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 女兒被家暴後,那個叫老柳的男人,舉起了菜刀

2021年04月02日14:36:15 情感 1199


口述 | 女兒被家暴後,那個叫老柳的男人,舉起了菜刀 - 天天要聞

原創插圖:喵喵夏,講述:蔣修平,男,42歲


01


前幾天,兒子高中語文老師讓他們讀小說《活着》。


他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看完了,然後問我:「爸,真的有人活得這麼倒霉嗎?」


我腦海里迅速出現了老柳的身影。


命運一直以痛吻他,卻從來沒有苦盡甘來過。


即便如此,他還是活得那麼熱忱誠懇,就像不知道痛一樣。


02


也許,每人都有自己的不幸,而老天派發給老柳的不幸,嚴重超額了。


他從生下來就被遺棄,一輩子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


養父母是在公園垃圾桶旁邊發現他的。


那時,他不過剛出生幾天。


在那破爛的包裹里,他用孱弱的小手緊緊攥住養母的手指。


那一握,讓養父母心軟了。


彼時,他們已有兩個女兒,一心盼望兒子的他們,覺得這或許是上天的旨意。


於是,把他帶回家,又辦了領養手續。


雖然家裡條件一般,但他們對這個意外得來的兒子傾注了很多心力。


但世事難料,就在老柳倍受呵護的時候,養母懷孕了,這一次,他們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03


一開始,養父母對這個撿來的孩子是充滿感激的,至少,他的到來給招來了親生兒子。


但日子漫長,討生活艱難,養父母要忙於生計,又要照顧四個孩子,日子難免雞飛狗跳。


對四個孩子,他們越來越難以做到一碗水端平。


姐弟四個起爭執時,無論對錯,老柳總是被批評的那一個。


吃飯時,弟弟不是搶他的菜,就是藏他的碗,還和街上的孩子一起起鬨,說他是「撿來的野孩子」。


為此,他跟外面的孩子打架,結果回到家裡,還要被養父再揍一頓。


有很多次,只要家裡做了好吃的,養母就讓他下樓買東西,結果等他回來時,盤子里空空如也,只剩滿屋香味。


而此時,養母就會假裝罵姐姐:「不給你弟留點嗎?」


姐姐異口同聲地回答:「他又不是親生的,憑什麼跟我們一個待遇。」


從小到大的很多個晚上,老柳都是哭着入睡的。


他比養父母更盼望早點長大,盼望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04


好不容易熬到初中畢業,老柳開始四處打工謀生。


儘管他把賺的錢都給了養父母,但他們依然沒什麼好臉色。


正值長身體的年齡,每天幹着最臟最累的活兒,卻吃不上一頓真正的飽飯。


因為每到吃飯時,養母都會來一句:「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老柳知道,這個家已經容不下他了。


05


20歲那年,老柳認識了方梅。


方梅是一家麻將館的老闆娘,也是拖着倆孩子的寡婦,大老柳8歲。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麻將館不過是個幌子,她同時跟好幾個男人有染,靠那點小恩小惠為生。


老柳經常給麻將館送水,一來二去就跟方梅熟了。


有好幾次,她要跟相好的約會,兩個孩子沒處放,於是,就拜託老柳幫她帶一會。


而老柳呢,天生喜歡孩子,每次不僅帶孩子玩,還想方設法給娃買好吃好玩的。


方梅閱人無數,當然看得出老柳對兩娃的真心實意和踏實肯干。


於是,她沒事就把老柳叫到家裡,給他做些可口飯菜,讓他學着喝幾口小酒解解乏。


她給老柳講自己死去的男人,講一個女人帶倆娃的不易,講到傷心處,就伏在老柳胸前痛哭。


方梅的三兩小菜,一壺熱酒,幾句暖心的話,還有那一雙兒女的歡聲笑語,滿足了老柳對家的所有渴望。


他對方梅說:「你要是不嫌棄我,以後,你們娘仨,我來管。」


06


從那之後,老柳就搬到了方梅家。


養父母巴不得他早點捲鋪蓋走人,如今他找了個風評如此之差的寡婦,他們更是扔下狠話:「是你自己不爭氣,以後混得不好,別來找我們。」


就這樣,老柳總算有了自己的家。


那時,他一人打着三份工,工資全部上交。


而在家裡,洗衣做飯帶娃這樣的活兒,幾乎全包在他身上。


方梅呢,每天只負責打扮得花枝招展,陪客人打麻將及打情罵俏。


整條街的人都說老柳是傻子,老柳卻甘之若飴。


07


一年後,方梅給老柳生下了女兒笑笑。


有了女兒,老柳更加賣力了,扛包、搬家、疏通下水道,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工作。


