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論文通不過,家長去找校長談心?大學生家長也要懂得「退場不離場」

2024年05月17日08:20:42 教育 5876

研究生論文通不過,家長去找校長談心?大學生家長也要懂得「退場不離場」 - 天天要聞

長久以來,社會和家庭對教育的重視使得家長一方面希望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一方面對孩子事無巨細,都一手包攬。而當這些孩子邁向成年、進入大學後,不少家長仍然不習慣放手,事無巨細都要「遠程遙控」,甚至和輔導員或導師聯繫最頻繁的也不是學生,而是這些學生家長。

近來,關於大學生學習生活的話題頻上熱搜,這些話題看似五花八門,其實聚焦的都是家長該如何對待已經成年的大學生。這些爭論也進一步啟迪家長思考:是否應該放手讓孩子自主地去選擇、去創造、去試錯;是否應該選擇去理解、去支持、去認同孩子和我們不一樣的想法與觀點。

「可否在學生宿舍安裝床簾,讓學生有一個私密的空間?」4月23日,相關話題「多地高校禁止學生掛床簾」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過去幾個月,有多個和大學生相關的話題都在社交平台上引發熱議,包括大學是否該給家長寄學生的成績單;大學教授抱怨課餘還得為學生建家長群,疲於應對家長的各種問題;大學是否可以規定學生上課必須坐在前排等等。對此,不少大學生也抱怨,學校仍把自己當小孩管。

其實,無論是大學建學生家長群,還是給家長寄成績單,這些舉措的背後都涉及同一個問題: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他們的事情為什麼還需要家長時不時插手?

孩子習以為常的需求,為什麼到大學成了「奢望」?

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在豐裕物質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主決定權和排他意識正逐漸增加,獨立自主正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就以學生宿舍安裝床簾為例,對於是否應該安裝床簾,年輕人的意見似乎高度統一:即便是公共空間,自己也需要「隱秘的角落」。

而且,就當下的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家長,有相當一部分是成長於經濟高速發展的70後。他們在育兒過程中很強調個性養育,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他們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獨自睡覺,且習慣擁有一個獨立、專屬的物理空間。孩子也會自主布置或者裝飾自己的空間,喜歡的顏色、心愛之物都構成了他們個性獨特的標識。

從一組數據也可以看出時代和經濟的發展對於年輕人帶來的影響。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人口普查年鑒—2020》顯示,1990年到2020年,30年里中國人均住宅面積實現了從7.1平方米到40.8平方米的爆髮式增長。當下的00後、10後們,從小的居住環境就相對寬敞優美。反觀高校的宿舍建設標準,《普通高等學校建築規劃面積指標》(建標191-2018)明確提出,學生宿舍生均面積標準為「本科生10平方米/生,碩士生15平方米/生,博士生20平方米/生」。

幾十年前,學生考上大學,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們的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包括更多的人均居住面積、更先進的生活設施以及更好的學習環境,這些都讓當年的學生在考上大學後的欣喜疊加。更不用說,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純粹而持久的友誼常常體現在共穿一件衣服、共喝一瓶汽水或睡前天南地北的卧談會,這成為很多大學生的美好回憶。

而今,當一名學生踏入大學宿舍時,首先要面對的可能是一系列困難。比如,無處安置的行李、突然嘈雜的空間、無法協調的生活習慣差異以及必須要和他人共享的生活設施等等。當「我只想早點睡」「我可不可以安靜地發發獃」「我真的好想痛哭一場」都成了青年人奢侈的願望時,在校學生選擇校外租房的比例也逐年增高。

2023軟科中國大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宿舍條件舒適」也是廣大學子密切關注的重要校園生活體驗之一,但全國大學生中僅有50.9%對母校宿舍條件表示滿意。其實,現在不少大學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不論是上海交大還是滬上其他知名高校,本科生樣板房空調吹出四季如春的新風都能讓每一個年輕人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馨;水管中流出的熱水溫暖了冬天裏奮筆疾書卻凍僵的手;自組裝書架實現了青年人打造個性化空間的夢想與創意;統一安裝的窗帘也尊重了青年人個體獨立意識和隱私意識……大學提升宿舍條件,不能簡單地和「現在的大學生吃不起苦、變得嬌貴了」畫等號,而是因為物質文明的進步,讓大學能儘可能為學生們提供更好的環境、滿足他們習以為常的需求。

不願退場的家長,成了高校和老師的煩惱

一方面,如今的學生確實有着越來越高的精神需求,但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包辦」不僅沒有減少,甚至越來越多。比如,有些家長一開學就加上了從大學輔導員到系主任,甚至任課教師的微信,不時問詢孩子的學習情況。還有的家長每天都要給孩子打電話,如果連續打3個電話孩子沒有接,家長就要請輔導員去宿舍檢查或者聯繫室友。到孩子升學或擇業時,有的家長不僅時不時聯繫輔導員,甚至還會出現在校園裡,拜託輔導員或導師幫忙一起勸說孩子全力保研,放棄出國的念頭等。更極端的情況是,有些學生已進入研究生畢業階段了,但因為論文盲審沒通過,家長就想方設法打聽到校長的家庭住址,找上門去,要求校長干預盲審的結果……

