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當今社會的離異現象

2022年06月28日06:14:06 情感 1805


說說當今社會的離異現象 - 天天要聞

有人說 :現在離婚的比結婚的還多。

這是一句調侃的話,不必當真。但也確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離婚率居高不下的這一事實。

我認為,這種現象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幸福的婚姻,人人神往,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如果婚姻出現了大問題,離婚是明智的選擇。即使一個人清凈地生活,也沒啥不幸福的。

婚姻最懼怕男女在一起,彼此間相互厭煩得如同仇敵一般,卻整天依然在一起度日如年地生活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離婚的很少很少,離婚率很低很低。

那年月,民智不開化,封建意識濃厚。

那年月,「大鍋飯」,人們閑的總是喜歡背後議論人,講究人,埋汰人。

那時,離婚總是和「作風不正」,「破鞋頭子」,「陳世美」等等等相聯繫。

搞得離過婚的人,在人前人後抬不起頭,就差讓唾沫星子淹死了。

那年月,廣播、報紙、雜誌、電影、話劇等等等,都迴避「愛情」,不敢提及愛情。

一九七六年「勝利十月」後,「改革開放」的序幕徐徐拉開,人們的素質,人們的包容,人們的思維,人們的覺悟等等等,都大幅度提高了。

說說當今社會的離異現象 - 天天要聞

離婚,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更不是讓人們唾棄的丟人事兒!

那種,女人出嫁了,任由男人隨意擺布,稍不如意,拳腳相加,鼻青臉腫,女人們依然任勞任怨地忙着工作的同時,長年累月地洗衣、做飯、生孩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啦!

那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陳腐觀念,早已被大眾唾棄!

說說當今社會的離異現象 - 天天要聞

能過日子好好過,日子真的過不下去了就友好地離開,是歷史的進步,是社會的進步,是開放社會,健康社會之必然!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 天天要聞

一個家庭越過越好,一定懂得相互滋養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的和睦不僅關乎個人的成長,也體現着社會的和諧發展。家庭是人們情感的港灣和精神的寄託,當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和諧、相互關愛時,家庭就成為了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人們能夠得到身心的放鬆和滋養,更好地面對外
以為兩個兒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會好過些,沒想到比以前更苦 - 天天要聞

以為兩個兒子都是研究生,我的日子會好過些,沒想到比以前更苦

研究生兒子帶來的新挑戰:父親的期望與現實老張是一個樸實的農民,一輩子勤勞肯干,就盼望著兒女們能有個好前程。當得知兩個兒子都考上了研究生,他滿心歡喜,以為好日子就這麼不經意間到了。在他的想像中,兒子們高學歷,工作穩定,他就能卸下肩上的重擔,享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後續) - 天天要聞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後續)

故事接上篇(點我頭像進入主頁搜索標題關鍵詞查看)18我有些擔心安娜。希望他們不會起衝突。等江落到的時候,本以為他要敲很久的門。誰知安娜並沒有讓他等太久,很快就開了門。這麼晚了,應該是怕吵到鄰居大媽吧。江落氣喘吁吁,他是爬樓梯上來的。「你到底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 - 天天要聞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陪着小師妹還沒有發現(完)

我死了一周了,老公江落還沒有發現。直到他的小師妹因為胃疼吃不下飯,他才大發慈悲給我發短訊:「楊芷,晚上做一份山藥粥給我帶過來,就原諒你。」我飄在上空冷笑。──真的不用了。良久沒有收到我的信息,他皺了皺眉頭:「差不多得了,別到時候哭着求我。」
選老婆的智慧 - 天天要聞

選老婆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看人要准,現實生活裏面,我們見過太多認人不清的情況,到頭來被人騙的團團轉。選老婆的時候,一定要看看她的原生家庭。看看她來時的路。看看她父母的價值觀,相處方式。如果她的家庭都是很和睦的,基本上,她這個人也不會壞到哪裡去。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借一次錢就清楚了 - 天天要聞

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借一次錢就清楚了

電影《寄生蟲》中有一句台詞:「錢是熨斗,把一切都熨平了,它能熨平人們之間的隔閡,也能熨平世間所有的感情。」錢,無疑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是物質生活的保障,更是社會地位和尊嚴的象徵。
浙江:男子打工混住,妻子抓包不吵不鬧,混住女子淡定離開 - 天天要聞

浙江:男子打工混住,妻子抓包不吵不鬧,混住女子淡定離開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艱辛和不易,為了碎銀幾兩,何止是忙忙碌碌?底層打工人,更多的是風裡來雨里去,更多的是不得不忍受各種艱苦的條件,咬牙堅持。無論是烈日下揮汗如雨的工地工人,還是在昏暗車間里辛勤勞作的工廠工人,都在為生活拼盡全力。然而,底層打工人
丈夫得知後輕生了,因女子瞞丈夫出借20萬元,女子:我真特別後悔 - 天天要聞

丈夫得知後輕生了,因女子瞞丈夫出借20萬元,女子:我真特別後悔

在一個溫馨的小鎮上,李梅和張強過着簡單而幸福的生活。他們住在一棟兩層的小樓里,門前有一個小花園,裏面種滿了李梅喜歡的花草。每當春暖花開時,整個小鎮都瀰漫著花香,而他們的家,總是被鄰居們羨慕地稱為「花園小屋」。李梅是一個溫柔賢惠的女人,她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