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的一個晚上,馮怡坐在沙發上正在看電視,「兒子」余洪新打開自己的房門,直接走到了馮怡面前,手裡捧着一個薄薄的藍皮本,突然「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趴在馮怡的腿上失聲痛哭。馮怡接過紅本,封面上「浙江大學」的鎏金大字格外醒目,坐在身邊的余勝利也起身跪下,深深地低下頭泣不成聲。
故事最初發生在2014年的農曆27日,當時還在執法大隊的老余剛剛喝完酒,回家路過馮怡賣滷肉的小攤時,因為人多擁擠,余勝利橫衝直撞,結果因站立不穩撞在了馮怡的三輪車上。老余惱羞成怒,掀翻了馮怡的兩大盆滷肉,滷水濺到周圍幾個人的身上。一個中年男子抱怨了幾句,余勝利罵罵咧咧地一拳朝中年人打去,中年人猝不及防倒在地上,老余上前拳打腳踢。隨後110、120及時趕到,中年人被送進了醫院,老余被派出所民警帶走。
其實,馮怡與老余也都相互認識,馮怡也知道老余的愛人幾個月前去世,老余家裡的條件還不如自己。馮怡去醫院看望了傷者,並且交了住院費,又去派出所交了1000元罰款。然而,老余被拘留3日,執法大隊也把他開除了。第二天中午,馮怡提着飯菜找到了老余的家,老余的兒子小新還躺在床上,馮怡把家裡徹底打掃整理了一遍,把成堆的臟衣服也都洗了。臨走,馮怡給小新留下了200元錢,約定大年30日在家等她,一起去接他爸。小新一邊哭着,一邊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熱騰騰的水煮肉片。
春節過後,馮怡開了一間小麵館,開始一個人經營,後來生意越來越好,一個人從早忙到晚,星期天女兒經常過來幫忙。初夏的一天中午,老余突然過來了,什麼也沒說就開始幫忙端盤子洗碗,馮怡忙了半天才發現。客人逐漸退去,馮怡給老余端上了一碗肉絲麵,一葷一素兩個菜,倒了少半杯酒,讓老余坐下來休息休息。老余向馮怡鞠躬道歉並表示感謝,還說年底再還錢【包括毀壞的三輪車和兩大盆滷肉】,馮怡說已經過去了,都不容易,你先照顧好孩子就行。
後來,老余幾乎每天來店裡幫忙,馮怡了解到老余才找到一個保安工作,值夜班月工資一千五,馮怡就給老余每月提前預支一千五的工資。由於兩個人長期在一起,慢慢地彼此都有了深層的了解,馮怡也是一個人帶着女兒過日子,同病相憐的兩個人逐漸萌生了感情。隨後老余辭去了保安工作,兩個人一起經營麵館,馮怡也經常抽時間去老余家裡整理家務,老余的家從此也乾淨整潔,像了一個家的樣子。
第二年冬天,老余把馮怡的情況告訴了小新,小新不由分說表示強烈反對,並要求父親馬上離開馮怡。春節放假,小新出來吃飯途經馮怡的麵館,看到父親正在飯館圍着圍裙端菜,小新不由分說闖進飯館,當著滿屋客人打翻了父親正端着的飯菜,掀翻了幾張桌子,滿屋亂砸一通,燙傷了三個客人。客人報警,警察帶走了小新,幾個燙傷的客人也被120拉走。馮怡和老余當時就去醫院看望了傷者,支付了醫療費,取得了客人的諒解,隨後又馬不停蹄地到派出所說明了情況,取得了調解意向,保釋了即將被拘留的小新。
2017年,老余再沒有找到能夠維持生活的工作,生活十分艱難,父子兩人逐漸沒有話說。小新的學費也無以為繼,開始經常逃課,學校多次家訪並找老余談話,家裡再度陷入沉悶和髒亂不堪的境地。小新經常夜不歸宿,成績一落千丈,打架鬥毆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第二年學校勸其退學,小新乾脆離家出走。老餘一氣之下也不管不顧,誰也沒說就外出打工了。馮怡知道後,又多次跑到學校,拜訪了班主任和校領導,最終小新按休學一年處理。
在外混了將近一年的小新,也吃盡了風餐露宿、飢一頓飽一頓的苦頭,厭倦了打打鬧鬧的小混混生活,又重新回到了家裡。然而,家裡卻是空蕩蕩的,再也見不到一個親人,小新跑到媽媽的墳前大哭了一場,一個人沒吃沒喝獃獃地坐了一天,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的墳前竟然還有剛剛燒過的紙錢。晚上,小新無力地前往馮怡的小店去找爸爸,然而小店已經換了主人,馮怡在對面已經開了一個大酒店。馮怡馬上安排給小新炒了兩盤肉菜,又給老余打了電話,飯後帶着小新臨時住在了自己的家裡。
第二天老余就趕回來了,馮怡也去了小新家裡,再次把家裡打掃整理了一遍,並且一起帶着小新出去買了兩身新衣服。晚上小新向爸爸提出還想上學,爸爸無奈地搖了搖頭。馮怡聽到後很高興,趕快把老余拉到一邊,告訴了實情,老余的淚水當時就淌了出來。小新又問,「阿姨,還能讓我爸爸去你那裡上班嗎」?馮怡一時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不住地點頭,「行、行!孩子,你只管好好學習就是」。
兩年後,小新不負所望,順利地考入了重點大學,故事再次回到文章的開始。
馮怡拉起父子二人,和老餘一起興奮地看着大學錄取通知書。當翻開通知書時,裏面夾着一張摺疊的信紙,馮怡小心翼翼地打開,看着看着淚水止不住地躺了下來。原來,那是小新寫給馮怡的一封道歉和感謝信,最後還請求「媽媽」能否再給爸爸 一個機會,他很想再要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