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不把愛人當愛人,內心抗拒別人的幫助和建議而焦慮呢?
比如工作起來10分投入,害怕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被周圍的人看不起甚至拋棄……
不僅把愛人當愛人還寵他身上尋求缺失的母愛或父愛……
內心抗拒別人的幫助或建議,無法接納別人的好意,因為這會引起某種屈辱感……
你有沒有遇到過不被別人接受的情況?《邊受傷邊成長》一書中強調,要勇敢面對現實,不委屈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如何才能不委屈自己,好好活下去呢?
1.狡猾之人的完美陷阱
拒絕溝通的人不是你而是對方。
當你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對方不是說「你怎麼能這麼說呢」,就是說「你太任性了」或是「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自私」。
如果你說的話「不中聽」,沒有滿足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會給你貼上「說話難聽」的標籤。
他們無法理解,你和他們一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啊,這就是你們之間「溝通」的前提。
這就好比我鼓勵你去建一棟100層的大樓,卻不讓你使用鋼筋混凝土一樣。
先設定無法實現的條件再讓你去做,然後就變成了「我明明同意了呀」。
再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被狡猾之人的花言巧語巧語忽悠的團團轉,最後落入他們的精心設計的陷阱。
他們將對自己說重要的東西,巧妙包裝成對你而言重要的東西。
既然他們說的話並不代表他們的真實意圖,那就不要把他們說的話當回事。
只有這樣你才能從這個完美的陷阱中逃脫。
只要他們不把你的想法當回事,不管你說什麼結果都是一樣的。
很多人會覺得,人與人之間總能找到辦法溝通,而這正是他們一直無法從狡猾分子那裡脫身的原因。
這個陷阱比你想像的還要完美,正因為如此,你才需要堅定我的人生不讓任何人「操縱」的意志。
所以,面對狡猾的人,要善於識破他的圈套,不被他套進去。
2.果斷的說「不」
對於不被愛的時候該如何生活,這一人生問題我是這樣回答的:
看穿着偽裝成愛的憎恨、偽裝成無視的貪婪,並且鼓起勇氣斷絕這種欺騙關係。
也許你的父母不愛並不愛你,他們甚至沒有愛過你,證據就是現在的你仍然擺脫不了他們的。
因為他們只顧自己的面子,全然不顧你的委屈,你又何必對他們如此執着呢?
你的朋友從心底瞧不起你、利用你,你又何必為了他們而扭曲真實的自己呢?
一定要堅決的說「不」,即使這會讓你產生罪惡感。
在充滿欺騙的環境中長大的,你所謂的罪惡感和人性本質上只是對別人消極評價的恐懼。
根本談不上高尚,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吧。如果你覺得自己說不出口,那你不過是用一個所謂的良心來合理化自己依賴性的膽小鬼,你和你身邊的那些人一樣都是騙子。
只有當你真正正面承認內心的自我欺騙,你才能真正信任自己並站起來。
如果你繼續欺騙自己,那你將永遠都無法信任自己,也無法對別人說。
不再看穿周圍人騙局的同時,你也會看透自己內心的自我欺騙,想逃避這種考驗無異於是我去滅亡。
所以,在矛盾來臨的時候要果斷說不。
3.歡笑可以是為了逃避焦慮
據說那些對自己失望的人最後的防禦機制就是指責他人。
同樣如果你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別人並沒有如你所願為了解決內心的矛盾,你可能也會採取這種否定別人的方式,像這樣與他聯繫。
像這樣與他人喪失聯結的人,經常會持有一種否定的篩選。
但是不論在語言上是怎麼否定,他的依賴性都不會因此而消失,焦慮也不會得到緩解。
他其實只是想通過否定他人來凌駕於他人之上。
正因為如此,他否定他人的言辭有時會很激烈,這樣的人會一面渴望接近他的一面,又在不知不覺中迴避他的明明想要追求世俗意義上的幸福,卻又不在不知不覺中與幸福背道而馳。
這樣的人何其多,一面渴望世俗的幸福,一面又在意他人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願望永遠都不會實現。
實際上當他們開始虛張聲勢來欲蓋彌彰時,他們內心深處會對幸福的嚮往會變得更加強烈,那為什麼他們不能承認這一點呢?
因為一旦承認就意味着。
他們承認了真實的自己,他們無法承認真實的自己,因為在他們眼裡那個開了18層濾鏡的人才是真實的自己。
總之人們會通過糾纏否定別人來逃避焦慮,不過擺脫焦慮的方法遠遠不止這些歡笑,其實也是一種逃避焦慮的好方法。
我年輕的時候經常大笑。
「你又在傻笑了」,不知為何過去,總有人這麼說我。
但我並沒有把這種大笑看做什麼壞事,甚至認為這是自己性格開朗的表現。
然而在讀了羅洛.梅的《焦慮的意義》一書後,我突然感到了些許不按,書中寫到:開懷大笑,其實是一種抗焦慮的方法,雖然我覺得自己的大小是天性開朗所致。
但似乎也一直到或許還有別的原因,在我過去瘋狂讀書的年代裏,忘了在哪裡讀到到一句話,大意是:幸福和笑是兩回事。
這句話自己也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里,當類似的觀點旗幟鮮明的出現在羅洛.梅對焦慮的臨床分析中時,我開始覺得原來真的是這麼回事。
在《焦慮的意義》一書中羅洛.梅寫到:雖然他在談話時看上去有好些自如,但在這之下卻能窺見其焦慮與緊張的跡象。
這種緊張的情緒在以下事實中表現的有影響,他經常歡快的大笑,可在大笑的時候眼神卻讓他們充滿了戒備。
談笑間也經常露出異常驚愕的表情。
所以,笑是有好處的,要經常笑一笑。
《邊受傷邊成長》一書告訴我們:擁有不被愛的勇氣,好好愛自己。
倘若在困苦之時,一直站在你身邊陪着你的人,你勢必是該好好珍惜的。有些人,巴不得在這個時候從未認識過你,撇清所有過往。唯有愛,才會有共同的擔當,恨不得立刻擋在身前替你擋了那些是非與傷害。
這些年,許多事物像影子一樣消失,比如青春、希望、快樂、自信、堅韌。但我相信,這一切短暫的消失,必將在明天重現。我用信念把它們鑄進每個尋常的日子,勞作並且感恩。#我在頭條搞創作##自律生活養成記##翻開我的生活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