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北大系主任:真實生活與虛假表演的區別

2025年07月03日10:02:11 教育 1696

薦讀|北大系主任:真實生活與虛假表演的區別 - 天天要聞

尊敬的張尊超先生、劉黃女士、劉凱系友、韓水法老師,以及各位在座的老師、同學們,還有各位家長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祝賀在座的各位畢業生,在並不算漫長的智性試煉和知識學習之後——無論這一過程是愉快還是不甚順遂的,你們都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迎來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轉場。你們即將面對的是更大的世界,雖然那未必是令人愉悅的,但大抵是值得期待的。

喜悅總是在告別一種單調且艱難的生活、迎來未知的可能性的獨特時刻湧現出來的。於我而言,在一個祝福冗餘的時刻,溢美的鼓勵是最無關緊要的。換言之,態度可能要比內容重要,我將以下的內容視作態度的表達,而非任何意義上的說教。

師生之間以離別之名送上祝福和感謝,以掩蓋過往數年間煎熬的無奈和苦楚。此後,我們就依賴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將師生之間的交往和大學生活都修飾成為充滿亮色的溫馨記憶。不妨說,與祝福伴生的,是選擇性遺忘的序曲,而與叮嚀共在的,則是對抗這種遺忘的手段。

作為一個教師,我不願意讓各位沉浸在逃離和遺忘的竊喜之中,要以反思的方式為盲目的情緒提供冷卻劑。在被祝福的熱情和憧憬的喜悅淹沒的時刻,更需要以冷靜且自覺的方式展現哲學在心靈上留下的印記。我們的確未必能夠——或者說肯定不可能——透徹地洞悉世界,但始終朝向困擾我們的難題展開反思應該成為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的樣貌。

我們所處的時代,技術的狂歡讓器物變得日益豐盈,與之相對的則是精神世界的日漸貧乏。我們沉溺於屏幕里的喧囂,遮掩着內心的空洞。寧願在虛擬世界中遊盪,也不願意投身於現實的生活。用事不關己的信息浪潮來填充時間,不願意處理眼前的事務。我們與生活之間,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疏離感,要麼感覺身體在此處,心靈在別處;要麼感覺自己是生活的局外人。

無孔不入的競爭讓我們的身體在忙碌中被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則被焦慮攫取。時間的物理化帶走了生命的溫度和感受的豐富。如果世界是一個叫做活着的劇場,那麼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或並沒有真實地投身其中。在投身於生活之前,就已經深陷想像出來的困頓和失意之中了:在關於生活的瑣碎、失敗的焦慮,以及無意義的自我否定之中躑躅不前。不妨說,我們冗餘的想像力正在吞噬着生活的意義與勇氣。

在無死角、不停歇的競爭,以及結果導向的個體價值評判構成的整體暴力之下,我們似乎註定是被弱肉強食的遊戲拋出局的「分母」。可怕的是,在這一被想像出來的結果真正到來之前,它就在持續地折磨和消耗着我們;在我看來,這一想像性的結果實際上是自我迷失與叢林法則的共謀,因為這個競爭遊戲的標準和目標不是來自內心的熱愛,而是徹底空洞和抽象的。

其後果就是,在持續的挫敗感和心底不甘平庸的搖擺中,生活的意義都被掏空了。由此,生活陷入自我價值否定的「死亡螺旋」之中:間歇性努力,持續性懶散;戰略性勤奮,戰術性拖延;意願性進取,行動性擺爛。日常生活都像是憋着一口氣的衝刺,在無氧運動的心肺極限里度過漫長的日常,這種狀態不僅讓人身心俱疲,更難以為繼。

描述這些典型的集體癥狀,並不是要與大家一起抱怨生活,而是嘗試做一些分析。在我看來,在人生各個階段大家得到或看到的祝福或鼓勵,都陷入了表達上的謬誤。這些謬誤可以定義為「空洞的形容詞性」以及「抽象的功利主義」。諸如堅定做自己、永不言棄之類的話語,其表達重點都在語詞的狀態描述。至於何謂自己、奮鬥的目標,不放棄的理由等關鍵內容,都是付之闕如的。

此外,「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太早的放棄」之類的描述,似乎陷入了「無對象」的怪圈,要開始或放棄什麼?這個「什麼」為什麼值得開始或者能夠放棄?抽象的功利主義用目標的抽象和路徑的缺乏剝奪了過程的意義。我們感受到的不是腳踏實地的安然、投身日常的平靜和穩步前行的欣喜,而是現實的具體及瑣碎與「空洞且抽象的功利目標」之間的巨大鴻溝,其後果就是焦躁、無力與絕望。

當所有目的都變成手段,我們就進入了無目的的迷茫,最終我們喪失的,不僅是做事的耐心與勇氣,還有真實生活的感知力。具體的努力與抽象的價值之間有無限遠的距離,這帶來的是不斷衝刺的壓力和持續的自我懷疑。當下行動的意義缺失和相對於抽象功利主義目標的持續挫敗感又會讓我們失去發自內心地熱愛的能力。

為生活重建具體而微的行動價值是應對上述困境的辦法。投身任何行動之前,先審視一下目標;否定自己之前,先分析一下現狀。一個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能力,就是區分理想與慾望。慾望是缺乏的癥狀,特別是社會競爭中出現的勝負欲、成就欲,大抵是你落入優績主義彀中的標誌。與之相對,理想是一種自我期許,它帶來的是一種內生的動力和內心的平和,能夠幫你去屏蔽那些外在評判帶來的心理負擔。你是誰,你看起來像誰,你希望你自己看起來像誰,這是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不能混淆。

