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時刻會晚到,但不會缺席

2023年06月25日20:17:07 教育 1865

高光時刻會晚到,但不會缺席 - 天天要聞

大學時期,高光時刻還挺多的,但我最在意的還是我被評選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的意義對我是非常重大的,不但可以解決我物質上的基本保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國家對我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的一種肯定與鼓勵。

國家獎學金是一個綜合獎學金,它是根據你的考勤、考試成績、社會活動等各個方面做出綜合的評估,就是綜合方面的表現優異,才能拿到。所以,被評上國家獎學金,就是我在大學期間的高光時刻,收穫國家的肯定,對於我來說當然是莫大的鼓勵,內心深處感受到無上光榮,自己也會更加勤奮地學習和鍛煉自己的本領!

國家獎學金並不是每個學期都有,也不是每月、每年發放,就是大學馬上要畢業的時候,大三有一次這樣的機會,是一次非常全面的評選。因而,就不單單是獎金,它其實是對我們綜合成績的一種評估,因而能被評上,是讓每個人都非常欽佩和羨慕的事情。那一次獎學金是8000塊錢,對於大學生來說,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款項了。

只是我沒預判到,我的國家獎學金名額最終卻被一個「關係戶」給冒名頂替了。

就在我滿心歡喜,等着學校最終公布獲得獎學金的名單的時候,在學校官宣通報的前一秒鐘,舍友告訴我,我的國家獎學金成了別人的,也讓我初次感受到社會的這種「險惡」。

這樣的事情放在職場中或許很常見,但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大的身心傷害。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什麼是不公平,舍友們也都為我不值,我也為此難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有些心灰意冷。

但很快我就想通了一件事:只有經歷過不公平,才會知道公平的可貴!

雖然與獎學金失之交臂,但一切都值得感恩,因為只要你足夠努力,自然能夠發光,至少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自己可以發光,又何必等着被照亮!

其實,在大學裏,成績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綜合能力的提升才最重要。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高中無論什麼方式,最後對標的都是高考,而高考這件事基本遵循着「努力學習→分數上漲」的規律。即使學習效率不同,但努力學習能帶來好成績這點毋庸置疑。

大學則不一樣,每個人的目標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人想着畢業後考個公務員,然後安穩地過日子,或許將來可以當個什麼官之類;有的人想着在大學學到一些本事,將來自己創業當個老闆,將來實現財務自由;還有的人會想着要出國,去見見世面,找更大的可能性;還有的人會想將來繼續考研、考個博士之類的,將來或是進研究所,或是自主創業等。總之,擺在我們面前的路有很多,而我們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也是不同的,但專業的知識一定要學,還有「通用的技能」也是一定要學好的,比如英語的技能、演講的技能、組織活動的技能等等。

因此,不僅大學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事,甚至學習本身也跟高中時期不一樣,有了微妙的變化,我們學習的面拓寬了,而且更加有針對性了。

學習,是一種投資!

在大學裏,「60分萬歲」由一種被批判的「消極懶惰混日子的態度」變成了一種策略。60分是為了拿畢業證;但我的時間要用在對我人生目標幫助更大的事情上。但如果只是拿到60分的話,說明你的學習力不怎麼樣。因為沒有「學習力」這也會阻礙你未來的發展,因此,好學生都是全面發展的,不會說某一方面只是剛好達標。如果能非常快速學好一樣東西,那麼你學別的東西也一定特別快,這是方法論方面的原理,也是一通百通的實踐。

說白了,一切為人生目標服務。

有個前提:你要對自己的目標有一種確信。也就是說,知道自己以後非幹什麼不可,或者知道以後自己絕對不會幹什麼。要基於能力、興趣和形勢來綜合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避免隨意決策,並以它指導自己的大學生活。

我那時也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於是就給自己定下了「全面發展、多點開花」的策略,因為是品學兼優,而且各方面都表現優異,因此評上了國家獎學金。

大家都說高中苦,實際上大學也不輕鬆。

記得馬上就要上大學之前,幾乎每見到學姐,我都會激動的詢問起大學的生活。其中頻率很高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學比高中累嗎?而這個問題,我讀完大學後,自己可以給出確切的答案:累,累多了。

