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未來,是人與智能共同成長——專訪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偉

2025年07月05日09:10:12 教育 4079
教育的未來,是人與智能共同成長——專訪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偉

新華網客戶端 · 7月4日 17:05

教育的未來,是人與智能共同成長——專訪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偉 - 天天要聞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劉偉

新華網哈密7月4日電(曹素妨)在新疆哈密廣袤的雅丹地貌中,一場關於「未來之問」的探索正在進行。第四期「新物種」野外科考研修營匯聚了計算機科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工程院士等多學科導師,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實驗室主任劉偉亦受邀擔任導師之一。


此次「新物種」研修營不僅是一次融合科學考察、教育實驗與跨界交流的野外實踐,更是對「未來教育圖景」的生動演練。劉偉提出的「新教育、新智能、新文明、新物種」四重概念,在科考中獲得具體印證,也由此打開了理解時代變革的全新視角。


新教育:從知識傳授到能力生成


「新教育的核心,不再是知識傳授,而是激發人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和價值感知。」劉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教育的形態與任務正發生深刻變化。他強調,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軟能力」成為人才培養的關鍵——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等。這些能力是人類區別於機器、保持主體性和創造力的關鍵所在。


在本次研修營中,劉偉通過人機協作任務、數據感知實驗、虛擬地貌建模等環節,引導營員打破傳統分科壁壘,將工程、認知、藝術、自然科學融為一體。「只有通過跨界協同和真實問題驅動,才能真正激發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他表示。


新智能:重構教學場域與認知方式


「生成式ai的加入,也讓研修營的學習模式大為不同。」劉偉介紹道,在實驗教學中,ai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問題分析和決策建議,還能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幫助學生梳理思維路徑,提升科研表達能力。他認為,未來的教學是師、機、生的共創結構,是一個虛實融合、個性伴隨的學習生態系統。


這背後,是「新智能」所驅動的技術革命。劉偉指出,人工智能不僅賦能教育內容生成、過程監控、資源匹配等方面,更以知識圖譜、深度模型等方式構建起一種新的「知識基礎設施」,改變了人類獲取知識的方式。他以醫學教學為例解釋「學生可通過虛擬手術模擬系統,在零風險環境下開展高精度的技能訓練,從而顯著提升臨床判斷與操作能力。」


新文明:從工業邏輯到信息文明


談及「信息文明」,劉偉認為其本質是基於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基礎上的社會整體躍遷。從以物質製造為主的工業文明,走向以知識和智能為核心的信息文明,將是未來幾十年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轉型。而如何直面,正是這場轉型的最前沿陣地。


他提出,信息文明將重構社會方方面面的制度安排、內容組織、各類關係。以教育為例,平台型教育資源、個性化學習路徑、全球知識整合、實時反饋機制,將逐步替代工業時代的「班級制」「標準化課綱」與「一刀切評估」。「這不僅是工具層面的變化,更是認知範式的切換。」劉偉說。


在國際視野下,劉偉倡導中國要積极參与全球數字化轉型進程,與各國攜手共享數字文明紅利。他表示,「信息文明時代,中國要在ai賦能千行百業中走出中國特色路徑,建設一批標誌性項目和國際影響力平台。」


新物種:文明融合下的未來樣態


而「新物種」這一概念,在劉偉看來,並非單指某一生物實體,更是多重力量融合背景下出現的文明新形態。他說:「新教育提供人才與方法論,新智能提供工具與邏輯,新文明提供價值觀與社會結構,而新物種則是這一切交匯下的產物。」


「在戈壁中行走、在無人區採集、在雅丹地貌上構建思維模型,這本身就是一次未來文明的演練。」他感慨道,「『新物種』不只是科學實驗營,它是一種文明樣態的預演。」


回答未來之問的教育實踐


劉偉強調,教育的最終目標,不只是適應時代的工具,而是塑造時代的主體。教育場域中的智能應用面臨一種隱憂:當智能設備成為知識的「自動販賣機」,當數據算法替代了教師的個性化引導,當虛擬交互消解了真實的情感聯結,過度依賴技術與工具的教育實踐,實則會將鮮活的生命異化為「數字原住民」的機械載體——他們熟練操作各種應用,卻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能快速獲取海量信息,卻慢慢丟失了價值判斷的坐標;他們適應着技術設定的規則,卻在不知不覺中讓渡了主體性的尊嚴。真正的教育,恰恰要在技術與人文的張力中錨定方向,既要善用工具拓展認知邊界,更要守護心靈的完整性,讓每個受教育者既能駕馭時代的工具,更能成為定義時代的主人。劉偉表示:「真正的未來教育,是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人類與智能共同成長的節點。」


