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不知道是否,每一個告別前一段婚姻的人,都會覺得自己的下一段感情會更好。
但其實對於婚姻來說,需要愛情,但又不完全等同於愛情,特別是對於二婚的情感來說,有一句話是這樣來評價的:「結婚容易,餵飽太難」。
婚姻的構成是很複雜的,就如同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在婚姻中,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同時也需要收穫點什麼,這才符合供求規律。
二婚本身的選擇範圍就會減少,如果雙方都有孩子,哪怕是單方帶着孩子,婚姻中的摩擦都會成倍地增加。
43歲的鐘先生坦言,以前就聽說過二婚帶孩子的女人會比較勢力,善於給自己「留後路」,之前我還不相信,現在真的算是領教了。
鍾先生和再婚的妻子已經共同生活四年了,終究還是不準備過下去了。其實兩個人都是再婚,不同之處只有再婚妻子小楠帶了一個上中學的兒子。
當時要組建家庭的時候,鍾先生的母親就勸過他,要多考慮。一是再婚帶孩子本就負擔重,而且這還是個男孩子;二是這個孩子都這麼大年齡了,很難再與你親近。
但是鍾先生離婚3、4年,只遇到這一個相處起來還算默契,能夠有話聊的女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孩子終究是要長大成家離開的,自己多擔待些,能換來女人對他死心塌地,相伴餘生也是值得的。
只是,鍾先生把一切都想得過於簡單、美好了,他忽視了人性本身的自私,這種自私包括再婚妻子的、還包括自己的。
最初,婚姻里的兩個人都想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互相遷就,日子還過得不錯。時間久了,各自放鬆起來。
小楠開始想方設法的從鍾先生那裡「找錢」,先是以各種名目要錢,後是溫言細語地要到了工資卡,漸漸的重組家庭的財政大權都落在了小楠手裡。
之後,小楠開始剋扣鍾先生的吃穿用度,喝的酒、抽的煙都不得不降低了檔次。
婚姻的最初兩年,鍾先生想要個屬於兩個人的孩子,小楠多次拒絕。鍾先生聽了朋友的建議,猶豫再三,還是偷換了小楠的避孕藥,結果沒幾天就被發現了。
兩個人至此,感情一落千丈,小楠也不再扮演賢妻的形象,直言道:
「我不會再要孩子的,我不能對不起我兒子,離婚已經帶給他傷害了,是我對不起他,所以我必須給他能力範圍內全部的、最好的。」
鍾先生回道:「不能對不起你兒子,那你就準備對不起我?」
兩人開始冷戰。
鍾先生思考幾天過後,還是找小楠談了心裏話:
「我是出於對你的感情才接受你的兒子,將來他要讀大學、買房子、娶媳婦,這重重壓力我都認,可是不能完全反轉我的生活,我不求夫妻關係凌駕於你們的親子關係,我也懂那不現實,但至少有個平衡,我又不是一點家務事都不分擔,你也別把我當成錢罐子,我就想要一段正常的夫妻關係、家庭關係。」
小楠初聽這段話後,確實有了些許改變,可惜好景不長。小楠還是習慣性的事事忽略鍾先生,事事以兒子為先。
鍾先生喜歡飲茶,想買套新茶具,不行;小楠的兒子想要名牌球鞋,幾千塊小楠眼都不眨。
讓鍾先生更難過的是,小楠的兒子並不領鍾先生的情:我的一切都是我媽犧牲自己換來的,與你無關。
於是,兩個人的婚姻中,爭吵不斷。無論怎樣,鍾先生偷換藥的事都是不對的,每次兩人吵架,都要被小楠拎出來,落下了半生的話柄。
兩人的婚姻磕磕絆絆,岌岌可危。
中年人在很多時候不是沒有了愛情,而是每個人在更謹慎、成熟之後,面對愛情反而更要學會權衡利弊。
對於愛情來說,這樣的成熟有些可悲,可是,這就是現實。帶孩子的二婚女人不是一定不可以娶,只是要分清楚實際情況。
如果真的想要娶帶孩子的二婚女人,在步入婚姻前一定要考慮清楚這三點:
第一,對方是真的想和你共度餘生,還是只想讓你幫忙養孩子?
最好的婚姻就是因為愛而結合,而不是為了相互的條件而結婚,但在婚姻中總是要有各自的需求的。
在婚前,充分了解對方的訴求,是一段婚姻保持長久穩定的必要條件。當對方的訴求你可以接受時,這段婚姻中的分歧才會降到最低。
如果像鍾先生一樣,遇到完全忽略他感受的另一半,要把他搜刮乾淨,不顧實際地去滿足自己的兒子,這樣的婚姻可接受的程度比較低。
第二,如果你身邊也同樣有孩子,對方的人品是否經得起考驗?
如果生活中兩個人同時有各自的孩子,最怕的就是不能一碗水端平。這樣也是最難平衡的一種家庭狀況,畢竟別人的孩子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像《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給自己兒子報三萬塊錢的國際夏令營,給陳俊生兒子報的是幾千塊的國內夏令營,明顯地厚此薄彼,換作是誰,心裏都會不舒服。
而再婚家庭中,這種為孩子而產生的矛盾一旦起了一個開端,日子就難捱了許多。能一碗水端平的人有嗎?當然有,但真的很難遇到。
第三,兩個人在一起之後,你的生活質量是在提高,還是大幅下降?
結婚,功利一點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或是保持現有狀態,誰也不會去希望找到一個拉低自己生活檔次的另一半。
生活質量包括物質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所以,在走進一段婚姻前,要充分考慮雙方的經濟能力、溝通共情能力。倘若像鍾先生一樣,遇到即壓榨他又不關心他的另一半,悔之晚矣。
分心,是組建家庭最忌諱的。
像小楠一樣帶着孩子再婚女人,如果在二婚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願意和自己交心,願意接納你孩子的男人,不但要學會珍惜還要懂得自己也應有所付出,而不是總是想着去索取。
許多人再婚是為了在心理上尋求安全感,不至於一個人孤單面對餘生,如果走進婚姻反而讓人心中忐忑、壓抑警惕,那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不要。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本文由 唯唯安 原創出品,抄襲必究/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