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2024年05月19日04:50:44 教育 8649

前不久,教育部發佈了高職專業最新調整變化,與去年度相比,新增專業點6068個,撤銷專業點5052個,調整幅度是近年來最大的一年。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急需大批的「新型勞動者」,那麼,專業大增大減,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背後又反映了產業與市場需求導向的那些變化?

大增大減 高職專業大幅調整

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的聯繫最為緊密,專業設置的變化也直接體現了產業的最新需求。在山東省,通過產教融合,對接新舊動能轉換等十個重點方向展開人才培養。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產教聯合體園區,七所職業院校和海爾海信等十五家企業聯合開展物聯網、智慧家居、工業大模型等新方向的專業建設實踐。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海爾集團產教融合項目負責人 敖翔:未來肯定是一個人機互生的時代,依託於我們的產業,圍繞智能製造加工業互聯網推進人才的培育。

隨着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要求,一些傳統專業大類也必須有新的賦能,例如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的建築工程、鋼鐵冶金等以往的優勢專業現在都面臨市場變化的挑戰,他們在企業支持下及時進行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方向的改造,跟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鋼鐵智能冶金技術教研室主任 馬忠偉:學校及時優化調整了鋼鐵製造相關專業布局,建設鋼鐵智能製造專業群,撤銷了與產業高端對接不緊密的專業。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不僅是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國家重點發展領域也是職業教育專業調整的發力方向。比如針對人口老齡化現狀,很多院校都增設或轉型開辦了健康養老服務類專業。

浙江藥科職業大學智慧健康養老管理專業負責人 江凱:主要是面向各級養老機構、老年病醫院、老年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能夠從事營養服務、疾病預防的相關職業的高技術技能人才,這方面的人才還是非常緊缺的。

通過新建、改造、撤併三措並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將更加貼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而且下一步調整的力度還會更大。以湖南省為例,近三年新增專業點983個,撤銷728個,到2025年擬調整的比例將達到20%。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湖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 崔書芳:我們對職業院校的相關專業進行了梳理,將加快建設新能源、空天海洋、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新興專業,改造升級現代石化、綠色礦業、食品加工等領域的傳統專業,撤併供給過剩、就業率低的空中乘務、金融科技應用等專業。

從「有沒有」到「行不行」「好不好」

如果說,根據產業優化專業,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那麼,更重要的還要解決「行不行」「能不能」「好不好」的問題,也就是技能人才培養的質量。

去年5月,教育部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重點領域,引入職業教育課程,開展創新型拔尖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一年過去了,改革進行得如何?跟隨記者到6所牽頭高校之一的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探訪一下。

在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智能機械人技術實訓室,同學們正在運用新一代國產人工智能芯片進行編程設計。將行業內最新的技術、設備,引入日常教學,實現課程開發與企業新技術研發「准同步」,是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專業課程改革試點的一項重要內容。

學校牽頭聯合全國12所信息類職業院校,與華為等企業建立深度合作,目前已立項建設17門專業課程,預計今年年底,將推出首批具有融媒體、交互式和智能化特徵的數字教材。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 余菲:它的優點就是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可以把一些先進的技術,我們剛剛才研發出來的技術都融入數字教材當中。

不僅緊跟產業發展不斷更新課程內容,老師們也在不斷探索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實踐,豐富教學手段。在實訓課程上,利用虛擬仿真系統,同學們就可以模擬網絡工程師的工作,根據不同智能製造工廠的需求來設計布置專業網絡。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學生 劉靜儀:每一個項目都很還原實景,很清晰地看到一個機房裡的大概布置是怎麼樣的。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學生 林傑鑫:因為企業現在都需要複合型人才,我們掌握多種技能、多種裝備的一些儀器知識,就可以更加融入以後企業要求的工作當中。

在生產一線上實踐 在科研項目中歷練

航空航天裝備製造產業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這次試點改革中,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牽頭了航空航天裝備領域職業教育專業核心課程改革試點工作,通過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打造起航空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

在四川自貢中航無人機總裝廠房,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張浩陽正在裝配調試一台翼龍2無人機。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 張浩陽:通過實踐應用,我加深了對無人機專業知識技能應用、工段操作規範、無人機生產流程、質量控制規範等知識的掌握。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把課堂搬進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學校已經與83家企業共建了61個實訓基地,讓學生課堂與企業生產線「零距離」。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何龍:課程、教材、內容都源於企業真實生產場景、真實生產任務、真實生產案例,將生產標準規範向實際教學轉換。

此外,為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學校還鼓勵學生積极參与科研項目。在四川阿壩松潘縣,李吉老師正帶領同學們開展放牧無人機的實驗調試,這是學校在當地的一個助農項目,也是學校探索的一種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李吉:從早期的做實驗,到我們去年年底,做完牧場驗證以後出了第一代產品,我們的學生都是全面參與的。學生也實現了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對於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協同創新 「產」「教」如何齊頭並進?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創新是關鍵。職業教育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去蘇州看一看↓

在江蘇蘇州吳中區,這家生產傳統工業機械人核心部件的企業,正在積極轉型,進軍人形機械人賽道。然而,轉型初期他們就在人形機械人旋轉關節研發中遇到了難題。正當企業為難時,蘇州機械人與智能製造市域產教聯合體的成立,給他們搭建起了一個通力合作解決問題的平台。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聯合體由蘇州市職業大學聯合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整合了113家機械人頭部企業、14所院校以及哈工大蘇州研究院等9家科研院所。經過近3個月的時間上千次實驗,今年初,企業的人形機械人旋轉關節研發成功,實現了硬件上的一個突破。

蘇州市職業大學校長 溫貽芳:這個市域聯合體主要是針對機械人的上中下游,我們可以把這些技術資源、人才資源聚集起來,能夠迅速融入我們當地的產業之中去。

據了解,蘇州有機械人產業相關企業1000多家,上中下游產業鏈完整。機械人產業已被列入蘇州「十四五」規劃十大千億產業鏈。產教聯合體的成立,不僅可以為這些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也提供了大量技術技能人才。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樂聚(蘇州)機械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松:人才培養上其實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幫助,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程師,能很快把相關的產品和業務開展起來。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聯合體的成立也推動了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專業大增大減後 職業教育如何「向新而變」? - 天天要聞

蘇州市職業大學校長 溫貽芳:讓我們的學生學到的都是最新的企業的技術,能夠解決現場生產的一些複雜問題,這樣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企業真正歡迎的人,企業覺得錄用我們的學生是有意義的。

(總台央視記者 高晨源 姬強 朱平 傅蕾 李必雄)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5月10日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5月10日要聞速覽

要聞速遞擬錄取!重慶23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有消息顯示,根據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全市共23人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在擬保送清華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學有9人、重慶一中7人、重慶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 天天要聞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2023年全國多所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如下- 面向全國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廣東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為提升行業影響力,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文化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資源,19日上午,由三亞市旅文局指導、三亞市群藝館主辦的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三亞市群眾藝術館文化藝術人才專家庫授牌儀式,在三亞市群藝館一樓演藝廳舉行。當日上午,主辦方首先為出席授牌儀式的68名專家學者頒發...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當談及海外留學,你是否也對那片遙遠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嚮往?澳大利亞,這片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國度,早已成為無數學子追夢的聖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澳洲留學,探尋其獨特的魅力所在!01、頂尖的教育質量,孕育傑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全球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