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怎麼來的?江蘇人首譯

2024年05月18日13:35:18 教育 1113

5月18日,2024江蘇省大學生馬拉松聯賽東南大學第九屆校慶馬拉松燃情開跑。而東大校史人物和中國馬拉松運動的一段歷史淵源於近日被發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南京文史作家欒川正在撰寫《中國馬拉松運動之源》一書。他告訴記者,在撰寫中發現的歷史文獻顯示,南京和馬拉松有一段名稱上的「緣分」。

「馬拉松」怎麼來的?江蘇人首譯 - 天天要聞

圖 | 視覺中國

馬拉松比賽的名稱源自希臘的馬拉松地名。「馬拉松」三個字作為Marathon的音譯名稱,早已被千家萬戶熟知。然而,幾乎不為人知的是,馬拉松這個名稱的出現也和南京這座城市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欒川發現,清朝末期時滬寧鐵路為列車乘客創辦的《旅客》周刊,在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初七日(1908年10月31日)出刊的第一卷第八期上的「雜說」欄目里,刊文介紹1896年雅典奧運到1908年倫敦奧運這四屆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情況。該文也是中文最早介紹馬拉松比賽的文章。

文章之中留有最早的「馬拉松」漢語音譯譯名,是一個頗為震撼的詞語:「魔喇遜」。從音譯的角度比較,魔和馬,喇和拉,遜和松:在漢語里的第一個音譯「魔喇遜」的發音,確實是很接近Marathon一詞的發音。

清朝末期建成的滬寧鐵路,是連接蘇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1908年4月1日,鎮江至南京段建成,標誌着滬寧鐵路全線通車。也就是在全線開通的這一年9月,一個名為「進行社」的企業,開始在滬寧鐵路上發行《旅客》周刊。從此,包括南京在內的滬寧鐵路沿線城市的民眾,都有條件閱讀到一本名為《旅客》的雜誌。

連接南京和上海的這條鐵路,也帶有南京的城市氣質:民眾,其視野更能關注和接納當時世界上的新鮮事物。而伴隨着滬寧鐵路而誕生的第一篇中文介紹馬拉松比賽的文章,不僅為後世留下了中文馬拉松的最早音譯名稱,也留下了中國人對馬拉松比賽的最早描述。

其後,在中文的報刊書籍又有「馬拉敦」「馬剌松」等音譯名稱出現。而「馬拉松」三個字,則是源自陶行知先生的學生、南京高等師範教育專修科第一屆畢業生施仁夫。

施仁夫是江蘇常熟人,1893年出生。1918年夏季,著名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的前身)創立了教育專修科。施仁夫考入南高師教育專修科,成為第一屆學生。當時的南高師教育科名師薈萃,有一些著名教授如陶行知、陳鶴琴廖世承等。在陶行知等名師的教誨之下,施仁夫拓展了國際視野,開始閱讀英文學術書籍。

1921年施仁夫從南高師教育科畢業後不久,開始翻譯美國教育名著《教育觀察法》。1923年9月譯著出版。讀者們能夠看到,在該書的第14頁,將Marathon Race翻譯為「馬拉松大競賽」。這是迄今為止在中文書刊之中能找到的最早「馬拉松」音譯名稱。這個譯名沒有生僻字,而且朗朗上口。從此,這一名稱逐步發揚光大,最終成為中文馬拉松比賽的標準名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陶善工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5月10日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5月10日要聞速覽

要聞速遞擬錄取!重慶23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有消息顯示,根據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全市共23人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在擬保送清華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學有9人、重慶一中7人、重慶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 天天要聞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2023年全國多所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如下- 面向全國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廣東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為提升行業影響力,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文化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資源,19日上午,由三亞市旅文局指導、三亞市群藝館主辦的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三亞市群眾藝術館文化藝術人才專家庫授牌儀式,在三亞市群藝館一樓演藝廳舉行。當日上午,主辦方首先為出席授牌儀式的68名專家學者頒發...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當談及海外留學,你是否也對那片遙遠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嚮往?澳大利亞,這片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國度,早已成為無數學子追夢的聖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澳洲留學,探尋其獨特的魅力所在!01、頂尖的教育質量,孕育傑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全球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