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下滑怎麼教育呢?小孩上課不聽課愛搞小動作怎麼辦

有些家長可能會經常收到老師的反映,說孩子上課總是不聽課,喜歡玩,總是東看看西摸摸,不管說教多少次就是不聽,孩子這樣做,不僅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身為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那麼,孩子成績下滑怎麼教育呢?小孩上課不聽課愛搞小動作怎麼辦?

建議從生活習慣方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要求孩子準時就寢、起床;按時飲食,吃飯碗里不留飯;玩具用過就還原;做事要認真做好,否則重來……離開了細節就沒有教育。

但也不是所有的小事都要管,而是選擇那些對孩子的成長、品質的形成具有本質意義的小事。孩子從未見過、聽過的事物,都能以獨特的魅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應把孩子帶入大自然觀看奇花異草和造型奇特的建築,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觀察、專心的動力。要幫助孩子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任務,因為兒童喜歡東張西望,目的性不強,抓不住要領,因而得不到收穫。因此,家長應有意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和目的,告知方法,引導孩子抓住本質,從淺入深,專心致志。

我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情況,對學習根本不感興趣,所以成績也一直提不上去,直到後面在途途課堂做的學習規劃,成績明顯好了不少,各科目其實都是有竅門的,專業人士點撥一下,思路都會清晰很多!孩子對學習有了興趣,做家長的終於鬆一口氣!

同時,要創造安靜的家庭學習氣氛,要讓孩子專心學習,家長首先要自己安靜,不要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事,如看電視、大聲議論或哈哈大笑等。家長也可認真看書學習,以模範行為讓孩子效仿。

在孩子學習時,不要過度關心地嘮叨,問這問那,更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房間接待客人,干擾孩子,使他無法集中注意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使許多父母頭痛的問題,要矯正此毛病,可從孩子的健康情況、個性及家庭環境入手。

此外,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不足,過分依賴、缺乏耐心或情緒困擾,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這些情況大多數是教育方式和成長的環境所造成的。除了解決生理上的問題外,家長應該認識到,專心其實是一種可以訓練、學習和培養的行為習慣。

因此在埋怨孩子不專心的同時,亦要反省自己有無不對之處。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表現出專心、堅持和耐心的榜樣。一但發現孩子有專心的表現,更應加以鼓勵和稱讚。

孩子成績下滑怎麼教育呢?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課

1、課堂上沒有參與感。孩子對於自己感興趣的,就會主動參與其中;對他沒有吸引力的,就無法融入。對於課堂也是如此。

成成大概是沒有感受到課堂的樂趣,對它沒有參與感,就把注意力放在別的事情上,從而出現了在課堂上玩、講話、做小動作等問題,以致於無法跟上老師的節奏,和老師同頻。

2、孩子的專註力出現問題。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本身專註力的時間就不長。整個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專註力保持的時間為15分鐘。三四年級的孩子,專註力保持在20分鐘。五六年級的孩子,能保持30分鐘左右。

假如孩子專註時間比這短,還同時出現了上課不聽、作業磨蹭,多半是專註力差的表現。很多孩子的專註力問題,可能與父母經常性打擾有關。

3、對上課知識不理解,缺乏興趣。在上課的時候,由於對老師講課知識不理解,容易出現走神,開小猜,小動作多等狀況,甚至還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孩子若沒有了足夠的興趣,學一會就會不耐煩,注意力就轉移到別處去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天才和庸才的差距 往往差在注意力

根據一項研究報告證實: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那為何在100個孩子當中,成績怎麼懸殊那麼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持續地學習與做事。

危害二:沒有注意力就沒有專註力 成為問題孩子的幾率大

通過調研得出:孩子長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上課不專心、愛做小動作,會造成感覺綜合失調,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惹事生非,甚至成為打架、逃學、早戀等問題孩子。

危害三:注意力不集中 影響人際關係

注意力不集中與人際關係也有關係?沒錯!經常衝動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容易與同學發生衝突,經常搞小動作,還會造成師生關係不融洽;自控能力差,還會給孩子造成極大壓力,引發父子、母子之間關係惡化。

危害四: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不自信 成功面前望而卻步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任務完成的不好,考試成績差,得到的都是家長和老師的責罵,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很多孩子一自卑就更加完成不好任務,往往還沒做事,就會出現悲觀、失望、膽小、怯懦等現象。

對於孩子成績下滑怎麼教育分享完了,我想說,只要家長讓孩子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一切都不是問題,一切都可以實現,家長要相信自己孩子的潛力和能力,畢竟初中的男孩子精力還那麼旺盛,有使不完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