那麼為什麼會比高中還要累呢?是因為學習的課程變難了嗎?是因為競爭的對手變強了嗎?是因為開始有科研的壓力了嗎?是因為要忙於各種學術之外的活動嗎?大概這些都是原因之一吧。至少這些都讓大學學習變得比高中更加困難、更加複雜。

高中生活其實是幸福的,因為只需要好好學習,好好考試,不用思考未來。

大學不一樣,除了身體累、腦子累,大學裏還要加上一條,那就是:心累。

進入大學後,面對着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專業,面對着一片混沌的前景,可能大多數人都體會過那種極度的迷茫,遙望着不太遙遠的未來,缺乏安全感,缺乏方向感。

我的未來我做主。

為了對自己的未來有掌控感,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是別人的幾倍,學習各種技能,鍛煉各種本領,當然同時也不忘了維繫與同學的感情,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完美。

大學,在我看來是一種建立自信、構建獨立精神和長大成人的感覺。

長大成人,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隱藏着對自己未來的沉重的責任,隱藏着無數個日夜的前後思量,輾轉反側。

有時候會想,讓別人替自己決定一切,替自己選擇未來,或許就會輕鬆很多吧?

但自己的未來,豈能由別人來決定?

花上幾個小時與題庫奮鬥,花上幾個小時提前寫出要去做的實驗報告,花上幾個小時提前寫完還有兩個星期才要提交的論文,在大學裏,我總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做所有事。

沒傘的孩子,要學會奔跑!雖然國家獎學金的公布名單里最終沒有出現我的名字,但能被評上,已然是我大學裏小小的「高光時刻」,我相信努力奔跑,總會比別人先到達目標!

天穹上有無數顆星星,憑什麼我不能是其中最亮的一顆?


未完待續,明天同一時間,我們繼續更新《星光滿懷》......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知曉|25~34℃,北京科學中心暑期「保姆級」逛館攻略來了!國家老年大學啟動秋季學期招生!北京6月闢謠榜發佈! - 天天要聞

知曉|25~34℃,北京科學中心暑期「保姆級」逛館攻略來了!國家老年大學啟動秋季學期招生!北京6月闢謠榜發佈!

■加力!我國推出新一批穩就業支持政策。■7月9日,2025年全國勞模療休養活動在北京啟動。■近日,商務部、全國總工會等9部門聯合印發《2025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從四方面提出14項工作任務,深入實施家政興農行動,推動擴大家政服務供給,促進家政服務消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據國家醫保局消息,截至2025年6月30日...
港大新學院啟航! - 天天要聞

港大新學院啟航!

香港大學於2025年正式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學院(SBME),由國際頂尖科學家Michael Häusser教授領航,致力培育具有影響力醫療人才。SBME的定位是?SBME是一個匯聚醫學、科學與科技的創新平台,致力於解決現實世界的健康挑戰,例如開發更優秀的醫療器材、更先進的診斷技術,以及全新的治療方案。新成立的學院有何願景?我們的目...
當海外名校碩士成為「新本科」:你還需要這張文憑嗎? - 天天要聞

當海外名校碩士成為「新本科」:你還需要這張文憑嗎?

頭圖由豆包生成曾幾何時,「海外名校碩士」是通往精英階層的黃金門票,也是打工人階層躍升的理想途徑。但在今天的就業市場,這張曾經閃閃發光的文憑,正悄然貶值。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開始反思:讀一個碩士,尤其是「水碩」,真的還值得嗎?所謂「水碩」,通常指那些入學和畢業極為容易、學制短、含金量低的碩士項目...
中國十大成人高等學校 - 天天要聞

中國十大成人高等學校

截至2025年6月,全國共有成人高等學校248所。根據公開信息和教育機構排名,中國成人高等教育主要由兩類院校構成:一是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二是普通高校下設的繼續教育學院。
安徽阜陽技師學院2025年思政課校本培訓成功舉行 - 天天要聞

安徽阜陽技師學院2025年思政課校本培訓成功舉行

2025年7月2日至4日,阜陽技師學院精心組織並成功舉辦了為期兩天半的思政課校本培訓活動,旨在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學院各黨支部書記、系部主任及全體思政課教師共計67人參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