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2022年07月02日12:47:21 情感 1322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最值得依靠的人都是自己。

即使是楊絳錢鍾書神仙眷侶般的恩愛夫妻,到了楊絳先生晚年的時候,她也是獨自面對生活的,命運的安排誰也無力抗爭。

這位93歲的老人,把一家三口的生活和自己獨處時的心境寫成了回憶錄,匯成了一本散文隨筆《我們仨》。

文中有楊絳先生和錢鍾書以及愛女平凡且日常的生活,也有丈夫女兒相繼離世的心痛,最終這一切都歸於生命本來的平靜,從容的回憶繼續溫暖着楊絳先生。

太多的人忙忙碌碌一生,以為可以換來一個輕鬆閑暇,無憂無慮的晚年生活。可現實總是那樣的殘酷,你的未雨綢繆也比不上它的風雲變幻。

與老一輩的養兒防老觀念不同,現代人漸漸地也懂得了人到晚年要依靠自己。可事實上,老人們都被困在了「身體狀況」這一難題之中束手無策。

於是有人提出來,可以抱團養老,也有人準備晚年無法自理就去養老院。可是人的想法是會根據時間變化的,到了晚年,理想的歸宿真的是養老院嗎?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博主小L寫的自己姥姥的故事,L的姥姥在她中學的時候就得了腦血栓,半身癱瘓,但當時仍然可以煮着拐杖在屋裡行走。

那時L的姥姥一日三餐都由舅舅和舅媽照顧,上廁所之類的可以自理。但隨着年齡增長,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有一次,L的姥姥在做康復訓練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舅舅舅媽就有些後怕,一是怕擔責任,二是隨着年齡增長,他們本身的身體狀況也不太好了。

接着,全家人商量老母親的照顧問題,當時正好L的老姨趕上下崗,就挺身而出,接了班。

姥姥依舊跟大舅一起住,而老姨則是每天早上來,晚上走。L的媽媽因為有工作,時間上不充裕,就會時常給家裡添置些東西。

每逢周末的時候,大家會聚在一起,連同聚會以及照顧姥姥,氣氛很和諧。每當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的時候,姥姥都笑得特別欣慰。等晚上大家走的時候,姥姥也會不捨得說著,下周一定還要來。

如果就這樣過下去,平平淡淡中透露着溫情和歡愉,是大家求而不得的。可生活不是電視劇,沒有劇本。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後來又過了大概4、5年的時間,漸漸地,姥姥的胃和牙口都出了問題,只能吃軟的東西。加之姥姥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甚至理解能力記性也大不如前。

照顧姥姥的主力是舅舅和老姨,舅舅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差,老姨眼看着自己的兒子上了大學,面臨著娶妻結婚等等事情,很想出去工作賺點錢。

沒有辦法,大家又召開了家庭會議。沒有人能全職過來照顧姥姥,但大家對於出錢這件事還是認可的。於是,最好的結果,就是送去養老院。

幾個子女在一起聊聊如何選養老院,費用怎樣分攤,探視時間如何分配等等問題。其中姥姥幾次想插話,也沒有成功。

大家商量完之後,問姥姥的意見。其實姥姥心裏明白,決定權並不在她。但她仍然淚眼婆娑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去。

過了一段時間,選好了養老院。當把姥姥送去養老院的時候,她小心翼翼的和護士打招呼,戰戰兢兢的審視着周圍的環境。

家人們臨走時,姥姥流下了淚,那是一種無力反抗的卑微。第二天,養老院打來電話,確實,姥姥不肯吃飯,哭了一宿,然後就發了高燒。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家裡又開了會,L的媽媽主動提出將姥姥接到自己家裡,L的媽媽由於還在上班,就負責晚上的照顧。

而白天的照顧還是由沒有工作的老姨負責,L的媽媽和舅舅出養老費給老姨當工資。

自從經歷過一次養老院之後,姥姥就越發的缺乏安全感。只要視線之內沒有人,就開始大喊大叫,吃飯開始挑食,半夜也會突然起來大吵大叫,有時會鬧上一個小時。

當時L正讀高二下學期,姥姥的情況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他的學習和睡眠了。而媽媽也由於精力不夠用,在工作中差點犯下大錯。

