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2025年05月18日12:50:20 教育 7600



科研長卷,徐徐鋪展

歲月沉香,歷久彌新

今天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

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七所高校

共同發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

充分發揮場館育人功能

迎接國際博物館日

感受科技魅力,厚植家國情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航天博物館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通過航空航天博物館、校史館、藝術館等場館聯動,將校園打造成集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科普教育與科教融合平台於一體的大場域。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航空航天博物館」主館


其中航空航天博物館是我國第一所向公眾開放的綜合性航空科技博物館,總面積達25100平方米,館藏400餘件國內外公認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結構、發動機、機載設備等珍貴實物,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紅色文化弘揚基地、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航空航天博物館」沙河館


博物館將教學科研工作與展陳相結合,打造展教一體的獨特展覽模式。主館擁有新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全球僅存2架的p-61b型「黑寡婦」夜間戰鬥機、殲-10a主力戰鬥機等30餘架實體飛機,以及東風二號導彈、神舟七號艙外航天服等航天重器。沙河館有唯一一款高校研製並列裝的wp11a-1發動機,轟-6轟炸機、運-8型多用途運輸機等。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殲-10真機


作為航空航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是學校國家級精品課《航空航天概論》以及飛機設計核心專業課的重要教學實踐基地,每年開展面向全國大、中、小、幼及社會公眾的思政課程。弘揚以「空天報國」為內核的北航精神,博物館、校史館等場館傳播科學家精神和航空航天文化,有效引導更多的青年學子投身祖國航空航天事業,成為兼具學術深度與公眾影響力的育人標杆,多次獲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影響觀眾超過5000萬人次。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王浚院士為小學生講述

新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的故事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北航學子在p-61「黑寡婦」戰鬥機旁

上《航空航天概論》課



北京理工大學

重點領域科技教育基地






「挺起民族的脊樑——黨領導的人民軍工」主題展覽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主辦,由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協辦,是目前全國唯一由上級主管部門認定,全面反映黨領導的中國軍事工業發展歷程的國家級綜合展覽。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北京理工大學文博中心


展館展出有月壤、登月國旗、太行發動機等珍貴展品170餘件,珍貴圖片380餘幅,全面呈現黨領導的人民軍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卓越貢獻。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黨領導的人民軍工展館


同時,學校與載人航天新聞宣傳中心(航天五院)深度合作建設載人航天文化展廳,是國內首個中國空間站太空影像主題展示空間、首個中國空間站太空影像資源「大思政課」教學和科普教育基地。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載人航天文化展廳


學校積極將展館中的國防特色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推動展館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等思政課和《裝甲車輛設計》《火控系統設計》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現場,並不斷開發航空、兵器、車輛、光電、信息、計算機等支撐專業課教學的展陳資源,為提升專業課教學質量和推動教學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太行發動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兩館一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統籌推進「兩館一中心」建設,將博物館打造成展示學校辦學歷程和辦學成就、弘揚教育家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重要平台;將航天館打造成全國高校規模最大、展品種類最豐富、數量最多的航天主題展館;將哈工大中心打造成全國高校第一個在主要城市核心商業區建設的大學品牌形象展示平台。「兩館一中心」被授予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紅色文化弘揚基地等各級各類基地稱號20餘個。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哈工大博物館


「兩館一中心」着力打造「文化+科普」雙向賦能的育人品牌,建設具有強大引領力的育人平台。策劃推出弘揚科學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兩條主題參觀路線,創新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場館裏的思政課」「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研學課堂」「強國系列科普講座」「哈工大課堂」「小小講解員」等品牌活動。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老專家志願講解員在航天館講解


2024年以來,「兩館一中心」累計接待參觀總量超310萬人次,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200餘次,線上線下覆蓋群眾超2000萬人次。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學生志願講解員

在哈工大中心面向社會講述哈工大故事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哈工大博物館推出教育家精神主題參觀路線

王淑娟教授講述哈工大教學傳統和育人情懷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學生志願講解員在航天館室外展區為中小學生講解



西北工業大學

軍工素質教育實踐中心






西北工業大學軍工素質教育實踐中心(博物館)(簡稱「博物館」)將建設成為一座集航天、航天、航海科技為一體、科技與文化藝術融合的特色博物館,滿足航空、航天、航海學科教學實驗、實踐及國防科普教育,並打造成為總師文化傳承弘揚的高地,成為國防科普與軍工科技文化宣傳陣地。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西北工業大學軍工素質教育實踐中心(博物館)鳥瞰圖