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成功與否是一種外在判斷,而平和的快樂卻是一種難以自欺的直接感受。因此,不要用別人眼中的好取代甚至殺死你的平靜。由此,我們要仔細地檢視自己的幸福列表,哪些是被別人的眼中的好塑造出來的,哪些是因為要逃避生活的真實而被你臆造出來的。當然,也不能認為,別人眼中的好都是幸福的天敵,任何武斷的全稱判斷都應該引起哲學的警惕。

此外,生活的最大天敵就是不自覺地陷入虛假的表演——不是做自己,而是在表演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們需要對具有表演性的積極狀態保持高度的警惕。我想用為己之學來說明真實生活與虛假表演之間的區別,「為己之學」的目標不是為了贏得競爭優勢而獲得知識壁壘,也不是為了塑造別人眼中的自我來掩蓋內心的不堅定,而是自覺投身當下,知曉並肯認其價值。進而言之,與其追求被人仰望的、抽象的偉大,不如平和地專註當下的行動。在我看來,所有被人仰望的都是平和自覺及專註投身的副產品。

生命是生死之間的擺渡,哲學是這一旅途中的渡船,她讓我們謹慎地在盲目的信念與極端的懷疑之間取得平衡。理性不是謀殺感受與快樂的兇器,而是它們的守護者。生命是一個充滿未知的過程,不要恐懼,迎接它;不要設計,感受它。同時,痛苦與挫折是我們的心靈賦予我們的、感受外部世界,持續塑造自我的獨特能力,它們是生活的常態,讓我們學會從追求盲目的快樂轉變為與理性的平和共處。

哲學的價值在於我們無需親身經歷所有苦難和謬誤,就可以探尋自我的真相,並投身具體的生活。靈魂的高貴是隱忍的安然與投身的自覺,靜水流深才是生命的理想形態。對待自己的生命,我們大可以大膽和勇敢一些,畢竟它是在無限敞開中必然戛然而止的一次單向旅程。

哲學被時代定義成為「無用之學」,是因為哲學作為「為己之學」的精神試煉與職業分科之學需要的「剛性知識」壁壘之間存在着根本衝突。哲學不會直接產生可計價的交換價值,因為她始終專註以平和的自覺為目標的、對時代與世界的審慎觀察,而不是成為可與他人交換的「產品」。我們所理解的「可交換價值」都是自我塑造的次生「產品」。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反思達成理解,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擁有作為方法的哲學的根本原因。

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哲學人,是一道直抵內心的終生考題。我們要用生活實踐和心靈狀態去證明,沒有辜負哲學這一為己之學的真正價值!以此與諸君共勉。

謝謝大家!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認識之旅:美國青年在華體驗「開學第一課」 - 天天要聞

認識之旅:美國青年在華體驗「開學第一課」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認識之旅:美國青年在華體驗「開學第一課」中新社記者 曾玥首次中國之旅即將結束,美國青年莉莉·辛普森(Lily Simpson)特地換上青綠色的新中式旗袍和繡花布鞋,紀念與中國同伴道別的時刻。
@高考生,安徽省軍隊院校面試體檢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高考生,安徽省軍隊院校面試體檢分數線公布

根據2025年安徽省軍校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工作計劃安排,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面試體檢分數控制線歷史科目組合男生:516分,歷史科目組合女生:607分。物理科目組合男生:561分,物理科目組合女生:585分。二、參加面試體檢須攜帶的材料參加面試體檢的考生,須攜帶以下材料:身份證;准考證;軍隊院校招收普...
一根跳繩撐起的暑假:暑假不荒廢,跳繩育少年! - 天天要聞

一根跳繩撐起的暑假:暑假不荒廢,跳繩育少年!

暑假來臨,孩子們如同掙脫束縛的小鳥,開啟了一段自由時光。然而,不少家長也開始擔憂,如何避免孩子在假期里作息混亂、沉迷電子設備,讓這個暑假過得充實又有意義?其實,一個簡單又高效的方法就是 —— 跳繩,讓孩子從每天 10 分鐘跳繩開始,收穫意想
看圖猜成語653:「腦動」光榮,挑戰開始! - 天天要聞

看圖猜成語653:「腦動」光榮,挑戰開始!

上期(652)答案:安然無恙,做賊心虛,甜言蜜語,怒髮衝冠,怒火中燒,出生入死,置之腦後,無獨有偶,四馬分肥,吃裡扒外。本期繼續給大家帶來十題看圖猜成語,「腦動光榮」,快來挑戰吧!溫馨提示:看圖不識圖,成語猜不出!識圖功夫好,時間花得少!第
中考化學計分錯誤,江西九江市教育考試中心致歉 - 天天要聞

中考化學計分錯誤,江西九江市教育考試中心致歉

近日,江西九江市中考成績公布後,多位考生及家長反映,化學科目疑似少算分。 7月2日,九江市教育考試中心發佈致歉聲明:九江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成績公布後,發現化學科目分數疑似異常。 我們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對評卷系統中化學科目計分情況進行重新核查。結果顯示,化學科目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第6-10題每小...
14.9萬/年!上海一大學倒貼10萬培養1個學生?校方回應引爆爭議 - 天天要聞

14.9萬/年!上海一大學倒貼10萬培養1個學生?校方回應引爆爭議

媒體報道,近日一考生在填報志願時,發現上海興偉學院每年149985元的學費,媒體文章瞬間引爆了輿論場。這個數字意味着什麼?它約等於三個復旦大學學生的學費總和,是普通公辦本科院校學費的十倍以上。難怪有網友在評論區直白地算了一筆賬:「四年60萬,加上生活費4年估計得80萬,畢業送外賣至少20年才能賺到80萬。」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