可是,麻將館不賺錢,三個孩子到處都需要錢,不管老柳如何努力,日子還是緊巴巴。


方梅不時摔摔打打,抱怨老柳沒能耐。


可老柳呢,好吃好喝好穿的永遠在老婆孩子身上。


在他心裏,有家有老婆有孩子,甭管吃糠咽菜,都是幸福。


07


可是,方梅並不滿足於這樣清苦的生活。


笑笑三歲那年,方梅帶着她和前夫生的兩個孩子,跟一個溫州人跑了。


跑之前,欠下鄰居上萬元的債務,麻將館的租金也即將到期。


她給老柳留了一張紙條:我對不住你,但這窮日子實在沒盼頭,我帶着兩個孩子走了,笑笑留給你,畢竟她是你親生的,也能給你作個伴。


人去樓空,老柳和笑笑無家可歸,他再一次成為大家眼中的傻瓜和笑話。


為了不讓笑笑在大家的譏諷中長大,老柳帶她離開老家,當起了北漂。


老柳想得很清楚:只要女兒在,家就在,他就是把自己骨頭榨乾,也會把女兒養大。


08


在北京,老柳租住在地下室里,依然重操舊業,出着最苦的力,賺着最慢的錢。


那時候,他白天扛包,晚上就開着三輪車在衚衕里拉客。


但對女兒,他從不吝嗇金錢,送她去幼兒園,給她買好看的衣服,包括後來讓她上各種補習班。


不能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不能讓她在母愛的陪伴下長大,是老柳心裏對女兒最大的虧欠。


所以,哪怕後來青春期的女兒就因為沒給她買名牌鞋子,一個月沒跟他講話,後來離家出走,找回來時,老柳也沒有責罵半句。


他就那麼卑微討好地愛着女兒,他知道,早晚有一天,女兒會懂父母恩。


09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儘管老柳在女兒的學習上一擲千金,但,女兒最終還是沒能考上大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落榜的笑笑告訴老柳:「爸,我不是學習那塊料,不如早點打工,減輕你的負擔,我知道,這些年你很辛苦。」