教育的未來,是人與智能共同成長——專訪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偉 - 天天要聞「星空對談」現場


在科考營的「星空對談」環節,劉偉意味深長地表示,只有不斷探索人與技術的邊界,才能回答「未來之問」的真正命題。(旻宏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 劉勝男 向思敏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考考生 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 請注意查收和檢查 - 天天要聞

@高考考生 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 請注意查收和檢查

@高考考生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7月3日起2025年高考錄取通知書EMS郵件查詢通道正式開通!親愛的同學快來看看你的通知書到哪裡了? 錄取通知書物流這裡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輸入准考證號或錄取通知書快遞單號就能一鍵查詢你的通知書的物流信息 小心!別收了假的錄取通知書隨著錄取通知書陸...
「蘇超」進考題了!數學題量大!今年南外面測填空題居多 - 天天要聞

「蘇超」進考題了!數學題量大!今年南外面測填空題居多

7月5日,南京外國語學校語言能力測試今天舉行。今年南外初中招生計劃由去年的500人增至580人,全市報名參加南外語言測評人數4472人,繼去年突破4000人後再創歷史新高,所有報名學生均可直接獲得測評資格,分三個場次進行。今年南外考試難不難
一中學生落入境外電詐園區,大半年後才獲救,曾被要求背誦詐騙話術 - 天天要聞

一中學生落入境外電詐園區,大半年後才獲救,曾被要求背誦詐騙話術

「尊敬的謝警官:我懷着無比感激的心情寫下這封信,向您表達最誠摯的謝意……」近日,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寄到了廣州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 寫信人是一位母親,她的孩子曾深陷境外電詐園區,後在白雲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謝彬的幫助下,最終平安回國。時間撥回到2024年9月,結束中考的小新(化名)在某社交平台上結識了一名...
2025年杭州中考中本一體錄取結果公布 - 天天要聞

2025年杭州中考中本一體錄取結果公布

2025年杭州市中考錄取工作今日啟動,首批進行的是中職與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招生錄取。杭州市教育局已公布各招生學校錄取考生的最低投檔分數線。各校相關專業錄取分數線如下:杭州市喬司職業高級中學(紡織技術與服務專業):投檔分 606 分(面向杭州市區及除餘杭、臨平外的三區三縣市計劃招生 18 人),錄取最高分 628 分(...
網傳「2025年酉陽中考的錄取分數線已經確定」系謠言 - 天天要聞

網傳「2025年酉陽中考的錄取分數線已經確定」系謠言

7月3日,有網民在互聯網平台發佈信息稱「2025年酉陽中考的錄取分數線已經確定」,引發關注。經核實,網傳信息系謠言。經向酉陽自治縣教委核實,該信息為不實信息。網傳信息中,酉陽一中、酉陽二中、酉陽三中的錄取分數線是2022年的,酉陽四中和綜合高中試點班的錄取分數線是虛假信息。2025年酉陽普通高中錄取工作將於2025年...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名單 - 天天要聞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名單

記者7月4日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近日印發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國急救教育試點學校名單,試點周期為兩年,覆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部同時發佈《第三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工作指南》,從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兩個方面部署推進
湖南7月10日起,可查詢高考錄取狀態!查詢通道 - 天天要聞

湖南7月10日起,可查詢高考錄取狀態!查詢通道

7月4日,記者從湖南省教育考試院獲悉,截至7月2日17時,我省2025年高考本科批次(含專科提前批)志願填報正式結束,共有32.88萬考生順利完成志願填報,錄取工作將於7月8日正式開始。我省錄取工作將於7月8日正式開始,省教育考試院將及時向社會發佈考生錄取動態和錄取結果。考生可按照下表的時間安排,查詢本人本科批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