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過程中永遠的催化劑

2022年10月09日21:38:04 情感 1462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大部分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在生活中,面對虛偽的吹捧和真切的數落,願意傾聽真話的人卻寥寥無幾。

事實上,如果長時間陷入這種怪圈,會越來越聽不得為我們好的真話,越來越無法接受自身的缺陷,從而導致生活變得更糟,人生變得更難。

成長過程中永遠的催化劑 - 天天要聞


著名編劇李碧華說:「真話最不好聽,真相最不好看。」

人人都知道假話好聽而真話刺耳。但能夠直言你的不足的人,才是真正關心你,真正希望你變得更好的人。而那些用假話來麻痹你的人在乎的只是最真實的利益而已。

如果我們一味地拒絕真話,就是在刻意逃避自己的弱點。北宋大理學家周敦頤曾感慨:「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諱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其實,很多人並非真的不愛聽真話,而是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不願承認自己的缺點,所以選擇沉溺在將自己的些許優點無限放大的假話中。好話人人都愛聽,但唯有真話才能讓我們時刻保持清醒,不至於被蒙蔽雙眼。

成長過程中永遠的催化劑 - 天天要聞


「大家都不聽謊言,說謊的人也就絕跡了。」

如果我們都不聽真話,久而久之,身邊也許就再也沒有願意講真話的朋友了,有的只是一群沒有立場,不分事件,同時口蜜腹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假話聽多了,真話必然就少了。

《弟子規》中講:「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意思是,如果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不高興,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就歡喜得不得了,很快那些專說好聽話的、替你掩飾過失的朋友會來接近你,而真正的益友會遠離你。

捧場附和的虛情假意,永遠抵不過那些直言不諱的真心實意。

成長過程中永遠的催化劑 - 天天要聞


哲學家培根說過:「能夠聽到別人給自己講實話,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彎路,少犯錯誤或不犯大的錯誤,這實在是福氣和造化。」

忠言逆耳,能救人矣。那些敢於直言相告我們不足之處的人才最值得珍惜。因為那些對你好,希望你變得更好的人,才會在明知真話不好聽的情況下仍然選擇實話實說。


正如那句話所說:「真正為你好的人都敢於對你講真話,不管那話多麼尖銳。」真話雖然難聽,卻可以善我。那些直言勸告、阻止我們犯錯的人,點明了我們的不足,為我們分析利弊。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貴人。

成長過程中永遠的催化劑 - 天天要聞


德國詩人海涅曾說:「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要知道,真話是人生成長永遠的催化劑,當長期聽不到真話時,我們的成長勢必因為虛偽的言語而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當我們聽得到真話,又聽得進真話時,人生才會向前。明朝陳繼儒曾說:「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真話猶如一面鏡子,時刻提醒着我們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也時刻督促着我們去正視,去改正。

一旦我們打開心門,試着迎接他人傳遞過來的真實反饋,難以接受就只是一時的。我們的思想會隨着撞擊而不斷擴容,我們的人生會隨着聽得進、改得了而逐漸變好。


優秀的人生不僅要聽真話,更要多聽真話。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成年男女陷入曖昧關係的信號:「高頻率聊天」 - 天天要聞

成年男女陷入曖昧關係的信號:「高頻率聊天」

高頻率聊天,會放大兩個人的好感;聊天的頻率越高,自我暴露程度越多,兩個人就越容易陷入這種黏稠的曖昧關係。-01人在什麼情況下,最容易跟異性建立聊天?第一:情緒波動期無論遇到了開心的事情還是難過的事情,每個人潛意識的第一個念頭都是「傾訴」。
甜蜜記憶!這些年代的結婚證你肯定沒見過 - 天天要聞

甜蜜記憶!這些年代的結婚證你肯定沒見過

極目新聞記者李曉夢劉中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結婚證,一個小小的證件是有情人愛情的見證。5月8日,在家庭建設主題展示全國示範活動暨第二屆湖北省家庭文化節活動上,家庭文化展示區內,一組各個年代的結婚證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紛紛駐足觀看。在不同年代結婚證展示區旁邊,還展示了過去結婚時的「三件套」。在50、60年代,...
以冷峻和悲憫對抗人性之惡|視評 - 天天要聞

以冷峻和悲憫對抗人性之惡|視評

一名15歲少年被3名同齡人帶至爛尾樓,遭受霸凌後從高樓一躍而下;多名幼兒在街頭盜竊,天真懵懂的背後是被操控的童年;父親帶親生孩子游湖,船劃至湖心,他將毒手伸向自己的兒女;表面德高望重的舞蹈培訓機構校....
人真正的成熟,是對所有關係「心靜如水」 - 天天要聞

人真正的成熟,是對所有關係「心靜如水」

楊絳先生說過: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曾經我們將每一段關係都看得很重,可歷經歲月的洗禮後,漸漸多了一份清醒,懂得人生不過是一場冷暖自知的旅程。 所謂成熟,就是習慣任何人的....
NPD視角下怕你知道的哪些事? - 天天要聞

NPD視角下怕你知道的哪些事?

NPD的專業血包都是直系親屬或者伴侶這種綁定關係,一般關係被她吸幾次也就撒丫子跑了,可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咱們從它們的視角來瞅瞅。[皺眉]1 「其實我知道,是我需要你,而不是你需要我」(如果不表現的滿不在乎,不就換你拿捏我們了嗎?
45歲保姆每月拿7000,卻痛哭:每晚要給60歲大爺洗腳,敢跑就挨打 - 天天要聞

45歲保姆每月拿7000,卻痛哭:每晚要給60歲大爺洗腳,敢跑就挨打

李阿姨是一名45歲的保姆,雖然年紀不小,但她依然堅持在這個行業里工作。她的僱主是一對年過六旬的老夫妻,家境不錯,生活安逸。李阿姨每天的工作內容並不繁重,主要是照顧老兩口的起居,做些簡單的家務。然而,這份工作背後,卻隱藏着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