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繪畫能夠畫的特別逼真,這個傳統是從文藝復興開始的,到現在哈,一直延續着。有一些畫家,可以把畫兒畫的比照片兒還像,還像實物。那為什麼人類會有這麼一種追求畫畫畫得像的心理呢?畫得像有什麼好的?畫的不像,為什麼就感覺好像不好?
為什麼在文藝復興那個時期,人類畫畫就能夠畫的突然變得很像,很逼真了。然後為什麼這個又對文藝復興有重大的意義呢?其實在這個背後的心理啊,就是人對自然界希望有一種掌控力。
有人看到周圍的山水、樹木、房子,看到其他的人,那對某一個人來說,這都是他的外界,他的自然界,或者是他的客觀世界。從他的主體的角度看,其他的人也是客觀世界的一部分,外界的一部分。人都有一種願望,希望自己對外界有控制力,希望自己能夠有能力影響到自己的周邊的客觀世界。不管是自然界還是周邊的其他人。
所以如果你能夠畫某個東西,畫的很像的時候,其實在你的內心深處哈,你就有一種感覺,彷彿你對這個事物有某種控制力,你能把它畫的特別像的時候,在內心中就會感覺,好像你給這個東西打上了一個戳兒,加上了一個印記。然後彷彿在心理上你就會有一種感覺,覺得它是你的。所以文藝復興時期之所以能把外界事物畫的特別像,它有一個前提,就是它懂得了一些關於視覺意象、視覺形象的一些科學知識。
比如透視,比如說我們怎麼測量和我們有一定距離的那個事物的長短。我們看那些畫素描的人,他會拿着筆放在自己眼前,對着那個他要畫的那個模特去比來比去,這就是測量。就是說某種科學知識,某種對外界的測量認識的能力,使得它能夠畫的更像。而且它能夠畫的更像,這件事兒又讓他對自己特別有信心,知道自己有能力去測量外界,去模仿外界,去影響到外界。實際上畫畫畫的非常逼真,這件事兒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人產生了影響世界的信心,在這個基礎上也就推進了科學的發展。
達芬奇,他是個很棒的畫家,但是同時又有很多的科學的發明,這個不是偶然。所以總結我今天所說的啊,就是人為什麼希望自己畫畫能畫的特別像?就是因為人覺得自己能畫的像,就意味着自己彷彿有一種掌控力,人都希望自己有掌控力。所以人希望通過看到自己畫東西畫的很像這件事兒,來產生一種自己對外在世界的控制感。
END
關注我們
用語音讓心理成長走進生活,
讓生活有溫度。
聲音 | 朱建軍
編輯 | 內小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