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職業學校牽手韓國高校打通「帶薪職教」新通道

海報新聞記者 孫傑 濟南報道

職業教育領域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山東與韓國的校企間正積極創新,做出新的有益探索。近日,山東國立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山東國立涉外職業學校)與韓國瑞永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打通高中、中職、專科階段學生赴韓「帶薪職業教育」新通道,創出國外就業新質生產力。

圖為學生上課瞬間

其實,韓國工業很強大,僅次於德國、日本,世界排名第五,這背後得益於其現代化的職業教育體系,形成人才與產業發展共生機制。與國內普通職業教育不同,韓國職業教育更加註重應用實踐,一般理論課上一天,實踐課就得上四天,實踐課遇到不懂的問題了,還可以上網課,理論聯繫實際,非常方便實用。

此外,上實踐課還可以獲得實習工資,一般每月210萬-350萬韓元之間,相當於人民幣1.1萬元-1.9萬元,可以實現自食其力,這與國內職業教育有着巨大不同。

畢業之前,學生一般能獲得韓國政府頒發國際通行的職業資格證書;畢業之後,可以直接獲得韓國工作簽證,到實習實踐單位工作,一般月薪都在350萬韓元以上。

一般讀兩年可以獲得專科學歷,四年獲得本科學歷,六年獲得研究生學歷,這些學歷我國教育部均承認;實習和就業單位多為大企業,如韓國現代重工、現代造船、起亞汽車、三湖重工、錦湖輪胎及其他韓國境內知名企業。

如果不想在境外工作,而想回國發展,國內也出台了大量引進高技術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政策,以濟南為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對在國外高水平大學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學士以上學位)的優秀畢業生,不設工作經歷要求,可申請在濟南片區工作。

此外,對所在國家(地區)認可的國(境)外職業資格證書,濟南片區均認可;除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外,濟南片區內企業、單位提出的國外職業資格證書認可,也可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研究確定。

分析人士認為,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職業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職業教育國際化不僅是一個國家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而且對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跨國跨境傳播技術技能、服務跨國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促進當地就業創業、促進中國文化傳播與中外民心相通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