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剛好有兩個朋友和我微信聊到自己的生活,都說到了生活中的一些煩惱和無奈,主要都是和老人相處有關,還都是和自己的親爹親媽相處不順暢。
我也想說說這些年自己的體驗和觀察。
估計下面的言論也會引起有些「道德衛道士」的反感,如果是屬於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價他人的人,可以繞道一下。
--------------------------------------
昨天一個一線城市的朋友聊到,因為平時兩個人都要工作,不可避免地讓自己的父母來幫忙照顧一下。她是讓她的親爹親媽過來的。
老人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執拗,並且做子女的完全不能提一點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日常的生活瑣碎中,一旦有些事情子女覺得做得不合適,希望老人調整一下,做兒女的一旦開口,老人的各種痛訴就開始了。
很多家庭估計都聽到過類似戲碼:
「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當年多麼辛苦和艱難啊......」
「你現在翅膀硬了是嗎?不孝順你親爹親媽了?對我們就這種態度了?」
「我付出這麼多都是為了你,你有良心嗎?」
「你不滿意我,嫌我弄得不好,那我不管你的了。」
比較誇張的,有的老人還會給親戚朋友、街坊鄰里各種訴苦。基本上如果外界輿論一介入,矛頭都會指向子女。一句定性「你不孝順啊!」、「你父母年紀大了,你做晚輩的怎樣都要容忍啊!」類似這些言論可以直接把做子女的打倒在地,不得動彈。
有些個性強的老人甚至還會放話,「我做老人的,那就是想怎麼樣怎麼樣,你們管不着!」、「你們還敢管老娘?」
這些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正常溝通的。但凡有不同意,馬上會遭遇反駁、反擊、反抗,甚至要各種措施打倒。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很多子女尤其一二線城市紮根的第一代,或者完全從農村走出的一代人,真心很不容易,生活、工作、孩子等等各種壓力山大。如果老人經常還在家這麼鬧一出出的,日子過得非常讓人糾結難熬,難有和睦幸福可言。
還有一個朋友提到家裡四個女兒,現在母親生病了,其實可以自己行走,醫生也說了要多鍛煉行走功能等等,但是母親就是每天癱睡在床上,不肯運動。幾個姐妹算是輪番照顧,現在剛好在這個朋友家裡,她還單身着,自己已購房。醫生都說老人可以自己行走了,但是每天母親上廁所、吃飯等等,都堅持要人攙扶,也是讓人不堪其擾。
這大概是兩個相反的例子。第一例中,老人個性很強,容不得一點不同的意見,相處很不和諧。第二例中,老人個性太軟弱,什麼都靠子女,家庭也負擔不輕。
無論如何,都客觀是這些家庭中存在的困難。
--------------------------------------
大導演李安有句話:作為丈夫和父親,也要努力獲得家人的尊敬。
他還說,在我的思維裏面,已經不教小孩孝順這樣東西,只要愛我就行了。
有時候想想,如果上個世紀五六十年的人,能有李安這種想法,估計家庭里會少很多矛盾。
在老人自己的生活狀態上,我一直說,我最佩服我的外婆了。
老人家90多歲,如今和我小舅、小姨在同一個鎮上,但是房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她至今能上山能下田,每年種時令的蔬菜,會收穫幾十斤,種玉米,會收幾百斤。雖然現在腿彎背駝,也偶有疼痛,但是能吃能睡,聲音洪亮。
如今,外婆的五個子女,一眾兒孫,想起老人,都還是心懷敬佩和感恩。
人吶,尊嚴和面子真的是靠自己掙的,而不是某個長幼身份賦予的。單純有些人年紀大,其實真的很難讓人言「尊敬」二字。
--------------------------------------
總結起來,結合我外婆看,我覺得老人能得到晚輩的尊敬,真的要守好邊界。
- 盡量靠自己。個性強也罷,個性軟也罷,身體好、財務健康,盡量不拿不要不靠子女,這樣的老人會讓子女尊重。
有人說,這話不對,給父母錢不是天經地義嗎?贍養老人是義務,但是老人如果能自給自足,確實是一個真實的尊嚴。子女給,這是在盡孝道,萬一子女也很難呢?所以自己能有,總好過找別人拿。
至於身體,那更重要。一個真正自尊自愛的人,一定會善待自己的肉身。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各種作不各種內耗,珍愛自己的身心,盡量保持健康。
久病床前無孝子,這話是真。現在年輕人,各種壓力真的很大,要長時間不計回報地守在老人身邊照顧,實在太不現實。
2. 不插嘴插手子女小家庭的生活。
有些老人個性很強,仗着對子女提供經濟、勞力上的幫助,對孩子的家事指手畫腳,或者我行我素。但是兩代人生活習慣、思維模式本來就不一樣。如果只是來子女家裡幫忙帶孩子,也該意識到自己的協助、輔助的角色地位,不要過多言論評價、甚至干涉小兩口的生活。
守好各自的邊界,就算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也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生活才能談和諧幸福。這樣老人也容易得到子女的敬重。
3.彼此互相體諒。
前面說到兩點,很多人可能會說了,光是在要求老人了,做子女的幹什麼呢?我只能說,彼此各自體諒,體諒對方的付出,體諒各自的不易。
老人如果幫忙看孩子,確實很辛苦,做子女的平時溫言細語一點,態度和氣一點,該給金錢的時候,大方一點,考慮及時一點。
而站在老人角度,也多多體諒一下孩子們的不容易。一個普通人,就算在城市,一個月就算一兩萬,但是耐不住各種住房教育醫療等等生活開支太大啊,其實也剩不下什麼錢的。如果做父母的,沒有能幫孩子攢下一筆房子的首付,只是靠孩子自己,真的也挺難的。
所以如果出不了太多錢,就出出力,如果錢和力也出不了,那起碼不要出太多岔子,保重好自己,不要作,不然孩子真的過得很艱難的。
這只是我看到身邊以及自己親歷的一些事情之後的觀察。
都在說尊老愛幼,似乎人人都難,這世界,關愛成年人更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