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2022年10月15日23:51:13 情感 1820

所謂踢貓效應,它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簡單來說就是你的壞情緒,正在傳染給身邊的人,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心理學上這個概念叫做「負情緒鏈條傳遞」,一個更常見的名字就是「踢貓效應」

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的心情,一般會沿着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

當一個人的情緒變壞時,潛意識會驅使他選擇下屬或無法還擊的弱者發泄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受到上司或者強者情緒攻擊的人又會去尋找自己的出氣筒

這樣就會形成一條清晰的憤怒傳遞鏈條,最終的承受者,就像貓,是最弱小的群體

也是受氣最多的群體,因為也許會有多個渠道的怒氣傳遞到他這裡來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在現實生活中,工作與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

我們很容易發現,許多人在收到批評後,不是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會受到批

評,而是心裏很不舒服,總想找人發泄心中的怨氣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將情緒關在門外

每當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心中就產生了不好的情緒

回到家後,心防全部放下,於是壞的情緒肆意發泄,對象卻是我們原本想要保護得好好的家人

久而久之,家人對我們也就有了排斥或者懼怕的心理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在此,我們應該學會在回家之前,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將壞情緒全都關在門外

進門那一刻做幾次深呼吸,將心中的憤懣全都吐出去

帶着即將見到家人的愉悅心情打開家門,迎接屬於自己的溫暖和開心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尋找合適的釋放途徑

雖然說不建議壞情緒帶家回家,但並不意味着要自己生生咽下所有的不快

畢竟負面情緒在心裏憋久了,不管是心理問題還是身體健康受損要學會發泄和傾訴,釋放情緒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學會調解自己

當陷入暴躁,悲傷,低落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往往容易意志不堅定,也更容易生出抱怨。

隨意地發泄,會導致惡性循環。

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避免成為踢貓的發起者和傳遞者

心理學踢貓效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 - 天天要聞

但這只不過是人生該有的磨礪而已,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和經歷。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大舅哥給我倆娃一人500壓歲錢,我給他兒子1000,他卻怒吼讓我滾 - 天天要聞

大舅哥給我倆娃一人500壓歲錢,我給他兒子1000,他卻怒吼讓我滾

"500塊錢就想打發我兒子?今天我就把話挑明了,以後別來往了,滾!"我坐在沙發上,手裡緊攥着剛找回來的壓歲錢紅包,茶几上的瓷茶杯還在微微顫動,大舅哥摔門而去的餘震讓整個客廳都籠罩在一種尷尬的寂靜中。妻子站在門口,眼裡噙着淚水,肩膀微微顫抖。
(完)深夜給導師發消息:老公,文檔可以再發一遍給我嗎 - 天天要聞

(完)深夜給導師發消息:老公,文檔可以再發一遍給我嗎

眼裡閃過一絲糾結。我心涼了大片。12.到家後,我在網上尋找時韞白月光的所有消息。像是在電腦後窺探別人人生的小偷。半個小時過去了,終於,我找到了她的微博號。點開後,裏面是一些瑜伽日常,還有……和時韞的照片。最新的一條微博,是在十分鐘前。照片里
人到中年才明白:最高級的報復,就是過好自己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才明白:最高級的報復,就是過好自己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快意恩仇才叫人生。誰讓我不痛快,我必十倍奉還,彷彿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那點情緒和得失。可人到中年,經歷世事沉浮,才漸漸咂摸出另一番滋味:最高級的報復,從來不是歇斯底里的糾纏,也不是處心積慮的
餘生很貴,請遠離3種消耗:太忙,太氣,操心 - 天天要聞

餘生很貴,請遠離3種消耗:太忙,太氣,操心

時光匆匆不停留,餘生珍貴別輕丟。人忙心就累,氣多身易虧,操心過了頭,快樂難長久。為啥說餘生別瞎忙,為啥別總生氣,為啥別亂操心?因為忙過頭累垮自己,氣太多傷了身心,操閑心添了煩惱。人生短短几十年,咱得把日子過舒坦。餘生很貴,請遠離3種消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