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擴招,會稀釋「含金量」嗎?

2025年03月12日12:30:20 教育 9486

近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介紹,要持續推動高等教育提質升級,推進優質本科擴容,進一步增加「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招生規模,去年擴招1.6萬人,今年力爭再增加2萬人。隨後,多所高校宣布擴招。

高校再一次擴招釋放出什麼信號?將會對考生和家長帶來哪些影響?記者進行了採訪。

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擴招,會稀釋「含金量」嗎? - 天天要聞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今年年初發佈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就明確提出:有序擴大優質本科教育招生規模,擴大研究生培養規模,穩步提高博士研究生佔比,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高校擴招不是突如其來的舉措,而是受供需關係的影響。例如在2000年左右,我國國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仍然較低,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規模偏小,從業人員中相當於高中文化程度的不到14%,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僅佔4%左右。因此,在2001年1月,《全國教育事業第十個五年計劃》明確指出,各類高等教育在學人數增加到1600萬人左右,其中在學研究生規模達到60萬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左右。這一舉措開啟了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黃金時代。

近年來,伴隨着教育適齡人口的不斷攀升,優質高等教育的稀缺性日益凸顯。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高考報名人數從2019年到2024年已連續6年超過1000萬,2024年達到1342萬。而「雙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計劃卻很少增加。2024年9月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王光彥表示:「在高等教育方面,根據預測,學齡人口在2032年之前將持續增加。未來一段時期,學位需求還將持續擴大,要通過現有高校改擴建挖潛擴容和新設置高校等多種方式,擴大高等教育資源,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受教育機會。」

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擴招,會稀釋「含金量」嗎?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也讓更多的考生和家長嚮往優質的教育資源。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高考志願填報及就業前景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49.15%中國高考生意向城市為一線或新一線。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成為主流,高技術行業出現大量職位空缺,相關專業將成報考熱門。

而目前我國的絕大多數「雙一流」高校,集中在省會城市或者經濟發達地區;有能力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技術學科建設好的高校,也大部分集中在「雙一流」高校,這就導致家長和考生想要「上好學」的意願比較強烈。今年「雙一流」高校的擴招,有助於家長和考生有更加充分的選擇空間。

「自2000年左右,我國高等教育歷經了規模性擴招、結構性擴招發展階段,自去年開始的優質本科擴容則更加註重國家戰略需求,聚焦填補科技領域人才缺口,緩解『上好大學難』『人才供需不匹配』等系列矛盾,有助於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工智能與機械人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北方工業大學倫敦布魯內爾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胡福文表示。

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擴招,會稀釋「含金量」嗎? - 天天要聞

「雙一流」高校擴招聚焦前沿學科

202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指出,要錨定國家重大戰略急需,深入推動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機制,積極探索形成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機制。

縱觀目前各高校的擴招情況,無不是圍繞國家戰略急需、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等進行布局。

2025年,北京大學將增加150個本科招生名額,加大國家急需人才培養力度。新增招生計劃將重點圍繞國家戰略急需、基礎學科和新興前沿領域,緊密結合學校規劃發展方向,突出北大優勢和北大特色,主要依託元培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工學院以及臨床醫學專業進行培養。

清華大學則決定有序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2025年擬增加約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額,同時將成立新的本科通識書院,着力培養人工智能與多學科交叉的複合型人才,提升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與社會發展需要。據悉,該校新增本科生將進入新成立的書院學習。

中國人民大學2025年繼續穩步增加本科生招生名額超100人。近兩年,中國人民大學累計擴招200餘人。此次擴招重點錨定國家戰略需求,精準對接基礎學科支撐、前沿交叉學科建設、戰略急需領域突破三大方向,打造人才培養高地。

中山大學也將進一步擴招本科生,內地本科生招生計劃增加至7845人。今年新增的招生計劃主要聚焦於新興交叉學科、國家緊缺學科以及雙學士學位等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旨在推動重點領域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進一步強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的針對性和能力。

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擴招,會稀釋「含金量」嗎? - 天天要聞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也都錨定了新興前沿學科。對此,胡福文認為:「本輪次高校擴招名額更多投放到新興交叉學科、國家緊缺學科、前沿學科,主要是發揮高等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支撐作用,旨在解決『卡脖子』『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數量不足』等系列問題,培養緊缺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推動人才鏈、科技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服務於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創新體系。」

「雙一流」高校擴招稀釋「含金量」?

