外孫,每天督促外孫讀書和上學,這大大解決了女兒家裡的一些負擔。
然後我為了不加重女婿經濟負擔,也主動拿出工資卡,我說這是我的生活費,你們隨便用。雖然他們一直不肯收,但還是被我硬生生塞了過去。除此之外,家裡需要買啥家電家務,我都會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去買,孫子很多課外輔導費,也都是我出的。
住在一起,我也不會老麻煩女兒女婿,都是自己能解決就解決,生病了自己去醫院,醫療費也是自己掏。還有遇到什麼生活難題,也是靠自己去嘗試解決。
好幾次出去玩結果坐錯公交,迷路了,我也沒敢跟女兒女婿說,寧願自己拉下臉去問人,也不會叫女兒女婿來找我。因為我知道,一旦他們知道了,就會影響他們工作,也更會讓女婿覺得我是個累贅一樣。
每周我也會帶着孫子,去養老院看望親家母,讓女兒女婿不用一直操心着親家母的事,而我這樣做,也是為了提升我和這個家的溫度。親家母為此十分支持我的到來,也很感激我為這個的付出。
在女兒家,我除了出錢出力為這個家之外,我還嘗試地去討好女婿,我知道他喜歡打桌球,我也努力去學了一番,然後藉著很爛的球技,老是約他去打球。因為打球,我和女婿有了更多話題,關係也變得更加親近。
久而久之,女婿看到我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也解決他兩夫妻很大的負擔,就對我越來越好。以前剛來都是沒啥稱呼的,現在天天「爸爸爸」叫得很勤快,也很甜蜜。對我的關心也多了,時不時就會詢問我的身體狀況,我一咳嗽感冒,就會擔心得不得了。
為了讓我住得舒心,除了會拉着我去打球,還會帶我去散步,去唱歌,有時候還會偷偷背着女兒,帶我去喝小酒。我們倆翁婿之間,變得很親近,有時候我感覺女婿就是我親兒子,而女婿也把我當親爹一樣孝順着。
我現在在女兒過得如此幸福,很多人都羨慕不已,紛紛跟我討要秘訣。其實,在女兒家養老這些年,能得到女婿認可和孝順,過得這般幸福,我也沒啥秘訣,就做到了這四點。
1、女兒嫁人後,沒有過多難為女兒女婿要怎麼贍養。
很多只有一個女兒的父母,老了大多都會逼女兒要贍養自己,而我沒有這麼做。女兒嫁人時,我沒有要很多彩禮,意思意思地要了點,而且日後也一點點貼補回去了。我和老伴老了,也沒有要女兒女婿要怎麼贍養我們,都是自己過着,即使老伴走後,我也沒有直接去女兒家要求他們養老。
2、女兒女婿家有困難,我會出錢出力幫助他們。
自己有能力,有點錢,看見女兒女婿有困難,就會去幫助下他們,這不是寵溺他們,而是覺得只有讓他們少點壓力,生活過得好了,才會對我多點關心。人老了,只有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才能讓兒女對你更加親近。
3、住在一起,也不會老麻煩女兒女婿。
生活在一起後,我也過着獨立自主的生活,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去麻煩女兒女婿。年輕人工作忙,煩心事也多,老是動不動麻煩他們,再孝順的人也會厭煩的。老人自己能解決的事,就不要麻煩兒女,這樣以後有需要麻煩兒女時,才能不被嫌棄和拒絕。
4、搞好女婿一家的關係,融合這個大家庭。
要想得到女兒女婿的真心養老,除了出錢出力幫他們,最主要還是要搞好人際關係。我先是和親家關係親近起來,這樣老人不反對,女婿的態度一切都好說了。最後就是我投其所好,跟女婿經常打球,混在一起,有了更多相處和共同話題,久而久之,關係好了,我就和這家不容分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