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女性的建議就是,不要拖延,現在,就是現在

2021年09月11日17:19:18 情感 1574

寧姐因為工作關係,身邊的35+單身女博士一堆一堆,我也和她們聊過這個話題,其實她們真的不是網上很多人說的非常"挑"或者"端着"之類的,就是怕找了另外一半,生活質量反而還不如單身的狀態。

30+的女性的建議就是,不要拖延,現在,就是現在 - 天天要聞

我的女博士同事

比如單身時,自己想出去看風景,就開車直接上高速,向著一個方向無目的的遊覽; 想出去尋覓美食,就在大眾點評上隨機抽一個好評較多的餐館; 想重溫一下童年看過的電影,就直接整個周末泡在被窩,端着手機傻笑,除了開門接外賣,誰都不見。

但是假如多了一個人,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了。自己原本量子態的生活,因為多了一個"觀察者"而收斂成了一個既定的結果。彷彿自己曾經有無數條路可以走,現在卻只能被迫向著某個"安排好了"的方向前行。

尤其是結了婚以後,自己的生活與夢想可能都會受到影響,畢竟不能確定自己的另一半是什麼樣的人。"萬一他以後不做事,把小孩丟給我來帶呢"?"萬一他不做家務,那我還不如一個人呢,至少一個人時候我碗和衣服可以幾天不洗,等實在看不順眼的時候再洗...", "萬一他有家暴傾向怎麼辦?" 等等這些問題,都是讓女性擔憂的。

說白了,就是短期來看,一個人的生活肯定更加自由,快樂。

可是為什麼35+的女性(我不喜歡用剩女這個詞,覺得有不友善的嫌疑)會感到痛苦與焦慮呢?

我個人感覺,這是因為,我們生在儒家文化氛圍中,成長於東亞怪物房,我們成長的過程,便是在內卷中不斷做題、不斷"卷"的過程。因此,我們潛意識相信"不努力、貪圖享樂的人不會有好結果,註定混不出去"。

就好比我高三時候別的女生都喜歡逛街,我卻沉迷打遊戲,每次背着家裡人跑去網吧偷偷玩,那種感覺的確是超爽的。但是,每到夜裡,我會感到很難受,我會不斷譴責自己,"假如我用上網的時間去看書,我成績就不會這麼爛了"。

現在很多大齡男女其實也都是這樣,單身很自由,很快樂,但是他們的潛意識就是明白,如果一輩子不結婚,可能面臨著這些問題: 自己的父母漸漸老去,而他們對自己越來越絕望; 自己的DNA、學識與世界觀沒有辦法傳承,無法滿足"生命的延續"這一動物的基本需求; 自己老了以後沒人照顧,即使自己可以賺夠養老的錢,但是很多東西就是錢搞不定的,比如你不能確定,保姆是否真的靠譜,以及在病危時,由於沒人簽字,醫院不敢做大手術,只能一直採用消極治療。

如果用弗洛伊德理論來解釋,那麼"單身與自由"是本我,"成家、養育後代、完成傳承"是超我,於是,這種矛盾,構成了自我,不斷在潛意識中對自己進行懲罰。

寫到這裡,我咋感覺我有點像咪蒙之流販賣焦慮的嫌疑了,本來我其實是想讓大家更寬心一些的......

我這裡提一些我個人的想法吧,我雖然是女生其實是不敢臆測女性的個人想法與接受能力的,所以如果這些想法有所冒犯,請多見諒。

我對於30+的女性的建議就是,不要拖延,現在(就是現在,一分鐘也不拖)立即決定,兩條路,結婚還是不結婚。

結婚的話,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段用來相親。在這段時間裏,相親就是第一要務,重要性超過工作,超過學習,超過一切娛樂活動。超過這個時間段以後,就不找了。

不結婚的話,列一個清單,自己將採用哪些方式,來和那個"內心焦慮的自己"講和。比如,假如焦慮的是未來沒有孩子,那麼就趕緊研究相關的政策,領養也好,去國外精子庫人工授精也好,鄭爽行為也好,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在幾年之內必須當上媽媽。如果不打算要小孩,那麼要做一套完整的計劃,自己老了以後,安排誰來照顧自己,以及如何說服自己的父母與長輩接受這個現實。

純屬個人建議,十年前上學時候讀過女權主義相關的論文,我這種給女性提建議的行為其實可以被納入"男性說教"的範疇,屬於不尊重女性的行為。

所以如果覺得我說得不好,退出即可,輕噴....也歡迎大家各抒己見,多多分享交流經驗與意見。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 天天要聞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雜物間翻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內側貼着張泛黃的日曆,1998年9月12日被紅筆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醫院繳費單、中藥藥方,還有張皺巴巴的便簽,上面歪歪扭扭寫着:「砸鍋賣鐵也要治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 天天要聞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上周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時,同事們又開始打趣:"你媽是不是開快遞公司的?"我笑着拆開牛皮紙,二十包真空包裝的槐花蜜滾落出來,最底層壓着張泛黃的便簽:"新蜜,記得每天沖一杯。"這是母親今年寄來的第18個包裹,而從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這樣的包裹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凌晨三點零七分,急診室的熒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消毒水的氣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聲,我攥着繳費單的手指冰涼。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咳嗽聲,轉頭看見父親弓着背蜷縮在塑料椅上,母親正用掌心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像哄着小時候發燒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聞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傢具時,我突然明白——在她眼裡,離過婚的我,連套新傢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網友的婚房經歷引發熱議:她曾有過失敗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卻因「二婚」標籤遭准婆婆嫌棄,不僅被安排二手房當婚房,屋內更是堆滿不知從哪淘來的二手貨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