對大學來說,積极參与家校協同育人,確實有很多具體的工作要做,包括全面掌握並向家長及時溝通學生在校期間的思想情緒、學業狀況、行為表現和身心發展等,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有關情況。本來,大學向家長發送成績單、建家長群,是為了更好地加強家校聯繫,必要的信息交互可緩解家長的焦慮不安,也能增強家長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參與感與獲得感。但是如果不把握好度,尤其是家長一旦過度「干預」,不光讓青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也讓學校和老師不勝其擾。

這些年,和不少學生家長接觸,筆者也有一則觀察: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包辦」並非在孩子進入大學後才發生,而是貫穿於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甚至孩子成年後,家長都從未退場。

如今的這些70後、80後家長,他們都生活在物質不那麼匱乏的年代,而他們的父輩大多都吃夠了沒有文化的苦,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了這些70後、80後從小就受到的「規訓」。在70後、80後的童年時期,踢球、下棋、看閑書都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而當他們成為家長時,一方面強調對孩子的個性養育,一方面又把自己曾經通過抗爭換來的「自由」認為是孩子的必需品,甚至變成對孩子的壓迫。他們意識到全面發展重要,就要求孩子發展各類特長,「卷」完學習「卷」興趣;他們同時認為自己的父輩當年缺少對子女全面發展的關注,因此當自己有了孩子後,他們十分注重為孩子「謀劃未來」「規劃人生」。

所以,當下的大多數孩子,已經不需要偷偷摸摸發展特長,但他們卻疲於奔命、往返於各種特長班;他們在校有豐富的安排,卻要通過各種考試、測評等校外賽道,努力成為「六邊形戰士」,沒有選擇也沒有退路。

但如此重視教育的家長,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獨立自主發展需求。也正因此,不少學生千辛萬苦考上了心儀的大學,卻再也不想讀書;有的學生明明通過了各種體測,但進了大學卻拉不起一個引體向上……

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這些需求從底層到頂層遞進,只有在低一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個體才會關注更高層次的需求。所以,每個時代年輕人的需要,也會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

隨着當下年輕人的物質生活面貌發生了極大改善,他們在精神層面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正確了解、認識和滿足青年人的精神需求,也是當下亟待社會各界共同去思考的。

從教育學角度來說,實施「五育融合」已成業界共識,讓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較高的藝術修養與品位,養成課外閱讀習慣,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提升年輕人的心智成長、團隊合作能力等都顯得至關重要。這些,都不是家長通過幫助就能讓孩子達成的目標,而是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自己習得的。也許他們通過個人努力就會取得成功,也許需要摔倒再重新爬起、需要經歷一些挫折,但無論如何,孩子並不需要父母時刻幫助他們規避「困難」和成長中的坑。

身為父母,要懂得給孩子機會,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孩子的人生只能讓他們自己體驗,即使有時候要走一段彎路。在上海交大,致遠學院之前有位學生在大四時突然發現自己喜歡數學,堅持要從生命科學方向轉到數學專業,學院為她重新打造了培養方案。她克服諸多困難,降轉一年完成了這個方案,並成功申請到華盛頓大學統計生物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記得當時這位女生說過一句話:「自己選擇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所以,讓孩子有自主掌控命運的自覺,他們才能有持續的內生驅動去學習、去奮鬥,去探索自己生命的方向。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在舞台下默默注視,期待聚光燈開、再為他們狠狠喝彩。

有一本名叫《為什麼偉大不能被計劃》的書里談到,非目標的創新更多地源於人們的自我探索,始於興趣。快樂和精神的滿足源於青年人的自主選擇和志趣發展,新奇和有趣是基礎,也是原始驅動力,而非他人給予的目標與計劃。這也啟迪今天的家長們思考:是不是應該放手讓孩子自主地去選擇、去創造、去試錯,也應該選擇去理解、去支持、去認同他們和我們不一樣的想法與觀點。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生活方式、觀念正在被一一更迭。沒多久之前,我們還明令禁止青年人用chatg pt做作業、寫報告,但眼下,我們則鼓勵學生嘗試sora生成他們的新想法。下一代的青年將伴隨着人工智能長大,他們的成長又會面臨哪些新需求?讓我們用開放的心和包容的態度去接納他們的與眾不同。

  作者:吳曉玲

文:吳曉玲(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圖:視覺中國責任編輯:姜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5月10日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5月10日要聞速覽

要聞速遞擬錄取!重慶23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有消息顯示,根據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全市共23人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在擬保送清華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學有9人、重慶一中7人、重慶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 天天要聞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2023年全國多所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如下- 面向全國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廣東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為提升行業影響力,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文化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資源,19日上午,由三亞市旅文局指導、三亞市群藝館主辦的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三亞市群眾藝術館文化藝術人才專家庫授牌儀式,在三亞市群藝館一樓演藝廳舉行。當日上午,主辦方首先為出席授牌儀式的68名專家學者頒發...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當談及海外留學,你是否也對那片遙遠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嚮往?澳大利亞,這片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國度,早已成為無數學子追夢的聖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澳洲留學,探尋其獨特的魅力所在!01、頂尖的教育質量,孕育傑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全球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