沒有辦法,大家找了一間更好的養老院,把姥姥送了過去。這次姥姥沒有哭訴,也沒有反抗。

一周七天,三個子女每人過去養老院陪伴一天,但還有四天的時間,姥姥是沒有人陪伴的。但相比養老院里的其他人,姥姥時常被其他人羨慕。

L說他去的時候,姥姥房間里的電視機是永遠開着的,播放着不知名的電視劇。而姥姥的視線卻沒有落在電視機上,而是時而看着地面,時而抬頭看着窗外。

護工們也是當面一套,背地一套。這家較為高檔的養老院,飯菜卻美其名曰以清淡為主,幾乎沒有葷腥。以至於姥姥吃完他們帶來的飯菜後,胃腸不適應會拉肚子。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養老院的護工說他們會定時放風,可實際上,L問過姥姥,幾乎每天都是窩在房間里的。姥姥越來越瘦,雙腿也日漸萎縮。

L的高考結束了,L的媽媽選擇了提前兩年退休,就這樣,一家人又把姥姥接了回來。可是此時的姥姥已經完全卧病在床,無法起身了。

大家依然每周都聚在一起,為的是探望姥姥。可是姥姥再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在飯桌上和子女們開着玩笑,用她的拐棍詳裝發怒,輕輕拍打着孫輩的屁股,甚至在大家走的時候也不會再說那句固定的台詞:下周一定再來。

沒到一年的時間,L的姥姥就離開了,走的時候,緊緊握着L媽媽的手,把子女孫輩的名字都叫上了一遍,雖然當時是夜裡,姥姥的身邊只有L的父母在,其他人趕過去的時候已經晚了。

有時候想想人的一生真的很悲哀,把養老寄託於子女身上,可大部分子女在那個年齡節點上都自顧不暇。所以真的,還是要自己有一副好身體。

如果沒有好身體,就算有錢,日子也很難過得舒坦。我們沒有辦法去責備這三位子女,他們也用盡了畢生的力氣去生活。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照顧老人的辛苦,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不會了解,那是需要極強的精力,體力以及耐心的。但我也深深地理解,文中老人的那種無助、惶恐。

珍惜現在的時間,把握好當下。人的一生都要吃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一輩子只有幾十年,別去苦求那些名利金錢,夠用就好。

在可以享受的時候,多去感受生活,在擁有健康的時候,多給自己寬寬心。人老了,說到底,只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擁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才能活得有尊嚴。

-END-

人到晚年,理想的歸宿是養老院嗎?一個真實的事例告訴你:未必 - 天天要聞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婚姻的終章,愛情的決裂,心碎的角落,沉默的離別 - 天天要聞

婚姻的終章,愛情的決裂,心碎的角落,沉默的離別

在我國的某個城市,一位年過三十的女性經歷了人生的低谷。她的婚姻出現了裂痕,出軌的行為被丈夫發現,激烈的爭吵後,他們匆匆走向了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丈夫離開時,沒有回頭,坐上汽車消失在街角。那天晚上,她和朋友回到家中,卻發現門鎖已經被更換,
雙子宮雙陰道女生的奇幻人生:我是如何面對困境與堅強成長的 - 天天要聞

雙子宮雙陰道女生的奇幻人生:我是如何面對困境與堅強成長的

大家好,我是小丹,一個29歲的普通女孩。然而,在我身體的某個角落,卻隱藏着一個特殊的秘密。是的,你沒聽錯,我擁有雙子宮和雙陰道。 與眾不同的出生我的故事始於出生時的一場意外。當醫生們檢查我的身體時,他們發現了我特別的特點——雙子宮和雙陰道,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PUA玫瑰,把她貶低到和他同一水平線 - 天天要聞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PUA玫瑰,把她貶低到和他同一水平線

1,玫瑰懷孕幾個月,她的爸媽去上海看她的時候,方協文迫不及待邀請岳父岳母去新房子看看,被拒絕後,又再次邀請去公司看。提了兩次都被拒絕後,臉色馬上變了,他當時的意圖太明顯,他太想證明自己已經混的很好,比玫瑰的前男友庄國棟還要混得好,他嘴上說著
要明白的,生活人性:1.自律就是少管閑事,管好自己 - 天天要聞

要明白的,生活人性:1.自律就是少管閑事,管好自己

1.自律就是少管閑事,管好自己。要專註於自己的行為和責任,通過減少對他人事務的關注和干預,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和成就,有助於保持個人的精神健康和提高生活效率,同時也能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和誤解。2.有錢莫買年下貨
一女子回村探親,體型豐腴被吐槽好胖:你瞅瞅,能找到對象嗎 - 天天要聞

一女子回村探親,體型豐腴被吐槽好胖:你瞅瞅,能找到對象嗎

「顏值、身材 你們更看重哪一個呢!」現如今是看臉、看身材的時代,倘若你是高顏值、好身材,那麼對於你來說就是一塊好的敲門磚。比如娛樂圈的一些演員、偶像、明星,這些都是事實的例子。現在年輕人追星、追劇,都是始於顏值。有句話說:外在決定你倆能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