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2022年10月13日17:26:57 情感 1479

老生常談,一個現實而常見的問題,很多人都對此問題有着自己的簡介,看遍網友回答,無非就是文化,壓力,思想,教育,生活等等。但是從種種回答中,我發現其實是跟隨自己內心的人越來越多了。這個文章是我個人對待這個情況的想法。沒有什麼數據性的證明,是從我個人生活方面得到的。

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 天天要聞

前言

我是一個已經到達適婚年齡的標準95社畜。按照父母之言,早已過了結婚的年紀。可是我現在沒有結婚,而是在談戀愛,女朋友97年生人,目前還沒有收到催婚的消息。我和千千萬萬95後一樣,當然也包括很多90後,一個標準的20年,上學-工作,平平無奇,普普通通。高中住校,大學離開家鄉到省會城市,工作離開本省,以至於後來成為滬漂。通過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得知,絕大部分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相同的經歷。不論是什麼漂,我們就是晚婚晚育甚至不育的主力軍。

我身邊也有在老家生活的朋友,與我年紀一般大,20歲之前未曾離開過家鄉,中途輟學等等,基本已經結婚生子,而女方也是相同經歷,鄰縣鄰鄉或鄰村。當我說到這一點時,其實就能想到,為什麼我們當前的家庭,姥姥與奶奶的家離得這麼近。往上扒三代,基本不會出縣。

不得不承認,如果我沒有外出求學工作,也許我現在就在抱孩子。現在回想小時候在家的經歷,街頭巷尾亦或是自己家中多多少少都會聽到誰誰誰結婚,而父母也會經常絮叨娶媳婦,嫁人這種當時讓我聽了還覺得害羞的話,而這些家長里短讓自己耳濡目染,形成了一個潛意識,就是我以後要結婚,要生娃。因為我當時的生活環境就是在父母的照顧下,我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而我的經歷,也是很多同齡人的經歷。

從這裡我就發現,其實我的父母也是受到他們的父母同樣的耳濡目染,祖輩皆如此。以至於到現在演變成兒女結婚是一項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任務。

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多生多育與現在的單胎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當然這個是人口方面的問題,雖然也是歷史遺留及傳統文化,這裡先不討論。


如此,我們進入正題,理性分析,歡迎討論。

晚婚晚育絕不單單是某個因素造成的,這種問題太複雜,各個方面都會有點影響。

下面我來列舉一些我發現一些點。

傳統文化

百度百科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從先秦到明清均有法令記錄,基本為男十六,女十四。且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保證食物的充足,家族的延續,且有人才有軍隊。當然,發展經濟也好,軍閥亂戰也罷,幾千年的影響,且有懲罰性質的條令,使婚育觀念根深蒂固。民國調整男十八,女十六。90年代調整為男二十,女十八。前幾年調整為男二十二,女二十。雖然後面這幾次調整沒有古代那種懲罰機制,是對早結婚做一個限制。但是不論如何,婚育這個點已經被深深地烙在每個人心裏。當然結婚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每個物種都需要繁衍生息。而在此說的僅是早婚晚婚的問題。現在說晚婚得多,是因為對比之前結婚年齡,年齡時間確實是在推遲,也就是所謂的晚婚現象。

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 天天要聞

● 地理因素

在我的印象中,2000年左右,依然有大部分的人沒有離開過家鄉,所生活的區域相對於今天來說,非常有限。畢竟當時的交通,通信十分不便,所以就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出現,每個村落都是相同姓氏的人聚集在一起,甚至以姓氏命名村莊,同一個縣中的各個鄉鎮說的方言都會略有差異,風俗習慣也會有所不同。相鄰區域之間趕集的時間都不一樣。地理的因素限制了人口的流動,同樣限制了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又因傳統文化的影響,面朝黃土背朝天,需要勞動力來種地勞作,所以也會在20歲左右,選擇婚育。

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 天天要聞

人口流動

改革開放後,電視收音機的普及使得人們知道,外面有更大的世界,隨着大基建時代的到來,便捷的交通,四通八達的公路和鐵路的建成,使得人們出行的難度大大減少。村中有一人嘗試外出務工,次年就會帶動大批的人外出務工,且當時的沿海地區又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所以就出現了南下打工潮。人口的流動,讓各地的文化受到了激烈的碰撞。當然,就會影響男女的結合,因為每個人的社交不再局限於某個地方。雖然有人選擇在合適的年紀回鄉結婚。但此時,已經無形間延長了婚育的時間。

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 天天要聞

教育

我們這代人從出生開始,就被灌輸了教育的重要性,隨着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從起跑線上我們就已經強過了我們的父輩。很多人都應該有親身經歷,我們的父母一輩很多都是沒有讀完小學。當年能讀大學的人,現在都是各個行業的中流砥柱。那說回本題,我們這代人上完小學,就必須上初中,高中,大學。而我們上學期間經歷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家用電腦的普及,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等重大事件。大學畢業就已經21歲。再加之部分人上學晚,當年還流行留級,還有一個小學六年級等等因素。和我一起上大學的人涵蓋了91-97年的人,我們一同畢業,年齡已經是19-25。即便是25歲這群人剛畢業就結婚生子,其實也已經算是老一輩人眼中的晚婚了。如果畢了業工作幾年,剛剛適應了這個強者生存的社會,結果發現年齡已經快30了。

