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申請過程中,本可以避免的坑有哪些?

23fall這個申請季,再過幾周,上半場就要結束,要進入聖誕節假期然後中場休息了。聖誕節假日期間雖然也可以繼續遞交申請,但基本不受理,這段時間會積壓很多申請,在這個時間遞交的話,就不是特建議。

能趁着聖誕前完成遞交還是在這期間前,拿到的id號也更靠前,到時候也會更快被受理。

今天我們聊下,英國留學申請過程中,本可以避免的坑有哪些?

一、不要總是覺得有奇蹟

很多學生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人,可以越級申學校,一個能挑十個那種。但事實上,申完不但沒有奇蹟,甚至申請不如同背景的。

這裏面有挺多的問題,一是過於自信,然後又盲目地去挑選好的學校和專業,加上現在申請量這麼大,特別是靠前的學校。出國的學生這麼多,畢竟現在不管是有錢的家庭還是條件一般的家庭,去英國讀個一年碩真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在留學變得越來越大眾化的現在,競爭力來說,申請好學校其實不亞於國內考研和保研的。

就如果這時候,你還很莽的不願意在學校和專業之間做個取捨,你就很容易輸人又輸陣。而且一番拉扯下來,可能時間也耽誤了。有些學校位置也被佔掉了。

二、語言成績其實比你想的還要更重要點

語言成績是攔路虎,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很多學生是申不到自己想去的學校嗎?不是的,他們是考不到學校要的語言成績。

特別是今年英國一些靠前學校都在往上拉上語言成績。像UCL分五個level,很多專業的語言成績要求也是勸退了一些學生。不只是ucl今年這麼變態,其實愛丁堡也是,一些專業單項不低6提升到不低6.5。曼大也有對應專業提升語言要求。

而且英國不是所有學校都有語言班的,像華威只有少數學院可以有語言班。大多數都不給讀語言。你必須得考出對應的分數。

很多學生磨磨蹭蹭,覺得自己還有時間,或覺得語言班太貴,自己可以考出來。於是拖到明年8月都要deadline了,還是距離合格成績差一線。只能被迫defer。這種其實意義不大。該慫還是慫,能讀語言班就去讀,或者這段時間,all in在語言成績這件事上。空白時間不用去忙其他了。

三、拿到offer最終怎麼選?

拿到offer其實只是開始,很多學生會拿到多個offer,然後最終選一個又猶豫了。很多學生其實入讀後會對自己的選擇後悔,然後整個留學生涯就在後悔和難受中被反覆摩擦。

對於最終學校選擇問題。其實沒有標準,只有優先級。需要對應不同學生的不同初衷去選。

就如果你本科比較差的,你又不準備繼續讀博的,你還是無腦排名會比較重要,畢竟不少學生都是回國的。回國不會給你太多花里胡哨的選擇。排名是第一輪面試關,你最起碼要去的企業能支持你進第一輪再說。如果在第一輪了,你可以橫向再去挑選。

如果你本科比較好的,已經多出可選空間的。其實制約你的不應該是學校排名了。可以更多元的去側重下專業實用性,城市以及當地就業情況,如果可以,能留在當地實習工作一段時間,把這個作為目標去奮鬥也是可行的。不用盲目all in靠前學校。畢竟不一定幸福。

如果你是專升本或預科的,不要覺得學校越好就適合你了,畢竟是有升學率的,不能升學都是一場空。根據自己的語言能力,和基礎來。不能升學都是空的。當然,也不能去太野雞的學校,畢竟野雞的學校師資都沒有保障。同類學生也是混日子的。適當地給自己壓力,但不要給自己絕路。

總的來說,選校的確是留學申請過程中你以為最簡單,其實最難的事,畢竟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啊。

總了個結:差不多今天就拉扯到這,有些話可能有點老生常談,但又有必要重提。畢竟很多學生申請過程中容易自嗨。然後被全聚德,這種情況經常有。

留學申請過程中,拿到offer真的只是開始,並不是你這一年大圓滿了。語言成績這塊該繼續上分就繼續。拿到offer之後,更應該比其他人再多想一點未來的路要怎麼走。自己的就業方向是什麼,自己要朝着什麼企業去奮鬥。多去看看一些就業方面的offer holder他們在做什麼,怎麼做的。提前入局。

畢竟現在的確也卷,環境大家也知道,你只有比別人做得更多,才可能獲得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