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升本」,安徽「專升本」仍會繼續招生

近日,網傳消息稱,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升本」,這引起部分專科院校的學生和家長的疑慮。據中國之聲消息,確有部分高校的獨立學院出於轉設需要,暫時停止「專升本」招生。但大多數省份2022年選拔優秀專科生轉本科學習計劃正常招生,且招生名額比往年還有所增長。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升本」

部分高校回應「正在籌備轉設」



長期以來,「專升本」一直都被專科院校學生看作是一場「小高考」,儘管升學競爭壓力不小,但是迎難而上的學生並不在少數。


對比江蘇省2021年、2022年的「專轉本」分校計劃表,記者注意到,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等幾所獨立本科學院確實停招了「專轉本」。記者電話聯繫了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的招生辦公室。中北學院招生辦表示,「2022年的『專升本』,我們是沒有招生的。以後如何現在還不確定,我們主要是招生專業結構的調整,明年是否招生,要等招生專業統一部署安排。」江蘇科技大學一位知情的老師告訴記者,該校蘇州理工學院的「專升本」今年停招了,後期有轉設的可能,但校本部的「專升本」招生還正常進行。記者查詢江蘇科技大學發佈的相關招生簡章,該校「專升本」招生考試將於10月下旬舉行。


此外,江蘇多所停招「專轉本」的獨立學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停招的原因主要是學校正在籌備轉設工作。



河南、安徽等地「專轉本」仍會繼續招生

增加特殊教育、人工智能等專業

記者又對河南、安徽等地的「專轉本」情況進行了採訪。從安徽工業大學了解到,今年安徽工業大學首次以聯合培養的模式,招收「專升本」,17個專業共招收兩千人,目前新生已經開始陸續報到。

安徽工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徐宏表示,培養的模式主要是聯合培養,文理科都有,以理科為主,2022年已經全部錄滿。

皖西學院是老區六安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擔了六安地區招收「專升本」學生的重任。

皖西學院招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張珣介紹「我們學校的『專升本』這幾年一直都在招生,但是2020年開始,『專升本』因為擴招的原因,招生專業還是很多的。2020、2021年我們的『專升本』招生專業都達到十幾個以上。」

據介紹,2020年,受國家多項利好政策對策影響,皖西學院的「專升本」招生迎來一個高峰。張珣說,「2020年之前,我們學校的『專升本』在正常情況下,每年招生計劃都在400人左右。但是2020年開始,因為國家有擴招政策,所以我們的招生計劃就增加到了1200人左右。」

針對網傳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升本」的消息,張珣表示,皖西學院還會繼續招生。「招生應該還是會繼續的,至於招哪些專業,招生計劃有多少,還要跟上級部門商討過以後才能定下來。」

2022年河南「專升本」共有47所院校招生,除去今年新增的河南工業大學(公辦)、黃淮學院(公辦),有12所院校招生人數有所減少,其中8所公辦院校,4所民辦院校。近幾年,河南的高校中,洛陽師範學院、周口師範學院河南城建學院等停止了「專升本」招生。

相比2021年,河南省2022年「專升本」招生的專業少了旅遊管理、廣告、美術、工業工程、電子商務、智能製造工程等十多個招生專業,同時增加了特殊教育、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十多個招生專業。


「專升本」招生模式是否應該繼續保留?

專家:應根據社會實際需求決定

隨着我國高考制度的發展和大學的擴招,「專升本」招生模式是否應該繼續保留?這種招考方式未來將何去何從?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對此表示,是否應該保留要看社會的實際需要。


儲朝暉認為,「專升本」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產物,由於一些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計劃招生體制中,只能夠升入到專科學校,但是在大學四年學習過程當中,他能夠通過努力學習,達到本科的專業水平,所以就在這種體制下產生了「專升本」。該不該保留應該根據「專升本」的需求來決定。


安徽2022年專升本總共有40所院校招生:



一本院校10所



安徽理工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師範大學
淮北師範大學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建築大學安慶師範大學阜陽師範大學





二本院校16所



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淮南師範學院安徽科技學院、皖西學院、

合肥學院黃山學院巢湖學院銅陵學院滁州學院
宿州學院合肥師範學院、蚌埠學院、池州學院亳州學院安徽藝術學院





民辦院校14所




安徽新華學院安徽三聯學院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安徽外國語學院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皖江工學院、馬鞍山學院蚌埠工商學院
合肥經濟學院、合肥城市學院、淮北理工學院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阜陽師範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有專升本意向的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合適的目標院校,當然我們的目標就是爭一本,保公辦,民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