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河南一個考場,當其他參加高考考生低頭認真做答卷,爭分奪秒考出最好的成績。
一位女孩卻與眾不同,她胡亂的在卷子上寫着什麼,接着把卷子翻過來,故意用雙色筆在卷子後面飛快的寫着,很快一篇8000字的文章寫完了。
她不動聲色地在密封線外寫上自己的筆名「碎心飛魔」,答題時間結束,她和其他同學一樣交上了高考答卷。
她的心狂跳着,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引起高考老師的重視,以此改變自己的命運。
過了一段時間高考成績公布,她收到班主任老師的電話通知,她和母親懷着激動的心情前往學校。
當班主任老師拿出一張紙讓這位女孩簽字,女孩的母親大驚失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張紙是一張考試違規的處理通知書,原來這個女孩考試違規,文綜考試被判零分,其他各科考試總分114分。
女孩的母親絕望至極,癱坐在地上,質問女孩:「你為什麼這麼做?」
這個淳樸的農村婦女,想不明白,自己的女兒為什麼做出這種事?
女孩兒此時才明白,她的計劃完全失敗,她沒有創造奇蹟,12年苦讀付之流水。
她的心情是複雜的,也是執拗的,17年過去了,她現在怎麼樣了?她為當年做的事後悔過嗎?
這位女孩的名字叫蔣多多,1987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她上面還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僅靠幾畝薄田,沒法維持生活,她的父親只好去外面賣保險,賺錢養家。
房子漏雨都沒有錢翻修,一家5口人借住在大伯家裡。
蔣多多的父母對孩子懷着殷切的希望,他們不像有的農村父母重男輕女,他們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
不管多麼困難,都要供孩子讀書,蔣多多的姐姐就是這樣考上了大學,跳出農門,改變了命運。
蔣多多的父親對孩子說:「你們一定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就能改變命運,爸爸就是吃了沒有讀書的虧。」
蔣多多暗暗下決心,一定不讓要父母失望,認真讀書,爭取考上大學,成為父母的驕傲。
她從進入學校起,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牆上掛滿了獎狀。
蔣多多的父母很欣慰,孩子覺悟了,那麼努力,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
女兒的成績,如果一直保持下去,自己的女兒考上大學應該沒有問題。
誰知,蔣多多進入高中學習後,隨着壓力的增大,她有了其的想法,思想慢慢變化。
最終在高考考場,她幹了一件「大事」,盡人皆知,成了一個笑話。
她考入縣裡的高中,一如既往的認真學習,再過三年,按照她的預期就能進入大學學習了。
誰知到高二的時候,她的成績卻一直往下掉,從班上的前10名掉到20名以後,讓她倍感煩惱。
開始對學習排斥,甚至拒絕努力,以寫小說緩解壓力,發泄不滿。
寫了以後,她發現她的興趣在寫作上,寫了一篇小說,她姐姐放假回來,她拿給姐姐看。
她姐姐大大的表揚了她一番,對她說:說不定能出版,讓她寄給雜誌社試試。
於是,她把自己的作品寄給了雜誌社,過了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的作品某一個段落,被雜誌社採用發表了。
蔣多多欣喜若狂,她認為自己為什麼要按照別人設計的道路走呢?
條條大路通羅馬,我為什麼要跟那些同學一起擠獨木橋呢?
成功的道路千萬條,她決定繼續寫小說,用文學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屑參加高考。
她覺得自己才華橫溢,說不定在文學上能走出另外一條路。
就這樣,她就像一艘偏航的小船,執拗的偏離航向,走上了另一條不歸路。
沒有任何人生閱歷和和知識儲備的她,憑空想像創作了一部又一部小說,她請同學們看。
雖然寫的很是天真幼稚,但是為了不打擊她的積極性,紛紛誇獎她有才華,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暢銷小說家。
蔣多多信以為真,真以為自己是一個小說天才,每天挖空心思,憑空想像,構思小說。
把自己寫的東西寄給雜誌社,可惜都是石沉大海,再沒有任何動靜,她仍然沒有醒悟,以為自己寫的不夠精彩。
每天沉迷其中,在構思着精彩的小說情節,她的成績也越來越差。
幾乎放棄了複習,終於被老師發現,可惜那時想改變她已經晚了。
老師發現原來成績很好的她,成績一直往下掉,學習積極性不高,把她叫到辦公室,尋問原因?
