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紀馭亞 通訊員 陳勝偉
眼下,研究生招生考試剛剛結束,2025屆大學畢業生正忙着畢業論文撰寫,不少學生還在撰寫畢業論文、求職就業、準備考研複試之間不斷切換。但是在浙江農林大學集賢學院,該院新農科求真實驗班211班的應屆畢業生朱佳欽卻專註着開展科學研究,他希望自己能夠在生物防治、昆蟲病理等領域的研究道路上走得更遠一些。
能夠在大四期間全心全意從事科研工作,不需要為畢業論文操心,這要感謝該校的一項本科生以高水平論文代替畢業論文的政策。此前,朱佳欽在導師周湘的指導下發表了高水平畢業論文,前不久他申請了以這篇高水平學術論文替代畢業論文,並以93分的高分獲得學校的審核通過。這意味着他不需要再單獨撰寫畢業論文,可以有更多時間投入到自己的研究和實踐中。

圖為浙江農林大學學生在開展科學研究。學校供圖
根據浙江農林大學剛剛下發的《關於公布2025屆本科畢業生科技創新活動成果替代畢業論文(設計)名單的通知》,今年該校有朱佳欽等13位應屆本科畢業生的科技創新活動成果達到相關要求,同意替代畢業論文(設計)正文並獲得畢業論文(設計)學分。據悉,這13名幸運兒來自不同專業,包括動物醫學、木材科學、應用化學、大數據、茶學等。他們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經過學校審核和答辯,論文成績直接作為畢業論文成績。
朱佳欽就是享受這項政策的13名幸運兒之一。從2022年開始,朱佳欽就一直跟着導師周湘開展研究,從大三開始撰寫相關的研究論文,並於今年5月份在SCI國際期刊《昆蟲》(《insects 》)雜誌發表了題為《豌豆修尾蚜在接觸專一性蚜蟲病原真菌暗胞耳霉後轉錄組分析,以及通過下拉試驗篩選與CytCo結合的蚜蟲蛋白》(《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of Bean Aphid Megoura crassicauda upon Exposure to the Aphid-Obligate Entomopathogen Conidiobolus obscurus (Entomophthoromycotina) and Screening of CytCo-Binding Aphid Proteins through a Pull-Down Assay 》)的論文。他表示,這項政策對於熱愛科研學術的同學來說,真的非常棒。有了這個政策,可以用發表的論文代替畢業論文,讓自己可以更專註昆蟲病理等感興趣的領域,為未來的研究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朱佳欽開心地說:「前段時間自己已經參加了研究生考試,希望能夠繼續從事昆蟲病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深造。發表論文替代畢業論文的這一政策,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研究,可以更深入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同時,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科學研究的信念和決心。」該校不少學生表示,這項新政策的推出,不僅對學生個人有着積極的意義,同時也對整個學校的學術氛圍和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據介紹,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學術型人才,提高學生參加科學研究、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浙江農林大學此前專門出台了《本科生髮表論文、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替代畢業論文(設計)實施辦法》。學生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可以向專業所在學院申請替代畢業論文(設計):一是掌握了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在該校學術期刊定級標準A類及以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與本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或設計作品,或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被SSCI、A&HCI等索引之一檢索;二是本科生(排名第一)參加「互聯網+」和「挑戰杯」大賽獲國家級二等獎或銀獎及以上,獲獎項目須與本專業相關的;三是參加創業實踐活動,須完成與本專業相關的實踐報告。
根據申請程序,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提出申請,相關學院統一組織答辯委員會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按照畢業論文答辯程序進行答辯,並經答辯委員會投票同意,可認定其發表論文、競賽獲獎或創業實踐活動報告替代畢業論文(設計)申請通過。通過的學生可獲得同等的畢業論文(設計)學分,成績按答辯委員會給定的綜合評定成績登記。
替代畢業論文政策的實施,讓部分擁有學術成果的迎接畢業生們有了更為靈活的選擇,得到了浙江農林大學廣大學生和教師的熱烈歡迎。不少師生表示,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而用已發表論文替代畢業論文,正是一種鼓勵和肯定學生創新成果的具體措施。申請發表論文替代畢業論文,此舉旨在充分發揮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他們取得更多的成果,從而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建立學生髮表論文與畢業論文有效結合的機制,是激發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關鍵所在。這幾年我們本科生髮表論文的數量越來越多,層次也越來越高。」浙農林大教務處處長郭建忠表示,建立學生髮表論文與畢業論文有效結合的機制,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多出成果,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