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中國空間站太空課堂再次開講。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化身為老師,在軌介紹展示了中國空間站問天實驗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等趣味實驗。
與太空課堂同步,長沙多所小學的同學們也進行了相應的趣味實驗,收穫多多。
本次太空授課啟用「新教室」
本次太空課堂啟用了「新教室」,那就是今年7月24日發射升空、7月25日與天和核心艙成功交會對接的問天實驗艙。
在太空課堂上,航天員老師們先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問天實驗艙,展示了他(她)們工作和生活的場景。隨後,航天員們陸續演示了在微重力環境下的毛細效應實驗、水球變「懶」實驗、會調頭的扳手、太空趣味飲水等實驗,展示了種植在太空的擬南芥和水稻,並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互動,回答了大家的問題。
小學生感受長吸管喝水費力踮起腳尖
與太空課堂同步,在長沙市望城區喬口田心小學,科學老師張玉瑩也為孩子們同步準備了實驗器材,在田心實驗室里與「天宮課堂」「對話」,嘗試開展相關實驗。
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進行了地球毛細效應實驗,發現「我們的細管子里水才『爬高。了一點點,毛細現象在太空中也太神奇了吧」。張玉瑩還讓同學們用紙巾代替細管子,帶領大家試了試更明顯的毛細現象。
在地球上,同學們做不出的漂浮的水球,就用兩個杯子做對比試驗,其中一杯裏面放入了固體。同學們紛紛開心「搖一搖」,來觀察哪個杯子的振動更明顯。
看到航天員老師用2米長的吸管喝水還那麼輕鬆,同學們鼓起腮也使勁地吸起來,有的同學還不由自主地踮起了腳,感嘆「太費力了」。
長沙女生立志將來做宇航員
在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第一小學,部分班級也開展了天宮課堂網絡直播學習。老師提前準備了色素、紙巾、扳手等實驗材料,讓同學們親身體驗太空和地球上的實驗差異。
太空課堂後,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第一小學1710班的劉芷含開心地說:「通過這次太空課堂,我們探索了宇宙的奧秘,體驗了科學的趣味,也看到了中國航天的成就。」
同樣來自1710班的夏思雨更是激動地說:「我也有個太空夢,我要好好學習,像劉洋阿姨一樣登上太空,成為優秀的宇航員。」
瀟湘晨報記者李楠 通訊員張玉瑩 陳瑤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視頻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