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 天天要聞

獨立自主

當然,依託於教育,人口流動,互聯網高速的發展。新一代的年輕人,因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各個省會城市對年輕人的吸引,絕大部分人都是遠離家鄉,到大城市打拚。長期一人的孤身生活,日益豐富的娛樂文化,都會給一個人帶來很大的影響,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猶如強勁樹苗瘋狂生長,長成參天大樹。對待一個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與想法,不再拘泥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時日益豐富的娛樂文化也使得年輕人覺得時間不再漫長。舉個例子,女quan的出現,其實就是人們獨立自主思想生根發芽所結的一個果。

為什麼大家都晚婚晚育了 - 天天要聞

總結:晚婚晚育一定不單單是某個方面出現了問題,很多人歸根於房車孩帶來的壓力,有一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只是因為這個原因離我們最近,所以我們隨口就說這個。究其根本,是多方面因素的相互羈絆,導致今天的這個局面。我覺得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 天天要聞

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夏日生活打卡季#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誘惑與挑戰,這些時刻往往是對人性的一種考驗。然而,深諳人性之複雜與脆弱的我,始終堅信一個道理:不要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人性,這個看似簡單卻又深奧莫測的概念,包含了人的情感、慾望
家中老母親要贍養?男子不打工專偷鄰居 - 天天要聞

家中老母親要贍養?男子不打工專偷鄰居

指認揚子晚報網5月19日訊(通訊員 陸群 記者 萬凌雲)5月11日,揚中市公安局油坊派出所接群眾胡先生報警求助,稱家中名貴藥材、名酒和黃金首飾不翼而飛。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立案偵查,民警發現胡先生家周圍並無視頻監控,且小偷的作案手法老練,並未在現場留下明顯證據。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民警的細緻調查等工作,很...
42歲女醫生,離婚理由直指性生活,驚到好友同志 - 天天要聞

42歲女醫生,離婚理由直指性生活,驚到好友同志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我今年42,在醫院當醫生,離婚證剛拿到手。昨兒閨蜜來家吃飯,看見我床頭柜上擺着離婚證,筷子都掉地上了。
35歲男子網戀奔現20歲女大學生,女孩賴着不走,網友:中大獎了 - 天天要聞

35歲男子網戀奔現20歲女大學生,女孩賴着不走,網友:中大獎了

重慶,山城霧都,五一假期,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位35歲的大叔,在這個假期里,經歷了一場說出去都讓人羨慕的「奇遇」。這年頭,網戀奔現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大叔的「戰績」卻讓人瞠目結舌:對方竟是一位20歲的女大學生,關鍵是,這姑娘還對大叔「一見鍾
病重男孩躺病床與全班拍畢業照,次日不幸離世,網友:這一課叫離別…… - 天天要聞

病重男孩躺病床與全班拍畢業照,次日不幸離世,網友:這一課叫離別……

近日一張特殊的畢業合影引發關注5月17日早晨四川南充初三某班全體同學搬着板凳來到儀隴縣總醫院的廣場上站好隊列拍攝畢業照隊列中間是一張病床病床上的男孩戴着氧氣罩同樣穿着校服不少網友被這一幕感動紛紛表示「這是最珍貴的記憶,一個都不能少」「課本里學不到的一課」然而就在畢業合影的次日令人痛心的消息傳來有網友在...
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4種人 - 天天要聞

微信上從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4種人

作者:香克斯在微信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的今天,朋友圈成為了許多人分享生活點滴、表達情感的平台。然而,也有一部分人幾乎從不發朋友圈,他們並非單純的低調,十有八九是以下這4種人。第一種人,是專註於現實生活的實幹者。他們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實際的工作、學習和家庭中,在他們的認知里,真正具...
病重男孩與全班拍畢業照後次日離世,其父曾曬同學手寫祝福與集體簽名籃球 - 天天要聞

病重男孩與全班拍畢業照後次日離世,其父曾曬同學手寫祝福與集體簽名籃球

5月17日清晨,四川南充儀隴縣總醫院廣場上,初三某班全體同學搬着板凳,徒步兩公里來到這裡,只為跟躺在病床上的同窗拍下一張特殊的畢業合照。 病重男孩身穿校服與同學合照。圖/受訪者賬號截圖 2024年,男孩因查出腫瘤休學,臨近中考班主任便提議學生自願到醫院拍畢業照,但全班六十多名同學都來了無一人缺席。據九派新聞此...
看着兄弟們都結婚了,你卻還在刷手機?30歲該醒了 - 天天要聞

看着兄弟們都結婚了,你卻還在刷手機?30歲該醒了

目前我國的單身人口已經接近3億,其中25—29歲的人群中未婚率更是高達51.3%,這其中除了一小部分人是主動選擇單身,大部分都是由於各種原因被迫單下來的。特別是由於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的緣故導致男性被動單身的數量比女性更多,很多男生到了30歲都
男人若有這4種行為,就是打心底嫌棄你,別痴迷到傷痕纍纍 - 天天要聞

男人若有這4種行為,就是打心底嫌棄你,別痴迷到傷痕纍纍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明明枕邊人近在咫尺,卻總像隔着銀河;明明付出全部真心,卻總被當作理所當然。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里顧佳那句「婚姻是避風港,可都想避風誰當港」,扎了多少人的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男人出現這4種行為,別再當那個傻傻修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