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哲學人生網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人世間,人們總需要與身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需要講究方式方法。
與人交往時,這三種錯誤不要犯,否則會給自己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01
不要與糊塗的人講道理
古語有云:「寧和明白人打一架,也不跟糊塗人說句話。」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三觀和格局自然不同,永遠不要和糊塗人說明白話。
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遭受了無盡的苦難,而是試圖與糊塗人講道理。
北宋仁宗時期名相富弼,自幼喜好讀書學習,才華出眾,常人難及。
范仲淹也對其大加讚賞,認為他有君子之風,是輔佐帝王治國的良才。
一日,有個自恃才高八斗的秀才,對富弼不服,便想與之較量一番。
他攔住富弼挑釁道:「聽說你見多識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
欲正其心,必先誠其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此謂何意?」
富弼見他故意刁難,便假裝不解道:「我沒聽過,並不知何意。」
秀才聞言大笑道:「都說你滿腹經綸,我看也不過如此,浪得虛名。」
富弼不以為意便離開了,僕從憤憤不平道:「老爺為何裝作不知道答案?」
富弼笑了笑說:「此人年少輕狂,目空一切,若總講道理,他必然不服。
與其浪費時間與糊塗人講道理,不如不辯,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
誠然,人這輩子,要想活得舒心,就要拎得清,不要與糊塗人講道理。
不要嘗試去說服一個糊塗的人,就像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和糊塗人講道理,只會白白浪費精力,稍有不慎,就會禍及自身。
道理,要與明白的人講,對糊塗人適時沉默,才能免去無謂的煩擾。
02
不要跟不靠譜的人合作
《格言聯璧》中說:「小人處事,於利合者為利,於利背者為害。」
與小人謀事,利益相合時便能共同謀利,利益不合時便會被其所害。
無論是共事,還是交友,遇到一個不靠譜的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從前,有一個技藝精湛的老木匠,一輩子兢兢業業,誠懇做事。
得知妻子患了重病後,他向老闆請辭,決定和妻兒回鄉共度最後的時間。
此時客戶需要一個精緻的匣子,老闆便向老木匠求助,希望他做完再走。
家人見此紛紛勸他:「隨便做做就行了,早點做完就能早點回家。
就算有什麼問題,那時你早已回家了,跟你也沒有什麼關係了。」
老木匠聞言厲聲道:「那怎麼行,既然已經答應了,我就一定會好好做。」
完工後他準備回家,老闆親自送別:「真是太險了,多虧了有你的幫忙。
那個匣子是一位高官定的,萬一出了什麼紕漏,可能會惹上大麻煩。
我還擔心你因急於回鄉敷衍了事,不過你一向踏實可靠,我也放心了。
果然你是一個靠譜的人,出品還是這麼好,我是特地來感謝你的。」
人,要想長久共事,就要做人厚道,做事本分,最終才能實現共贏。
靠譜的人,為人厚道,與其共事沒有後顧之憂,做事也省心省力。
不靠譜的人,為人奸詐,與其合作隨時都會被算計,只會讓自己吃虧。
餘生,和靠譜的人同行,與可靠的人共事,才能擁有一生的福氣和財富。
03
不要和薄情的人談感情
《菜根譚》里說:「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
遇到薄情寡義、冷血無情的人,千萬不要輕易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
薄情的人,待人冷漠,無情無義,與其談感情只會被傷害的體無完膚。
知乎上有位網友分享自己的家事:
爺爺有五個子女,父親排第三,有三個姑媽,還有個叔叔。
爺爺奶奶去世時,三個姑媽早已嫁人,家裡的房產就留給了爸爸和叔叔。
因為爺爺奶奶的溺愛,叔叔養成了蠻橫無理的性子,讓人不願親近。
為了爭家產,叔叔一點都不顧念親情,肆意謾罵,甚至和家人大打出手。
叔叔將爺爺奶奶留下的房產全部搶走後,父親也斷了與他往來的心思。
得到家產後,叔叔春風得意,不甘寂寞便背着嬸嬸在外面養了個女人。
嬸嬸念着夫妻感情,便好言好語向他討說法,反被暴打一頓,趕出家門。
無奈下嬸嬸決定離婚,自己帶着女兒生活,叔叔則樂得與小三雙宿雙飛。
孰不知,小三看中的只是他的錢,等錢財揮霍一空後,便拋棄了他。
時至今日,嬸嬸和兒女都不理他,他也成了一個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
人怕交錯友,心怕給錯人,對薄情的人再好,對方也不會有所感動。
若將真心託付給薄情寡義之人,只會白白付出感情,最終深受其害。
與厚道的人談情,才會被真誠以待,與懂你的人談情,才能相處不累。
薄情,是感情中的隱形殺手,與值得的人談情,才會擁有最好的餘生。
托馬斯·富勒曾說:「寧肯與好人一起咽糟糠,不願與壞人一起吃筵席。」
人生兜兜轉轉,花時間與錯誤的人交往,是對生命最大的浪費。
與人相處,要學會識人辯人,才能給生活減少一些麻煩,活得舒心自在。
願人人都能掌握與人相處的訣竅,與對的人並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