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等教育事業起源於清朝末期,基本都是以齊魯大學和國立山東大學為基礎而展開,如今山東大量重點高校和這兩所高校有很深的淵源。
山東高校同樣經歷過1952年院系調整和21世紀初的高校合併潮。比如山東大學合併山東工業大學、山東醫科大學等,組建成為新山大,如今大家都逐漸覺得當年的合併失敗。
從實際情況來看,山東省同樣有很多合併成功的大學,比如最近名次爬升最厲害的齊魯工業大學,就是由齊魯工業大學和山東科學院合併而來。
回顧山東省的高校發展歷史,如果說合併最成功的高校,無疑是青島大學。這所高校當年從名不見經傳的二本院校,如今綜合實力已經躍升全省前五名,值得大家了解。
多校合併,砥礪前行
青島大學當年實際是由多所高校合併而來,其最初的歷史來源於青島大學醫學院,其前身為1909年成立的青島特別高等專科學校,後面又成為國立山東大學醫學院的一部分。
新中國成立後,山東大學醫學院獨立發展,定名為青島醫學院,依靠當年山東大學留下的師資和基礎,該校於1978年已經成為首批碩士授予單位。
而原青島大學則是成立於1984年,後面又合併青島職業大學,開設文、理、工、商等多學科,發展成為綜合性大學。但當時山東已經初步形成高校格局,青島大學只是很普通的二本。
畢竟山東省當時有大量部屬高校,在全國都有很高威望。省屬高校裏面的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實力都很強,原青島大學在山東高校裏面確實排不上號。
學校發展的轉折點出現在1993年,當時山東省政府覺得有必要整合高校資源,最終選擇將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學院、原青島大學和青島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進行合併。
重新組建成綜合性的青島大學,這樣才能凸顯出青島大學的地位和實力。通過這次合併,確實使得新青島大學煥發生命力,通過資源整合,最終實現質的飛躍。
依靠青島地理位置優勢,青島大學通過不斷引進高端人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如今整體實力已經能挺進山東省高校前五名,在錄取分數線方面也表現得很搶眼。
根據第三方機構排行榜來看,青島大學軟科版排行榜裏面位列全國第110名,在校友會版排行榜裏面位居全國第135名。這樣意味着青島大學已經屬於頭部的「雙非」高校。
百年學府,實力穩步提升
根據青島大學官網提供的信息,青島大學目前已經擁有1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碩博點的數量已經位居普通一本高校的前30強,綜合實力較為突出。
青島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同樣很高,包括臨床醫學、化學、材料科學、堯理學與病毒學、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等13個學科都進入到全球ESI排名前1%。
學校在科研方面同樣表現搶眼,擁有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纖維成形與生態紡織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有生態紡織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青島大學於2000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截止到2024年,學校共獲得各類國家級科研立項189項,在醫學和紡織領域都表現出較強的科研實力。
這也從側面說明當年的高校合併,如今發揮作用的依然是當年的青島醫學院和山東紡織學院,這也是合併成功的地方。
生源是促進高校發展的重要基礎,青島大學在省內外都得到學生青睞,最近五年的錄取分數線都逐漸走高,特別是高分階段的錄取學生,已經是達到山東大學的水平。
2024年青島大學在本省的最低分數線為5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981),在山東省高校裏面位居第五。
從高分學生方面來看,青島大學有兩個專業的分數線都在600分以上。臨床醫學專業5+3一體化最高分為630分,口腔醫學專業為601分。高分段的學生都集中在醫學領域。
從就業方面來看,青島大學的就業率還是保持在相當高的水平。根據學校官方賬號發佈的信息,學校的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
畢業生到黨政、醫療、教育、科研等機關事業單位就業人數達34%,到國有大中型企業、國際著名外資企業就業人數佔20%以上。整體就業質量似乎不輸於211高校。
客觀評價青島大學
青島大學當年通過合併,最終實現資源整合,使得實力得到明顯提升,加上青島地理位置優勢的存在,使得青島大學的知名度穩步提升,獲得全國各地學生青睞。
但大家必須要清楚,選擇學校確實要講究性價比。青島大學實力固然很強,但大家也必須要理性看待,小魚老師覺得青島大學目前的性價比很低,可以說是嚴重溢價。
比如第四輪學科評估裏面,青島大學獲得的最高學科只有C+,總體來說就是大而不強,所以並非是所有的專業都值得報考。學校醫學和、師範工科等都比較好,其餘專業務必要慎重。
我們既要看到青島大學的蒸蒸日上,也要看到其存在的問題,如果一味地吹捧,就會容易誤導學生,所以客觀評價就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