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插圖處理完了,這個問題是家長看到的,老師怎麼沒發現呢?

中小學教材插圖問題塵埃落定,8月22號教育部通報了處理結果,通報中洋洋洒洒那麼多文字,實際上只是3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教材插圖不美觀向上,整體畫風不符合大眾審美,部分插畫人物形象比較醜陋。

第二個問題:不嚴肅規範。個別插圖存在錯誤,插圖數量過多,製作水準不高,存在科學性、規範性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不細緻精確,部分插畫容易引人誤讀,繪製粗糙,一些線條繪製和元素選擇不當……


存在問題當然要有人負責,一共處理了27個人,是警告、記過和免職。沒有上升到刑事高度,內部處理,沒有涉嫌違法犯罪。

通報還指出,「沒有發現人教社相關人員與插圖作者吳勇、教材整體設計藝術總顧問呂敬人之間存在經濟利益輸送問題」。

對於群眾提出的「低俗化、軟色情、夾帶私貨,打擦邊球」等問題沒有明確回應。

中小學教材問題調查了3個月,終於有了這個結果,很多網友不滿意,認為處理得太輕。

沒有發現有刑事犯罪行為,沒有人被抓被判,只是責任問題,不是犯罪問題,我們只有相信官宣。

這些天我一直思考中小學教材問題,我長時間在基層學校當語文老師,為什麼就沒發現呢?是不是敏感性太差了?

我問了周圍的老師們,他們好像跟我一樣當時沒有發現問題,後來經過媒體一點撥才恍然大悟,原來手裡的教科書還有這麼大的問題!

當年對教科書插圖問題,不但沒有人指責,反而看到很多讚揚的話。比如說課本上的插圖跟隨時代步伐,圖畫生動活潑,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等等。

當時我也感覺到,時代變了,教材變了,教材插圖也變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是個語文老師,更多關注課文裏面配的風景畫,有時候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圖學知識。對一些人物插圖,也感覺到和以前濃眉大眼的人物形象不一樣,但是沒有怎麼多想,更不會往深處想。

學校里其他老師,和我一樣對教材內容幾乎沒有什麼反響,發什麼課本教什麼書,再說了,這些是教科書啊,經過多少次審查的,我任憑相信自己眼睛看錯,也不會相信教材有錯。即使當時認為有點彆扭,也會馬上反思,是自己的水平太低,格局太小。

老師們關注的是什麼?老師們關注的只是工資、排名、小範圍的管理方案等都是與自己相關的俗事。

後來發現,不僅僅我這個老師麻木,我們這個學校的老師麻木,很多地方的老師都和我們一樣一樣的。

教材上插圖問題還是家長發現的,然後捅到了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我和老師們這才意識到教材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原來有陽謀,有陰謀,還有經濟戰、科技戰,問題似乎越來越嚴重。

我深感自己太愚鈍,簡直有失職失察的嫌疑。

可見輿論導向問題,帶節奏問題,竟然能夠影響到人們的認知問題。

比如小時候當學生喜歡課本上的小英雄雨來、王二小,還有送雞毛信的海娃,還有寧死不屈的劉胡蘭,還有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榮,救火英雄賴寧等等插圖。

後來當了老師,看到教材裏面的那些插圖,認為是一種畫風,是與時俱進的流派。


如今插圖又修改了,教材的封面教育性強了。比如九年級下冊語文,封面選的就是剛剛結束的封海軍事演習。站在軍艦上的戰士,可以看到遠處的寶島輪廓;

八年級下冊中國歷史,封面選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的受降儀式場面;

五年級上冊語文,封面選的是守護中印邊界的我軍部隊官兵;

二年級上冊語文,封面選的航母戰艦和戰機,看上去就令人熱血澎湃!

物理課本封面用錢學森的照片,生物課本用了袁隆平的封面......


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插圖究竟以什麼為準?譬如衣服是穿漢服,中山裝,運動服,還是西裝?鞋子穿布鞋,皮鞋還是運動鞋?這反映時代特徵。

第二個問題是,教材插圖問題解決了,教材內容出現的諸多問題該怎麼解決?是不是也該追究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