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2024年02月09日18:45:17 教育 1588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歲末之際,中國台灣網《台灣同學錄》欄目策劃視頻特輯,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的8名台灣學子合唱《稻香》MV。(中國台灣網 發)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回首來時路,2023年是兩岸青年交流的「破冰」之年,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

籃球在指尖飛旋,汗水在發梢滑落,運球、飛撲、上籃,球場上,兩岸少年們奔跑的身影,就是兩岸青年交流最好的縮影……還記得2023年那個火熱的夏日,在湖南長沙的明德中學,一場場「友誼賽」聚攏、融合了兩岸籃球少年們共同的夢想與熱愛。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明德中學與南山中學比賽現場。(中國台灣網 高嘉鴻 攝)

「以球會友,打球就是我們交朋友的方式!」來自台灣北科附工的黃柏森說道。在活動中,新北市立永平高級中學的李玟萱也結識了不少大陸的同齡好友,她向他們發出了熱情真摯的邀請,「歡迎你們來台灣體驗美食!」

你來我往,青年搭起了兩岸的「連心橋」。

青年也是兩岸交流中最活躍的力量。

過去一年,大陸方面採取系列措施推動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態化,受到兩岸同胞歡迎,兩岸交流持續熱絡,特別是兩岸青年交流交友交心,正不斷匯聚、融合,發展出磅礴的新生力量。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與馬英九合影留念(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暖雨晴風初破凍,親望親好心連心。2023年3月,馬英九先生率團來大陸祭祖、交流,行程期間帶領台灣青年學生造訪了三所大陸高校,兩岸學生面對面採取「梅花座」,暢談學習生活和夢想追求。

「非常榮幸,我旁邊坐的是一位研究物理領域的學長,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中正大學四年級的高唯恩是此行30位台灣學子中的一員,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大陸行,他感觸頗深。

「我們還聊了兩岸的景點、美食,這些生活上、文化上的話題能最快拉近彼此距離。希望未來兩岸在文化旅遊、學術交流上能有更好、更便利的政策。」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兩岸青年多一些接觸,就多一份情誼,兩岸青年「心連心」,讓海峽變窄,海灣變淺。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舞劇《滿月》劇照。(中國台灣網 發)

月亮是最美的中華文化符號之一,皎皎滿月照亮歸家路,映出兩岸情。4月22日,由兩岸青年學子「合跳」的創演舞劇《滿月》在北京語言大學精彩上演,靈動的舞姿,閩南特色鮮明的配樂,勾勒出中華兒女對「尋根溯源」的深思,對「根」與「魂」的眷戀。

和大陸同學們一起排練的點滴細節,都化作融融暖意,被來自寶島台灣的蕭昕雨記在心裏,「在排練舞劇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家的歸屬感。這個劇的上演,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一起努力的結果。」

赴一場春日之約。7月15日11點40分,一架載着大陸師生的航班緩緩降落在台灣桃園機場。

為期9天8夜的赴台交流,有新朋相識,也有「故交」重逢,這份血濃於水的情誼,融化進《兩岸一家親》的墨寶里,沉浸在《花好月圓》的絲竹聲里,交織在台北天母棒球場的助威吶喊里。無論歷經多少風雨,兩岸青年的心始終在一起。

「尋根路你我對話,穿越了海峽兩岸從來是一家。」第二十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7月4日在京拉開帷幕——約三分之一「首來族」,千位來自寶島台灣的青年學子分批前往大陸28個省市參訪、研學,他們飽含所有熱情,奔赴一場「歸家」之旅,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夏令營開營儀式暨兩岸青年聯歡晚會現場。(中國台灣網 常卓然 攝)

他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壯美山河,用心靈感悟中華歷史文化,用青春築牢兩岸交流的「連心橋」。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四川成都分營的台胞青年開心不已;上海分營聚焦青年創業就業、申城歷史文化和兩岸青年交流,豐富了營員們的見聞和視野……來自台灣高雄科技大學的楊延徽收穫滿滿,「歡迎大陸青年朋友也來台灣走走看看,我們一定好好地招待你們,就像你們盡心招待我們一樣。」

夏草芳菲,不負韶華,兩岸青年手牽手,心連心,許下美好的青春約定。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出席青發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9月,秋高氣爽之時,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如約而至。自2018年舉辦以來,青發論壇累計有2600多名兩岸青年踴躍參加,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學共鑒的重要平台。「老友」重逢,「新友」相識,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跨海而來,在祖國大陸闖出一片天地。

事實證明,大陸始終是台灣青年成長進步,實現個人價值與夢想的理想熱土,大陸廣袤的發展空間,對台灣青年一代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10月1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國台聯的組織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中國台灣網 發)

10月1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國台聯的組織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迎接國慶日的第一縷陽光。

11月,50名在京台生齊聚北京懷柔區九渡河黃花城水長城景區秋遊,裸心交談、合作「打卡」。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11月4日至5日,全國台聯組織50名2023級在京台生於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黃花城水長城景區秋遊。圖為台生們在活動現場自拍。(中國台灣網記者 常凱特 攝)

12月,中國台灣網《台灣同學錄》欄目策劃視頻特輯,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的8名台灣學子暢談青春感悟,有感動銘刻於心,有難過偶爾光顧,有欣喜溢滿胸懷,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8位台灣學子深情合唱《稻香》,傳遞出自己最美的心聲。(中國台灣網 發)

雖已遠行萬里,但心中永遠有「歸家」的期待,8位台灣學子深情合唱《稻香》,以歌曲MV的方式,記錄青春的聲音,傳遞出最美的心聲——「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兩岸關係的未來屬於青年,民族復興的希望寄予青年。

過去的一年,兩岸青年在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的互訪中,交流交往、交融交心,走近走親、牽手連心。兩岸青年與大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是民族復興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

相信新一年,兩岸青年定肩負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使命,繼往開來,共譜青春交響、共書時代華章!(文/常凱特)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佈《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着的……...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佈《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