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聊天時,我都會聽到後輩訴說著苦悶:踏入社會後不斷碰壁,似乎從小接受到的教育跟現實社會是脫了勾的。
每當這時候,我就會告訴他:沒錯,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我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象牙塔中,而人要想事情進行的順利,生活的舒心,則需要根據環境時事進行不斷地調整。
而當你處在完成一件事情的初始階段,又或者人生的初出茅廬時刻,「潛龍勿用」這個詞都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看曾仕強教授的節目時,他曾提到過:乾卦其實將人生分成了6個階段,分別是:
潛龍;
現龍;
惕龍;
躍龍;
飛龍;
亢龍。
這裡的「潛龍」指的就是「潛龍勿用」,表示我們在能力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又或者時機不夠成熟的時候,要學會巧妙地隱藏自己,暗中繼續力量,做好充分的準備,呈蓄勢待發之狀。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劉備。他可謂是將「潛龍勿用」發揮到了極致。在沒有立足之地的時候,曾經投靠曹操,胸懷大志卻不動聲色,故意表現出膽小怕事,給人一種無法造成威脅的感覺,從而令所有人都對他放鬆了警惕,最終實現躍龍門,成為曹操最大的對手。
而我在年輕的時候,也曾在工作中做出過不顧時機地展示自己的蠢事。那時候是我剛到一家公司不久,在一次跟客戶的年度提案會議上,原本是由我的上級領導去講解,但因為那位上級屬於不太做事情的人,本次的方案創意又是我做的,所以他在講的時候很不流暢,惹得整個氛圍很緊張。就在卡殼的空白時段,我站了起來說:創意這塊是我做的,我來補充一下。
其實說完這句話,我就看到了領導尷尬又意外的臉色,意識到可能自己說錯話了,但形勢已經在這裡了,我就沒有多想,繼續把方案講完。而領導一臉陰沉地回到了座位上。
現在想來,真是覺得那時候太幼稚了,明明未到「現龍」的時機,卻還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駁了領導的面子,講好聽一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講現實一點就是:愚蠢。
後來,自然是穿了不少小鞋,方案照做,但出席會議開始邊緣化;加班也變得多了起來。這也算是自己在不成熟的時機未能做到「潛龍勿用」,所帶來的後果。
在職場中,當我們開會的時候,都會先看一看別人是怎麼講的。因為如果別人講的比我好,那說明我準備的還不夠充分,自己貿然開講,便是貽笑大方了;如果別人講的沒有我好,那這時候我要看看時機是否合適,如果時機不合適就開講,就會出現我上面遇到的狀況,後續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這大概也是古人說的,做成一件事,一定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人不對,事就做不對;人對了,時機不對,一樣做不好。
所以,當我們踏入一個新世界時,首先要學到的社會技能就是:潛龍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