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疼女兒的父母,在女兒適婚年紀時,總是會勸女兒要睜大眼睛,看準了人,不要隨便嫁給兒子多的家庭。
兒子多的家庭,那就意味着婆媳關係、雜雜關係的複雜。一旦沒處理好這些人際關係,那麼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也會被拖累。
不嫁兒子多的家庭,這個道理,直到楊敏嫁給了老公,親眼見識到了公婆的偏心後,才真正懂得。婆婆貼錢貼物給哥嫂帶孩子10年,幫她帶半年,婆婆卻要走了3萬,還讓楊敏孩子的費用自理,她沒義務。
02
楊敏嫁給兩兄弟的家庭前,父母就極力勸阻,告訴她嫁給兩兄弟的家庭,日子不會好過。可她當時一心想嫁給老公,根本無暇顧及這些。父母見她執拗,也只好順從了她。
楊敏如願嫁給老公後,才發現自己果真是跳進了坑裡。老公的哥哥,油嘴滑舌,很會討公婆的歡心。而老公為人憨厚老實,嘴巴也不會說甜言蜜語,因此,從小到大,公婆都是偏心哥哥。
哥嫂結婚,公婆又是掏錢買房又是給彩禮,恨不得把全部家當全都掏出來。可輪到他們後,公婆一句沒錢,就完事了,讓小兩口自己去想辦法操辦。
老公不吵不鬧,自己跟朋友借錢湊彩禮,又委屈楊敏先租房結婚,這才把婚事順利應付了過去。看着如此強烈的對比,楊敏心裏特別委屈,可她又不能抱怨老公。
03
楊敏和老公前腳剛結婚沒三個月,公婆後腳就說要分家。而公婆所謂的分家,就是把他們老家的房子,直接過戶給老公的哥哥。至於錢財,公婆說他們自己留着,以後給大兒子養老。
公婆說要跟大兒子養老,那楊敏和老公哪怕再不甘心分家的決定,也只能妥協了。畢竟房子給了誰,誰就負責養老。
而公婆就開始了不斷貼錢貼物幫哥嫂帶孩子,一帶就是10年。期間楊敏懷孕生產,婆婆借口分身乏術,沒有過來幫忙,是楊敏娘家媽來照顧的。
可10年之後,公婆就被嫂子給掃地出門了,說家裡房子小,一家四口住起來都很擁擠,讓公婆找小兒子養老。於是,公婆又來到了楊敏家。
04
楊敏本不想收留,可見老公都發話了,公婆可憐巴巴的樣子,她還是心軟了。公婆住下來後,就說要幫楊敏帶孩子。可公婆才帶孩子半年,卻跟她前後要走了3萬塊錢。而這3萬塊錢,也被公婆轉手補貼給了哥嫂。
一開始楊敏並不知情,只是每次公婆跟她要錢買東西,總是打着為孩子買東西的旗號。楊敏每天工作很忙,也顧不上孩子,只能公婆要多少錢,她就給多少錢。
可公婆每次要錢才不到半個月,又會再次要錢。次數多了,楊敏這才起了疑心,偷偷觀察了婆婆一段時間才發現。她前腳給了婆婆錢,婆婆後腳就會喊老公哥哥上門拿錢。
楊敏忿忿不平地跟婆婆理論,婆婆卻理直氣壯地說,這3萬塊錢是你給我們的辛苦費,給了我就是我的,我的錢我做主,你管不着我補貼給誰。反正誰的孩子誰養,費用自理,我可不會自掏腰包幫你養孩子。
聽了婆婆這番話,楊敏沒有再爭辯下去,只是在老公下班後,就催着他把公婆送回哥嫂家。她沒義務拿錢去補貼哥嫂,最後還包攬了公婆全部養老費用。
今日話題:
你支持楊敏送走偏心的公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