博物館分室外展場和室內展館兩個區域。室外展場規劃建設面積約6萬平方米,為三航整機展區,展示歷代各型代表性三航裝備,並打造「20系列飛機」專區;室內展館為1.2萬平方米,分為航空、航天、航海主題展館和無人機、發動機專題展館,藝術廳以科技藝術為主題。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西北工業大學軍工素質教育實踐中心(博物館)室外展場


目前正在推進三航展館建設。館藏5471組8720件三航類科技藏品,包括中國最早的風洞、u-2高空偵察機殘骸、「鍾馗」戰鬥機中央翼、各型發動機、東方紅1號備份星、東方紅2號備份星及我國早期水中兵器等,將與觀眾見面。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運20物理樣機


2024年完成室外展場一期建設,展出17型三航整機裝備。2023年至今,藝術廳先後開展「時空探索——西北工業大學2023(西安)當代藝術邀請展」「御風行——三航科技油畫展」「山水之間——朱䴉攝影展」等專題展覽。2024年暑假對外開放期間,接待40萬人次。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東風2號導彈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2024年航空文化節之「總師面對面」沙龍



哈爾濱工程大學

博物館






哈爾濱工程大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學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依託學校「三海一核」學科特色優勢,打造哈軍工紀念館、校史館、船舶博物館、海洋文化館「四館」育人平台。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紀念館


哈軍工紀念館自2013年開館至今,累計接待社會各界100萬餘人次,館內現藏實物21000餘件,國家級文物530件,國家珍貴文物186件,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了哈軍工籌建、發展、分建、改建歷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成果,是弘揚哈軍工優良傳統、傳承哈軍工紅色基因的重要基地,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教育部紅色文化弘揚基地、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首批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等。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哈軍工紀念館中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模型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校史館中我國第一艘深潛救生艇7103模型


哈軍工紀念館、校史館系統整合哈軍工物質遺存和精神遺存,堅持對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精神內涵,不斷增加陳列展覽數量、增加文化含量,已成為學校傳承創新軍工文化的名片,聯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樑。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船舶博物館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中小學生在海洋文化館研學


船舶博物館、海洋文化館定位認識海洋世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近5年共接待社會公眾逾12萬人次,走進中小學開展科普教育活動200餘次,海洋文化館被命名為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船舶博物館獲評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御風園」航空航天展館群






誕生於抗美援朝烽火之中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生俱來就有着「航空報國」的紅色基因和「志在長空」的藍色夢想。學校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校友資源,集納展陳新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型飛機初教5、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靜力試驗機、「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大型無人靶機長空一號等一大批大型航空航天領域國之重器和科學家人物典型,建立全國首個高校最大的戶外航空航天實物展館,建成由御風園、航空博物館、航天博物館、校史館等組成的航空航天特色鮮明的場館育人平台——「御風園」航空航天展館群。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御風園


「御風園」航空航天展館群全方位立體展示我國航空航天科技事業發展歷程和成就,形成學校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文化標識,社會各界開展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景課堂,已成為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推進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大思政課」育人平台。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博物館

場館群每年接待參觀講解次數超過2200次,參觀人數超過25萬人次,激勵着莘莘學子傳承航空報國精神,投身航空航天偉大事業,為建設航空強國、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博物館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史館



南京理工大學

「一館一基地」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始建於二十世紀末。兵器博物館以「典藏、傳承、勵學、致用」為館訓,旨在以珍貴展品、豐富內涵和獨特視角幫助參觀者了解兵器發展史,普及軍事知識,增強國防意識,促進我國兵器研究和國防人才培養。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南京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外景


館內珍藏了一大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各國不同歷史時期的6000餘件各類珍貴武器裝備藏品,其中不少武器裝備由我國自行研製。在這裡,武器系統與工程、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等核心課程不再僅限於課本和理論層面,而是通過「實境課堂」這一獨特形式,變得鮮活而具象。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兵器博物館內展示的坦克和自行火炮


與此同時,南京理工大學始終傳承和發揚「哈軍工」光榮傳統,將紅色教育與科技實踐深度融合,在江陰校區打造了「哈軍工精神」國防科技創新與實踐教育基地。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南京理工大學「哈軍工精神」國防科技創新與實踐教育基地

按照「1+1+4」布局建設,設置1個精神傳承教育課堂、1個綜合實踐教學課堂、4個技術實踐教學課堂。基地整體面積約35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同類型規模最大的室內展館。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綜合實踐教學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從一代代人的奮鬥精神

到科學研究的輝煌成就

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七所高校

以豐富的博物館場館資源

引導廣大青年自覺投身

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

傳承報國情懷,汲取奮進力量






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和潤工作室赴樓德鎮指導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 - 天天要聞

