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倘若虛度了當下的大好風華,那將來後悔的只會是未來的你自己。
我們人類,從出生到死亡都一直在尋找能夠讓我們獲得自我價值的事物。
少年的時候,我們渴望成績增長來獲得家長和老師們的讚揚與誇獎。
成年時,我們希望找到伴侶和事業來肯定自己的成功。
而到了中年時,我們希望得到上級的肯定和家人們的理解。
或許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天性,喜歡讚揚而不喜歡批評。
況且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人生一直活在陰暗和失敗的陰影里呢?
少年時,由於貪玩,不努力,總是受到老師的批評。由於考試成績太低,不敢回家,只得蹲在路邊,祈禱自己不要回家受到爸媽毒罵,因為上課經常開小差,上課走神,於是自己被單獨開了一場「家長會」,結果換來的又是一場血淋淋的教訓。
成年時,我們大學畢業,躊躇滿志,渴望自己畢業後能夠一鳴驚人,取得成功的事業。可最後換來的卻是一盆涼水潑在心頭,將自己的一腔熱血潑了心透涼。自己在大學時選擇的專業甚至並不是自己所處的專業,自己曾經在大學裏學到的知識甚至不能運用在實際工作中,每次拿大學裏的知識跟領導講清楚,換來的總是嘲笑和批評。
踏入實際工作後,我們徹底淪為了打工人,每天早起工作,晚上熬夜加班,此時,我們會無比想念大學的時光,想念年少時的無憂無慮,希望可以回到過去。可惜,生活沒有倒退鍵,每一刻都在前進。
但此時的我們最大的優勢便在於,我們很年輕,真的很年輕,我們嫌棄這份工作不體面,我們可以選擇跳槽,我們嫌工作低,我們可以換一份工作。嫌棄領導不夠公正,也可以隨時走人。年輕的我們認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此時我們的生活沒有房貸,也沒有車貸,我們沒有壓力,無事一身松,當然順從自己的心意選擇自己的人生了。
到了中年,我們沒有成年時這麼隨意瀟洒了,有的只有對現實的無奈和屈服,經過了十幾年社會的磨鍊,我們的心氣早已被社會磨平了稜角,徹底淪為了三點一線的打工人,面對領導的指責和謾罵,我們不能說一個不字。面對客戶的刁難,我們只能咬牙承受。或許你會問我們為什麼不懟回去呢?
因為背後還有我的妻子和孩子在家裡等着我養活呢,倘若因為我一時氣憤,害的家庭成員吃不上飯菜,過不好生活,那我發泄情緒有什麼意義呢?況且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家裡房貸車貸,孩子的學費,補習班費用等,都是一大筆花銷,倘若因為情緒問題丟了自己的工作,讓家庭的收入斷了來源,那這些費用,我們該如何償還呢?
這就是中年人的不容易,中年人的心酸,或許只有他們自己才懂,面對世間萬般不易,也不能抱怨,不能垂頭喪氣,只能咬碎了牙,忍着。
為了撐起這個家,他只能默默承受所有委屈,為家裡遮風擋雨。
或許這就是我們普通人的前半生,年少時躊躇滿志,以為自己一身鬥志,想要去改變世界,但到了社會上才明白,自己學到的知識有些根本排不上用場,甚至到了社會上時已經有了滯後性,無法使用了。
或許我們的生活註定過不好,又或許我們這一生本就不能隨我們的心愿吧。
作者 | 關於心理的一些事,一生不舍愛與自由。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