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名著《經典常談》思維導圖及習題資料


思維導圖整理

以下為《經典常談》全書內容的思維導圖梳理:



重點內容梳理



《說文解字》第一

(1)《說文解字》


即《說文》。是由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編著的語文工具書著作,是中國最早的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語文辭書,也是中國第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2)六書

是後人對漢字進行分析而歸納出來的漢字造字方法,主要包括為象形、指事、會意、 形聲、轉注、假借。

《周易》第二

(1)周易


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被營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2)卜辭


記錄文字的一種方法。殷人占卜,常將占卜人姓 名,占卜所問之事及占卜日朞、 結果等刻在所用龜甲或獸骨上, 間或亦刻有少量與占卜有關的記事,這類紀錄文字通稱為卜辭。

《尚書》第三

(1)尚書


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跡古代事迹著作的彙編。分為《虞書》《要書》《商書》《周書》。因是震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彙編。

(2)十六字心傳


又稱中華心法。內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出自古文《尚書•大禹謨》。這十六個字,開萬世哲學之源,道統之傳,為政為學不可不知。

《詩經》第四

(1)風雅頌


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共305篇。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共160篇,多為各地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功德的,也有少數民謠。「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文學的源頭。

(2)賦比興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於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比:類比。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點更鮮明。這裡有兩種說法,分別是類比和比喻。而在「比興」中,「比」為「比喻」之意。興: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與詩歌內容有一定聯繫。比興手法可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韻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三禮》第五

(1)三禮

一指祭祀天、地、宗廟之禮;二指《儀禮》 《周禮》《禮記》儒家經典。

(2)禮樂

形式內容包括禮儀、音樂。中國的文化,非常重視禮樂。「禮」就是指各和禮節規範,「樂」 則包括音樂和舞蹈。

春秋三傳第六

《春秋》

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三傳」即《左傳》 《公羊傳》《穀梁傳》。

《左傳》

中國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


四書第七

(1)四書

四書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 又稱四子書,為歷代儒家學子研習之核心書經。

(2)五經

即《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3)六藝

即禮、樂、射、御、書、數。


《戰國策》第八

文體

是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載錄了戰國時期名國政治、 軍事、外交各方面的史實,着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


《史記》《漢書》第九

(1)史記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為漢代的司馬遷。全書共 130篇,有八書(記各和典章制度。記禮、樂、 音律、曆法、天文、封裡、水利、財用)、十 表(大事年表)、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生平、 政績).三十世家(記諸候國和漢代諸候、勛 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

(2)文體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3)司馬遷


被譽為「史聖」。與班固合稱「班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兩漢兩司馬」,與司馬光合稱「史學兩司馬」。

諸子第十

(1)諸子

諸子,諸子都出於職業的「士」。「士」 本是封建制度里貴族的末一級;但到了春秋、戰國之際,「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稱。

(2)諸子散文

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學派闡述自己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和哲學觀點的著作,代表作有《論語》《老子》《韓非子》《墨子》等。儒家學派三子:孔子、孟子、荀子;法家學派集大成者:韓非子;道家代表:老子、列子、莊子;墨家學派:墨子。

(3)《論語》

中國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4)《道德經》

老子在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 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辭賦》第十一

(1)《樂府詩集》

是繼《詩經》之後,一部總括括我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品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該書輯錄了先秦歌謠,漢代至唐五代的樂府詩,是現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留的一部作品。

(2)《楚辭》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的詩歌總集。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指《國風》,代表《詩經》,充滿着現實主義精神:騷指屈原最重要的作品——《離騷》,代表《楚辭》,充滿着浪漫主義氣息。因此風、騷也成為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流派的源頭。

詩第十二

(1)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2)杜甫

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

(3)白居易

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 的稱號。

(4)楊萬里

南宋著名詩人、大臣,與陸遊、 尤袤、范成大祥稱分「中興四大詩人〞,學者常稱其為「誠齋」先生。

(5)范成大

號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6)陸遊

字務觀,號放翁,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 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習題精練



一、填空。

(1)《經典常談》是作者( )在1942年受著名學者( )鼓勵而寫的一部著作。

(2)《經典常談》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 ( )的順序,並把文字學經典《 》放在首篇。

(3)《經典常談》所講經典中,《史記》《漢書》屬於「史」,《周易》《尚書》屬於「 ( ) 」,《離騷》《九章》屬於「 ( )」,《墨子》《呂氏春秋》屬於「 ( ) 」。


二、閱讀下面《經典常談》選段,完成問題。

1.【文段一】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緒二十五年(1899)河南安陽發現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劃時代的。

【文段二】他們先在甲骨上鑽一下,再用火灼;甲骨經火,有裂痕,便是兆象,卜官細看兆象,斷定吉凶;然後便將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問句等用刀筆刻在甲骨上。

文段中的「甲骨」中的「甲」是 ( ) ,「骨」是( );「刻在甲骨上」的字叫作 ( ) ,這種斷定吉凶的方法叫作( )。


2.【文段一】他就按着借用的辦法,根據他教授學生的需要,斷章取義地來解釋那些詩篇。後來解釋《詩經》的儒生都跟着他的腳步走。

【文段二】是大毛公創始《詩經》的註解,傳給小毛公,在小毛公手裡完成的。鄭玄是東漢人,他是專給《毛傳》作《箋》的,有時也採取別家的解說;不過別家的解說在原則上也還和毛氏一鼻孔出氣……

(1)【文段一】中的「他」是( )(填人名);毛氏給《詩經》做的註解書是《 》。

(2)為什麼說「別家的解說在原則上還和毛氏一鼻孔出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填空

(1)朱自清 楊振聲

(2)經史子集 說文解字

(3)經 集 子

二、1.龜甲(龜的腹甲) 牛骨(牛胛骨) 甲骨文(或卜辭) 卜法

2.(1)孔子 毛傳

(2)因為孔子之後解釋《詩經》的儒生都接受了孔子對《詩經》的見解,和毛氏一樣斷章取義地來解釋《詩經》,以詩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