和潤工作室赴樓德鎮指導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

5月14日,應新泰市樓德鎮教育委員辦公室邀請,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省級優秀班主任工作室——「和潤」工作室在主持人陳炳峰老師帶領下,一行四人為樓德鎮德育幹部、班主任、語文學科教師做了為期一天的培訓。上午進行的是「同課異構展風采,名師指導促提升」
濰坊學院用短視頻點亮思政課堂,激發育人新動能 - 天天要聞

濰坊學院用短視頻點亮思政課堂,激發育人新動能

近年來,濰坊學院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積極探索數字化表達、青年化傳播的新形式。學校堅持以「短視頻+思政教育」融合創新為抓手,通過強化實踐導向、豐富教學手段、注重協同育人、推動成果展....
高三衝刺期該單休還是雙休?深圳市教育局回應 - 天天要聞

高三衝刺期該單休還是雙休?深圳市教育局回應

距離2025年廣東高考 還有20餘天時間 關於高三作息安排的討論 再度成為焦點 深圳市教育局: 應落實雙休制度 針對社會關注的高三學生雙休日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現象,深圳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蒙瑩近日接受採訪時作出回應。她指出,該問題折射出畢業班家長群體普遍存在的教育焦慮,家長要先將育人觀念轉變過來。 蒙瑩指出,教...
王樹國談「文科消亡論」:忽略人文社會科學將會導致「人類文明消失」 - 天天要聞

王樹國談「文科消亡論」:忽略人文社會科學將會導致「人類文明消失」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5月17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福耀科技大學校長王樹國談到,在當今的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變革時代,更需要人們重新審視人文與科學的關係。談及「文科將消亡」的爭議,王樹國認為,當一系列技術問題產生的時候,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是人文社會科學,包括如何建立法律法規確保新技術對人類的傷害壓縮到最小...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 天天要聞

工信部七校聯動!大學裏的「大學」共繪強國新圖景

科研長卷,徐徐鋪展歲月沉香,歷久彌新今天是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七所高校共同發起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充分發揮場館育人功能迎接國際博物館日感受科技魅力,厚植家國情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充分發揮文化育人作用,通過航空航天博物館、校史館...
1294名學子角逐!第二十六屆湖南省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啟幕 - 天天要聞

1294名學子角逐!第二十六屆湖南省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啟幕

第二十六屆湖南省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在湘潭市雨湖區建元中學舉辦。紅網時刻新聞5月18日訊(記者 張興莎 通訊員 彭介潤 江芳 李想)5月17至18日,第二十六屆湖南省中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在湘潭市雨湖區建元中學舉辦。本屆活動由湖南省教育廳、省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省電化教育館、省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
老年大學開進大學,武生院用高校資源打造「適老課堂」 - 天天要聞

老年大學開進大學,武生院用高校資源打造「適老課堂」

極目新聞記者 張靜嫻通訊員 程曉璐5月17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校園裡迎來一群特殊的「大學生」——永春里學院2025年初夏「康養學游」首期體驗班正式開班。在這裡,老年大學「一位難求」的問題得到了回應,以「大學辦老年大學」的跨界實踐正在進行。2025年「康養學游」首期體驗班開班儀式合影草坪音樂會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
斬獲六所英國名校offer!專科生逆襲改寫人生劇本 - 天天要聞

斬獲六所英國名校offer!專科生逆襲改寫人生劇本

極目新聞通訊員 雷蕾 姚軒宇在這個蟬鳴漸起的畢業季,武昌工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傳出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機械工程專業2023級專升本學生王蔚然,憑藉超乎常人的自律與堅持,同時斬獲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紐卡斯爾大學等6所世界知名院校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其中紐卡斯爾大學更向他拋出「未來領袖獎學金」的橄欖枝。這位從專...
辦高質量、有特色的現代化學校!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迎來29歲生日 - 天天要聞

辦高質量、有特色的現代化學校!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迎來29歲生日

尚優之路,同心築夢。5月16日,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慶祝建校29周年暨素質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在校內開展。精彩紛呈的節目展演、熱血沸騰的球賽對決、別開生面的師生友誼賽、熱鬧溫馨的義賣活動,一場場活動生動展現了玄外學子的青春風采以及面向未來的憧憬與期待。辦高質量、有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玄外「尚優」文化根植於師生心田...
新疆財經大學202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 天天要聞

新疆財經大學202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新疆財經大學202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範學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招生委員會有關文件的規定和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