這時,她見瞞不住了,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向老師說出:
「我想寫小說,我覺得人生成功的道路不一定要考上大學。」
老師趕緊制止她:趕緊放棄幻想,想寫小說,先考上大學,再去考慮。
老師的話蔣多多並沒有聽進去,反而執拗的認為自己就是有寫小說的天才。
她把自己寫的小說拿給老師看了,老師看過了以後說:「幼稚天真,邏輯不通,你現在的任務主要是複習,準備高考。」
她心裏非常不服氣,為了老師不找她談話,在課堂上,她裝得認真聽課,記筆記。
老師以為她聽進去了,就沒有再找她談話,她的思想越來越叛逆。
開始對全國的高考制度不滿,覺得學生天天讀書,死背印記,只能培養出讀書機器,扼殺了學生的興趣愛好。
有一次,老師布置作文,她洋洋洒洒寫下對考試製度不滿的看法,交給了老師,老師看到後,對她很失望。
在作文紙上寫下了「踏實學習,別胡思亂想。」
並給了她很低的分數,蔣多多對老師更加不滿,就是在那個時候她做出了驚天決定。
準備在高考的時候,寫下一篇長文,聲討痛批高考制度,最好是給她零分,引起人們的重視,說不定就能改變命運,實現理想。
完全沒有複習功課,在高考的那天,她父親請假把她送入考場,勸女兒別緊張。
她不耐煩的對父親說:「回去吧,不用等我了。」
在考場上,其他同學都在認真的答題,蔣多多卻與眾不同,拿出雙色筆在卷面上胡亂寫了幾句。
然後翻過卷面,奮筆疾書,違規用雙色筆寫下8000字的聲討作文。
寫完後,故意在考卷的密封線上寫下「碎心飛魔」四個字,她心裏盼望着老師給她打零分。
就能被人重視,揚名天下,說不定就能改變命運。
她得意洋洋的走出考場,看到父親關切的目光,扔出一句話:「別等了,反正大學考不上。」
她父親以為她沒有發揮好,想安慰她幾句,她竟然頭也不回的先走了。
現實是殘酷的,當老師通知她去辦公室,她母親得知女兒只考了114分,文綜成績因為違規被打零分,一下子癱坐在地。
哭着問蔣多多:「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此時,蔣多多眼睛不敢看母親,心裏也有些自責,對自己也感到失望,自己的計劃全泡湯了。
回到家裡,說去外面散散心,拿了家裡的200塊錢,趕到了鄭州姐姐那,想找份工作。
姐姐勸她趕緊回去復讀,別想多了,塞給她一些錢,讓她回校學習,明年再考。
她嘴上答應,卻去了山東的另外一個城市。
想躲開所有人,找一份工作先做打算,然後利用業餘時間繼續寫小說。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她茫然無措,在陌生的街道上漫無目的的行走着。
沒幾天,帶在身上的錢快花光了,她只好買了車票,又回到了家鄉。
回去後,她沒想到她成了村裡的「名人」了,村民們紛紛對她指指點點,說她:太傻,太幼稚了。
有些媒體記者,也前來採訪,問了一些讓她難以回答的問題,她感到尷尬和失望。
學校的老師和領導也很關心她,給她送來參考書和文具,希望她繼續讀書,可以免費復讀一年。
她對讀書沒有興趣,拒絕了人們的好意。8月下旬收穫的季節,考上大學的同學們,興高采烈的坐着汽車、火車離開家鄉。
此時蔣多多,特別的失落,她不甘心,她要繼續當作家的夢,每天在家裡廢寢忘食,寫了很多,
兩年時間寫了100多萬字,二三十篇小說,滿懷希望寄給雜誌社,沒有一部被採用,她的才思也幾乎枯竭了,再也寫不出東西來。
蔣多多的父母多次勸女兒去學校再復讀,他們會供她讀書,她說什麼也不回去了,讓她的父母非常失望。
隨着時光的流逝,她的熱度也消退了,沒人再關注她,她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像所有農村女孩一樣,出門打工。
可惜她沒有學歷,沒有工作經驗,只能做一些最簡單的工作,流水線單調重複的工作她一點都不喜歡。
只能打零工做些其她的事,不但賺不了多少錢,還處處受氣,還是家鄉好。
不得不回到農村老家,和媽媽一樣,在田地里忙活,活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村婦。
她曾經後悔過,也對自己失望過,她說:「對不起父母,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
為了供姐弟三人讀書,家裡還欠了不少外債,她是個懂事孝順的女孩,每天起早貪黑,在田裡辛苦勞動,懲罰自己。
原本細嫩的手腳,長期風吹日晒,長滿了老繭,臉也被太陽晒黑了。
過了幾年,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她不得不嫁人結婚生孩子,她的丈夫也同樣是農民。
飽受生活的折磨,當年的激情和才華橫溢早已經無影無蹤了。
原本可以考上大學改變命運的她,卻因為自己的一個無腦幼稚的行為,斷送了自己美好的前途。
她常常在家裡發獃,為當年的荒唐行為後悔萬分。
@藍色的憂傷世上沒有後悔葯,要珍惜每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高考雖然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道路,但是,是改變命運最快捷的方式。
她自己把飛翔的翅膀掰斷了,用一生懲罰自己,希望她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娛兔迎春##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