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人親密關係潛在模式 藉助"中庸"哲學提出新型婚戀觀

2022年06月30日21:08:22 情感 1290
解析中國人親密關係潛在模式 藉助"中庸"哲學提出新型婚戀觀 - 天天要聞

黃啟團(出版社供圖)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鄭好

愛,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習,也需要表達。

很多成年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會有一個困惑:真愛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會被愛的人深深傷害?激情褪去後的愛何去何從?如何才能擁有一段健康長久的親密關係?怎樣才是健康的相處模式,既能保持自我的個性又能享受愛情的溫暖?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隨着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親密關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矛盾和疑惑。如何增進情感卻又不顯得這麼刻意?如何了解彼此的內心話語而不觸及底線,踏進雷區?

有着25年情感諮詢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黃啟團,多年專註於心理學應用的教育傳播,將心理學理論成功運用於企業管理、經營、婚姻、家庭、親子教育等領域。《親密關係》則是他運用心理學理論方法,為讀者解答親密關係問題的一本心理學讀物。在該書中,作者通過解析愛的三要素、親密關係的8種潛在模式、冰山原理的7層自我認知等,為讀者一一解剖析親密關係中的原生家庭、情緒危機、錯把需求當成愛等深刻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讀者找回真實自我,建立幸福終生的親密關係。

目前市場上關於兩性關係題材的書眾多,黃啟團這本《親密關係》依然有自己獨特之處:解析中國人親密關係的潛在模式,充分吸納西方心理學的優點,倡導一種「既有我,又有我們」的中庸哲學式的相處方法,融合貫通中西方思想優點,提出一種適合現代中國人的親密關係思維模式和戀愛觀。

黃啟團說,雖然這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的「完美」,但我們可以去追求卓越。而讓婚姻變得更加美好的唯一方法是——去成長、去行動。世間哪有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所謂的美好愛情,不過是兩個人懂得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已。

對話黃啟團:

從中庸哲學的角度,提出新時代的婚姻觀——既有」我」,又有「我們」

封面新聞:心理學題材的書數量眾多,現在去書店裡邊能找到很多同題材的書。從作者的角度來講,請您談談自己這本書的特別之處?

黃啟團:目前出版市場上寫親密關係這個題材的人,大多都受過心理學的影響。心理學作為科學,最早來自西方。西方文化重視個體,所以西方的婚姻觀念偏向個體意識。東方文化重視整體,因此東方的婚姻觀普遍以家庭為重。重視個體的婚姻觀較為容易離婚。但注重家庭整體的東方傳統婚姻觀也有不足的地方,為了家庭,不少人委曲求全、犧牲自我。因此,我從中庸哲學的角度,提出一個新時代的婚姻觀——既尊重個體又有共同體意識,既有」我」,又有「我們」。據我觀察,這個角度,在別的書里,目前是很少見的。

封面新聞:關於兩性情感話題,我們在互聯網上會看到「pua」這個詞的使用率很高。

黃啟團:其實「pua」這個詞本意是「搭訕的藝術」,是告訴人們如何更好地一個陌生人展開交流。這個詞本身是中性的。但現在有人用了這種技術去操控另外一方,於是「操控」就成了目前pua新的含義。操控別人肯定是不對的。在與任何人交流的時候,不管你帶着什麼樣目的,就算你真的是「為了你好」,哪怕對方是你的伴侶,你的孩子,包括你的父母,都不能夠去操控別人。

在我的書中,我就建議大家一定要尊重別人和我們不一樣。兩個人在一起必須是以尊重為前提的。避免被pua的最好辦法是能分清「溝通」與「操控」——溝通是共同商討雙方能接受的方案;操控是用盡辦法引導、說服對方達成你設定的目標。

封面新聞:有的人會就很感慨說現在連談戀愛的能力都沒有了,愛無能。或者說有的人認為現在經濟壓力大,或者是整個社會壓力大,好像談戀愛都變成了一種很奢侈的行為了,整個社會的消極情緒比較嚴重,你怎麼看?人性是變得脆弱了嗎?

黃啟團:其實任何一個社會,時代,壓力都是一直存在的。那現在為什麼有很多人就覺得不想結婚?我覺得是因為不結婚的條件更充分了,現在的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了,比如說原來沒有外賣,如果你上班回家的話,你是沒飯吃的。如果家有另外一個人在的話,你就方便很多了。現在有了外賣,我一個人不管我加班到幾點,我到家裡一個電話,我的晚餐就解決了,所以這是提供了一個不結婚的分工基礎,創造了不結婚的條件。我不認為是現在的人,變得比以前更自私。其實人性從古至今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是社會發展給人們創造出更多條件。婚姻是社會發展到某個階段的最佳的選擇。隨着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婚姻的觀念也會發生改變。

封面新聞:有一段時間,「原生家庭」這個詞變得很出圈,生活中稍有不順,就把事歸到爸媽身上,你怎麼看原生家庭?