有女兒這句話,老柳覺得比她考上清華還欣慰、驕傲。


他相信,只要肯吃苦,生活從無絕人之路。


那幾年,笑笑當過服務員,賣過房子,後來,在老柳的極力說服下,學了寵物美容,有了穩定的收入。


女兒能夠自食其力,老柳肩上的擔子終於輕了。


他盤算着,給女兒攢下10萬的嫁妝後,就告老還鄉。


10


老柳用三年時間攢下了10萬,女兒也如願嫁給同樣在北京打工的小賀。


小賀來自河北農村,人看上去踏實本分。


兩個年輕人相約,在北京再干幾年,攢些錢,帶着老柳回河北老家開一家寵物店。


為了女兒的目標,老柳依舊起早貪黑,想多掙些錢,助他們一臂之力。


因為彼此工作地點離得遠,老柳在女兒結婚後沒有跟他們同住。


但每隔十天半個月,老柳就會去寵物店看看女兒。


有一次,他發現女兒胳膊上有幾塊大大小小的瘀青,心裏咯噔一聲。


但女兒說是寵物給弄的,還說你看哪個寵物美容師身上沒有傷。


老柳將信將疑。


一個夏日的周末,他早早收工,想給女兒買只烤鴨送過去。


但沒想到,他剛走到女兒出租屋的樓下,就聽到了吵鬧聲,以及鄰居們的議論:「又打起來了?要不要報警?」


老柳抬頭看了一眼聲音的來源,腿頓時就軟了。


他不記得自己怎麼上樓,以及是誰給他開的門,只記得全身所有的血都往腦門上涌,然後衝進廚房拎起了菜刀。


他可以容忍生活給他的所有刁難,但唯一不能忍的,就是女兒受欺負。


那天,女婿狼狽逃竄,被家暴的女兒死死拖住暴怒的老柳,跪着求他:「爸,你如果殺了他,我就沒有爸了,沒有家了……」


老柳的菜刀,咣當一聲落在地上。


那天,是老柳哭得最狠的一次。


哭過之後,他親自帶女兒去辦了離婚手續,然後,又把女兒領回了原來的家。


11


儘管地下室陰暗潮濕狹窄,但,父女倆真正相依為命的日子其實才剛剛開始。


經歷種種之後,笑笑終於明白,老柳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拿命愛自己的人。


打那之後,笑笑變了,變得貼心孝順。


給老柳洗衣做飯,老柳下班稍稍晚了,她就會跑到衚衕口去接他,叫他早點回家,畢竟,老柳已經不再年輕。


以前,他白天還去搬家公司當搬運工,但現在整個人背已經駝了,稍重點的傢具,根本扛不動。


在衚衕里開三輪,接接客,送送貨,是他唯一還幹得動的活兒。


好在,北漂20年,他也攢了一些老客戶。


知道他不容易,大家有活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一些老老客戶,偶爾也會跟他聊聊生活上的不順心,給他車裡放箱礦泉水,或塞給他一盒煙。


這些微不足道的關愛,是老柳在北京謀生的信心與動力。


而這一次,他對自己和女兒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規劃:攢夠二十萬,回福建老家給女兒開個寵物店。