此次「雙一流」高校擴招幅度是相當大的。對此,也有一些人表達了擔憂。有網友表示:「加劇了就業難度,學歷含金量降低那就只有往上卷」「擴招的全是理科專業,但是取消了很多文科專業」……那麼,此次擴招真的會讓「雙一流」含金量降低,也會進一步加劇文理科的不平衡嗎?

對此,多所高校表示,擴招並不會降低培養質量。

2025年,上海交通大學將繼續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額,重點面向國家急需的前沿技術和新興業態,擴大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醫療健康、新能源等學科領域的招生規模。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表示,在服務國家戰略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學校將構建「招生—培養—就業—校友」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戰略需求—精準選才—增值培養—終身成長」的閉環體系,努力確保招生規模與培養質量齊頭並進。

「中山大學努力培養重點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支撐科技創新。本科階段,我們鼓勵學生儘早接觸科研,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2.0和強基計劃,所有院系均設置本研貫通課程。」中山大學校長高松說,「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全面提高,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取得顯著成效,是學校未來幾年的主要目標之一。」

多所「雙一流」高校宣布擴招,會稀釋「含金量」嗎? - 天天要聞

胡福文認為,「雙一流」高校擴招不是簡單的規模化、數量性擴容,而是提質性、優化性有序擴容,既有「加法」也有「減法」,將會促使高校分類分賽道發展,更加註重發揮優勢、辦出特色。「看待『雙一流』的含金量,要徹底摒棄歷史慣性形成的『絕對含金量』觀念,而是要從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適應性去看,需要放在本科生、碩士生乃至博士生培養的人才培養周期上看。」胡福文說,「無論受限於人才培養周期和培養質量,還是從產業發展的周期性、變動性來說,市場化就業的競爭性和複雜性會持續存在。總體上說,優質本科高校『提質擴容』有助於緩解教育體系與市場脫節的矛盾。

對於是否會進一步加劇文理科不平衡的問題,胡福文提到,擴大理工農醫類專業招生規模是社會需要、產業需求導向決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的招生比例調整,一方面是歷史上高校盲目辦綜合性大學導致的供過於求,另一方面也受到高校學科建設績效評價和差異化發展的影響。「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而不是簡單維持所謂的文理科招生平衡。實際上,高中階段選讀文科的學生數量本來就遠少於理科生數量。」胡福文說。

胡福文表示,有序擴大優質本科教育招生規模對家長和考生來說,當然是利好消息。人民群眾對公平優質教育的期盼將得到逐步解決。考生要積極關注國家發展需求,響應教育強國的召喚,珍惜機遇、有所作為。同時,要密切關注高校擴招專業,同時要防範「偽熱門」,避免盲目跟風。

文|記者 孫唯
圖|羊城晚報·羊城派資料圖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 天天要聞

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點擊觀看視頻5月7日,一篇獲獎文章引發關注,其中介紹,來自重慶大學的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十餘篇SCI論文以及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記者搜索發現,早在2016年,劉某喬就已首次申請發明專利,而彼時,她還是一名初二學生。知網劉某喬發明專利搜索結果截圖正觀視評: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讀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發表...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雙選會亮點頻出 打造學生就業新引擎 - 天天要聞

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雙選會亮點頻出 打造學生就業新引擎

5月7日,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成功舉辦2025 年「智匯天府」公共招聘校園行春季實習就業雙選會。此次活動旨在搭建校企合作橋樑,推動學生高質量就業,深化產教融合,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 雙選會現場。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供圖 活動吸引了160多家優質企業參與,提供超3000多個實習與就業崗位,覆蓋文旅、高端酒店、金融、教...
市自規局公告收回新校區建設用地,宿遷學院:需變更建設主體 - 天天要聞

市自規局公告收回新校區建設用地,宿遷學院:需變更建設主體

宿遷學院新校區項目建設現場。圖片來自 「宿遷城投」微信公眾號江蘇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日前公告收回宿遷學院新校區項目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引發關注。5月9日,宿遷學院黨委宣傳部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根據建設合規要求,該校新校區應變更建設主體,由宿遷學院變更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6日,宿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