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擴招,中考減負?普通家庭如何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搶佔」最大紅利

2025年07月01日14:40:28 教育 2977

本文編輯:安安

近期,全國各地中考陸續結束,2025年中考改革方案也已於今年正式執行落地,各地中考考試科目、分值和招生政策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家長和學生迎來更多選擇,也面臨新的困惑和壓力:高中更好考了嗎?普職分流是否提前決定未來?本期《文話教育》將與欄目主理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陳志文探討中考改革可能帶來的影響,幫助家長和學生科學應對新時代升學挑戰。

01

高中學位擴容,未來孩子上高中越來越簡單了?

今年6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政策情況,其中提到新建改擴建1000所以上優質普通高中,加快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等。在今年的中考改革中,高中學位擴容也成為多地重點舉措,各地紛紛新建和擴建普通高中,如成都計劃新增10所普高,山東要求各市學位供給率達100%。浙江、福建等地提升優質高中分配生比例至70%以上。部分城市(如東莞、杭州)試點綜合高中和職普融通項目,進一步拓寬升學途徑,同時,優化志願設置、合併錄取批次,提高普高錄取率。毫無疑問,這些措施的着力點都在於緩解教育焦慮、減輕教育負擔,讓升學不再成為「擠獨木橋」。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陳志文表示當前高中學位的供給主要與適齡人口的變化有關。由於二孩政策的實施,前幾年新生兒數量有所增加,尤其城市學齡人口增長較快,導致部分地區高中學位緊張。為應對這一變化,國家不斷擴大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目前全國普通高中錄取比例已接近70%。

高中擴招,中考減負?普通家庭如何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搶佔」最大紅利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隨着部分省市分配生政策的推進,每個學校按照人數基本都能獲得重高名額。

「重高名額」是指「重點高中名額」。在中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招生中,部分省市會實行名額分配政策,將重點高中的招生名額按比例分配到轄區內的各初中學校。也就是說,不同初中學校的學生,只要在校內成績排名靠前,就有機會通過分配生政策,獲得進入重點高中(即「重高」)錄取的機會。

對此,陳志文擔憂,有些學生進入薄弱初中後能夠排名靠前,反而更有機會獲得優質高中的分配生名額,這也讓家長在擇校時面臨新的挑戰。家長們開始思考到底是讓孩子當「雞頭」還是當「鳳尾」?原本相對簡單的升學過程,因規則的調整變得更為複雜。他建議相關政策在制定時,應盡量簡化規則、減少家長的不確定感,從而更好地促進教育公平,避免對家庭能力的過度考驗。

02

「取消小四門」後,中考就輕鬆了嗎?

「取消小四門」成為今年各省市中考改革討論度最高的話題,許多家長表示,孩子的備考壓力因此有所減輕。以北京為例,中考計分科目已減少至6科,原本的「小四門」——生物、化學、歷史、地理——調整為考查科目。此外,多地也相應降低或取消了部分副科的分值,這些調整主要集中在「小四門」上,整體趨勢是簡化考試內容、減輕學生負擔。

然而,對於這一改革方向,陳志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減少考試科目並不等於真正實現減負。實際上,學生之間的競爭依然存在,只是將壓力從多門科目轉移到了更少的科目上,學習負擔並未實質減少。如果在「減負」過程中忽視了對基礎學科的學習,反而可能帶來新的問題。

高中擴招,中考減負?普通家庭如何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搶佔」最大紅利 - 天天要聞

「無論如何,社會競爭不會因為減少考試科目而消失,教育改革應重視基礎學科的全面學習,避免因『減負』而削弱理工科人才培養的基礎。」

陳志文還強調,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科技和人才的發展,總書記在今年兩會上就明確提出,教育要為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大學也在不斷增加理工科專業的比重,以適應國家戰略需求。然而,目前中考改革中出現了弱化理工科基礎的傾向,比如中考不考化學導致學生不學,這與國家戰略需求相悖。以往高考改革的經驗已經表明,只要某些科目不計入考試,學生往往就會選擇性放棄,這直接影響了基礎教育的完整性。自然科學的學習具有很強的體系性和邏輯性,基礎薄弱會影響後續學習和人才成長。

03

不再強調中考分流後,未來中考會取消嗎?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明確部署,我國大力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通(職普融通),深化產教融合,並不斷優化專業設置以更好地匹配產業發展需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界限正在逐步模糊,學生和家長擁有了更多自主選擇權。陳志文指出,當前國家政策賦予了學生和家長更多自主選擇普高或職高的權利,已不再強制分流普高與中職,而是強調升學和就業並重,這有利於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高中擴招,中考減負?普通家庭如何在這場教育變革中「搶佔」最大紅利 - 天天要聞

「99%的家長都不把職高當做高中」,為此,陳志文解釋道,實際上,中職學生同樣可以參加高考,通過綜合高中等改革舉措,學生無論選擇普高還是中職,都有繼續升學的機會。社會上流傳的「五五分流」或「上中職不能考大學」等說法並不準確。他提醒家長和學生,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定位,不要盲目追求傳統的學歷路線。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考不上大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今每年大學錄取人數已超過1200萬,本科和專科比例接近5:5,大學畢業生數量遠超社會新增就業崗位,文憑已不再稀缺。實際上,職業教育的就業率往往更高,適合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選擇。每個人都應揚長避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隨着社會反思文憑價值,未來大家會更加理性地做出升學和就業選擇。

至於社會上有呼聲希望將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甚至取消中考,陳志文認為這涉及如何公平分配優質高中資源,以及拔尖人才特別是理工科人才的培養問題,取消中考需要非常謹慎,否則可能影響拔尖學生的成長路徑。

本篇為騰訊新聞教育頻道《文話教育》欄目關於中考改革的獨家採訪,關於的更多教育話題的深度討論,歡迎持續關注騰訊新聞《文話教育》欄目,也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你的思考。

往期精選:

高中雙休新政下,是什麼在影響升學率?|文話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新聞教育頻道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
他們收到了遲到近60年的畢業證書 - 天天要聞

他們收到了遲到近60年的畢業證書

隨着中考、高考的結束,學校也到了畢業季。日前,崇明中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畢業生——「老三屆」校友。這群「70後」「80後」的「老同學」來到學校,是為了領取一張遲到了近60年的畢業證書。為了迎接「老三屆」校友,校園裡設置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校門的模型,廣播播放着那個年代的經典老歌。老校友們紛紛聚在老「校門」前打卡...
7月4日開始!12所中職學校這些專業需要面試 - 天天要聞

7月4日開始!12所中職學校這些專業需要面試

為確保入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具備專業發展的基礎和就業潛力,根據今年招生工作安排,有意報考貴陽市經濟貿易中等專業學校等12所學校部分專業的貴陽貴安中考考生,在網上填報高中學校志願前,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面試合格才能填報相應專業志願。面試時間:7月4日-7月6日(共三天),每天9:00-17:00,有意報考的學生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