老柳說:「到時候,我就幫女兒打掃打掃衛生,逗逗貓狗,晒晒太陽,在地下室住久了,老覺得陽光親不夠。」


老柳就是這樣一個人,不管遇到多麼糟糕的狀況,總是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12


可命運對老柳的人生設置里,安排了太多關口。


就在老柳和女兒的存款餘額越來越接近目標時,出事了。


為了躲避一輛飛馳的轎車,他一個急剎,三輪翻了。


車裡坐着兩個人,一個中度腦震蕩,另一個脾破裂。


老柳和女兒把所有積蓄都用來給乘客治病以及賠償,還欠下三萬多的債務。


從此,父女倆邊打工邊還債,回老家開店的目標重新變得遙遙無期。


後來,一些老乘客聽說此事,悄悄塞給老柳三百二百的算是一點心意。


但老柳死活不收。


他說,如果收了,下次再拉老客就不好意思收錢了,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13

這樣的老柳,理應好人得好報才對。


可是,2020年8月19日,老柳在打工回家的路上,一頭栽倒在路邊。


路人打了120,可是,救護車來了,一聽送到醫院要花不少錢,老柳死活不肯上車,說自己再躺着緩一會就好了。


見他可憐,隨行護士還是給他測了血壓,結果,老柳高壓210,護士叫他趕緊住院檢查,說他隨時有腦出血的風險。


但老柳的一句話,讓周圍的人唏噓不已。


他說:「我死不起,我女兒還沒成家立業呢。」


那天,老柳就那樣在馬路邊躺了一個多小時,感覺頭沒那麼疼之後,沒事人一樣回了家。


每天繼續白天打零工,晚上在城郊地鐵口拉拉客。


他兜里裝着止痛片,頭疼得厲害或者感覺沒勁的時候,就吃一顆。


怕被別人發現,他還特意買了一盒巧克力豆,把裏面的巧克力倒出來,用來裝葯。


這樣吃藥的時候,看起來就像在用巧克力補充能量一樣。


14


2021年2月19日,剛剛收工回家的老柳,一頭栽倒在路口。


是鄰居叫車把他送到了醫院。


醫生說,老柳有先天性心臟病,現在大面積腦梗,身體各方面指標都有問題,生存幾率很小。


笑笑趕到時,老柳蘇醒了不到一分鐘,只不過,他已經不認識任何人了。


彌留之際,他雙眼緊閉,但嘴上一直努力說著什麼。


笑笑把耳朵貼近他的嘴巴,最後終於聽清:「方梅,我要回家……」


笑笑強忍着哭泣,緊緊握着爸爸的手,對他說:「嗯,回家,回家,就快到家了。」


笑笑告訴自己,此刻,她絕對不能哭。


爸爸的人生太苦了,這一刻,就讓他回到青年時代,與風情萬種的方梅,曾經有過短暫卻溫暖的小日子。


15


老柳的葬禮超級冷清,只有笑笑一個人。


後來,陸續有人打老柳的電話,都是老乘客和老僱主。


電話都是笑笑接的,得知老柳去世了,大家噓吁感嘆,希望笑笑節哀。


面對這樣的安慰,笑笑的回答讓大家落淚:「對我爸來說,只有死亡,才能休息,他終於可以不那麼辛苦了。」


16


老柳就這樣走了,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經存在過。


而我,作為他的老主顧,曾經跟他有過短暫的交集。


每晚最後一班八通線地鐵,我加班後生無可戀地走出地鐵口時,他總是準時地出現在那裡,一臉笑容地對我們這些早出晚歸的「社畜」說:「辛苦了,請上車。」


每次下車結賬,他都會微微頷首說:「謝謝,早點休息。」


如今想來,他才是最辛苦的那個人,也是最需要休息的那個人,可誰能送他一句「辛苦」與「謝謝」呢?


17


人生海海,老柳就這樣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


只是,時間一天天過去,每次加班後,走出地鐵口,想到那年那月那輛紅色的三輪車和那張熟悉的笑臉時,內心還是會掀起一陣悲涼。


老柳終將被這個世界遺忘,所以,作為與他生前有過深談的過客,我想把他的故事講出來。


至少算是一個見證:那個名叫柳全的男人,曾經那麼用盡全力地在北京、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


18


活在當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萬個喪的理由。


可是,想想老柳悲苦的一生,想想命運於他的不公,和他永遠的不氣餒,就會覺得自己沒有理由不熱愛生活,不珍惜當下。


老柳,辛苦啦!


此生你已經把所有的苦都吃盡,希望來生的你,多喜樂,常安寧。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以為全世界都在針對你?1個心理陷阱正在偷走你的冷靜 - 天天要聞

以為全世界都在針對你?1個心理陷阱正在偷走你的冷靜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被各種突如其來的狀況絆住腳步,氣得直跺腳。可你知道嗎?讓自己快速冷靜下來有個特別重要的訣竅。哪怕處在特別棘手的狀況里,也要能分清別人實際做了什麼,和他們本來想做什麼。這看似簡單的區別,裡頭可有大學問。 在法律中,這種區別體
我離婚後才明白,女人最親的人並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這個人 - 天天要聞

我離婚後才明白,女人最親的人並不是老公和孩子,而是這個人

在人生的旅途中,許多寶貴的真理唯有在遭受挫折、歷經磨難之後方能領略。無論旁人如何苦口婆心,若非親身經歷,那些忠告往往難以入耳。正如此,某些彎路,唯有親自踏上,方知其險峻。我的摯友楊佳便曾如此感慨:「離婚前,無數人勸我不要辭職,不要成為家庭主
跪得越快,「放血」越狠 - 天天要聞

跪得越快,「放血」越狠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一場活動上發表講話,警告如台灣半導體公司台積電不在美國設廠,將繳納高達100%的稅金。此外,他還批評拜登政府向台積電廠房建設提供66億美元的補助,認為台積電不需要這筆錢。作為全球芯片製造龍頭企業,台積電在台灣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多年來,在「科技霸權焦慮症」和「圍堵中國妄想症」支配下,...
鄉村輕喜劇(2025-73)一別兩寬 - 天天要聞

鄉村輕喜劇(2025-73)一別兩寬

聲明:本文為我是入葉見微涼的原創作品。禁止搬運抄襲。感謝大家的評論和點贊。內容純屬虛構,請勿過度解讀。人物皆為化名,如有雷同,請勿對號入座。大虎媽回來一次,前夫哥沒在家,只碰見了老太太。老太太苦口婆心地勸她,別再來找前夫哥了。
丈夫離世,生前欠債妻子應該承擔嗎?立「有條件欠條」能免責嗎?判了 - 天天要聞

丈夫離世,生前欠債妻子應該承擔嗎?立「有條件欠條」能免責嗎?判了

丈夫去世後,其生前所欠債務妻子應該承擔嗎?「若無法維繫家庭正常生活開銷可不償還」的特殊欠條能得到法律認可嗎?近日,平江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萬某生前經營一家汽車修理店,長期從供應商胡某處購買汽修配件,累計拖欠貨款90000元。萬某去世後,胡某找到其妻子陳某索要欠款,陳某表示她雖然認可萬某與胡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