黃啟團:原生家庭確實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今天的一言一行是沒有辦法去擺脫我們原生家庭的影響,比如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我」字,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叫做「我」的概念,所謂「我」,其實就是你過去所認同的所有認知的總和,包括你的名字、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等,「我」的最多來源就是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關於「我」是誰的答案,就像人生的劇本一樣影響着我們的一生。當然,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願意學習心理學,掌握了改變的方法後,就像你可以改變你的名字一樣改變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因此,我反對一個人把自己今天的不幸全部推給原生家庭這種理論。

封面新聞:最近有一個熱詞叫親密關係障礙症,一個人他沒有這種親密關係的能力,遇到一段關係他就退縮了,實際上他心裏邊不是那樣想的,這種屬於在心理學上算病嗎?算是什麼現象嗎?

黃啟團:用積極心理學的一個心理名詞來說叫「習得性的無助」。其實有一些人他在以前的兩性關係中曾經遇到了一些失敗,他會有挫敗感。他有挫敗感就不再敢於嘗試,他不再敢於嘗試之後的話,他是又渴望又不敢嘗試。我們也可以換成另外一個詞叫做迴避型依戀人格障礙,患有這種人格的人一般和他小時候經歷的事情,一些負面經歷是有關係的。

封面新聞:有的人說我懂了很多道理,但依然活不好這一生,你的書裡邊還包括其他心理學家提到的一些好的建議,他都知道,但他做不到。你對這些人是怎麼建議呢?

黃啟團:我們粗略把人的大腦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叫「大腦」(正確表述叫「大腦皮質」),一個叫「小腦」(雙稱為原始腦、動物腦)。我們高考的時候所讀的書,那些知識其實是一種認知,是儲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這是人類特有的部分,區別於動物,負責時間概念,負責推理邏輯。但這個認知的東西是會忘記的。小腦是人類有動物也有,這個部分掌管我們的能力。比如說騎單車是你小時候我估計8歲或者9歲學會的,也許你最近開車已經開了10年20年了,你很久沒騎過單車,但是現在給你一輛單車,你馬上就能騎會,這是你一輩子忘不掉的。這種忘不掉的東西叫能力,忘得掉的叫知識,所以我們看書是學習知識,如果讀書僅僅是讀書的話,對我們人生的幫助是不大的。但是,我的書里有練習,如果你能按要求去嘗試、去體驗,你就可以把知識變成能力,這樣看書你才可能改變你的婚姻。所以,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你的親密關係,最好的方法還是按書里的方法去實踐。只要你願意勇敢地邁出一步,你的關係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婚姻的終章,愛情的決裂,心碎的角落,沉默的離別 - 天天要聞

婚姻的終章,愛情的決裂,心碎的角落,沉默的離別

在我國的某個城市,一位年過三十的女性經歷了人生的低谷。她的婚姻出現了裂痕,出軌的行為被丈夫發現,激烈的爭吵後,他們匆匆走向了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丈夫離開時,沒有回頭,坐上汽車消失在街角。那天晚上,她和朋友回到家中,卻發現門鎖已經被更換,
雙子宮雙陰道女生的奇幻人生:我是如何面對困境與堅強成長的 - 天天要聞

雙子宮雙陰道女生的奇幻人生:我是如何面對困境與堅強成長的

大家好,我是小丹,一個29歲的普通女孩。然而,在我身體的某個角落,卻隱藏着一個特殊的秘密。是的,你沒聽錯,我擁有雙子宮和雙陰道。 與眾不同的出生我的故事始於出生時的一場意外。當醫生們檢查我的身體時,他們發現了我特別的特點——雙子宮和雙陰道,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PUA玫瑰,把她貶低到和他同一水平線 - 天天要聞

《玫瑰的故事》:方協文PUA玫瑰,把她貶低到和他同一水平線

1,玫瑰懷孕幾個月,她的爸媽去上海看她的時候,方協文迫不及待邀請岳父岳母去新房子看看,被拒絕後,又再次邀請去公司看。提了兩次都被拒絕後,臉色馬上變了,他當時的意圖太明顯,他太想證明自己已經混的很好,比玫瑰的前男友庄國棟還要混得好,他嘴上說著
要明白的,生活人性:1.自律就是少管閑事,管好自己 - 天天要聞

要明白的,生活人性:1.自律就是少管閑事,管好自己

1.自律就是少管閑事,管好自己。要專註於自己的行為和責任,通過減少對他人事務的關注和干預,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和成就,有助於保持個人的精神健康和提高生活效率,同時也能減少不必要的人際衝突和誤解。2.有錢莫買年下貨
一女子回村探親,體型豐腴被吐槽好胖:你瞅瞅,能找到對象嗎 - 天天要聞

一女子回村探親,體型豐腴被吐槽好胖:你瞅瞅,能找到對象嗎

「顏值、身材 你們更看重哪一個呢!」現如今是看臉、看身材的時代,倘若你是高顏值、好身材,那麼對於你來說就是一塊好的敲門磚。比如娛樂圈的一些演員、偶像、明星,這些都是事實的例子。現在年輕人追星、追劇,都是始於顏值。有句話說:外在決定你倆能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