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張永康

分為三部分,先由各年級評委評課、教師分享備課會內容;其次由學校黨支書書記、校長左登良給出聽課意見,給教師們提出高要求、高標準;最後由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任秀忠分享觀點並進行總結。

高二年級呂帥老師先是分享了自己在濱州市備課會的收穫,就各專題所強調的重點進行傳達,對於教學大比武的課堂,呂帥老師提出授課時應「注重細節」,提前想到學生會出現的問題,還應注意知識引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

高一年級吳然然老師身為評委對老師們的課堂進行點評,肯定了老師們的教學基本功,並且分享了自己「小組教學」的做法,組內成員分層次,互幫互助,實現「小組教學」的聯幫帶作用。

高一年級胡云波老師對備課會內容進行分享,強調老師們應注意細節教學,有些問題我們認為學生會,但實際往往相反。對於高一多學習的集合、向量都是「工具性」知識,必須打好基礎,才能保證今後的學習更加穩固。

高三年級孫雪松老師擔任教學大比武評委對各位老師的課堂進行點評,在公式推導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師們的課堂容易流於形式,給學生練習、展示、討論的時間不足。

高三年級周欣雨老師在三個方面分享了備課會的收穫,將說題比賽中出現的大學知識和六大專題預測內容進行整理,並強調了王文清老師的「題組教學」原則及教學反思的重要性。

左登良評課時對老師們在教學中出現的不嚴謹的語言表述給予糾正,將高中知識串聯起來,有骨有肉,有主體有工具。要求老師們多利用學校的錄播設備,自查自糾,多學習,多反思,多提高。

最後任秀忠提出了一堂好課的標準之一:站在數學思想、方法上設計課堂問題,課堂結尾再歸結到此思想或方法上,這就是一堂有特點、有特色的課,數學課要有「數學味」 ,教師應見教材、見自己、見學生,爭取做到眼中有光,心中有數,腦中有法,手中有根。
本次大教研老師們收穫頗豐,知識上有新的學習,課堂教學上有新的啟示,個人智慧聚在一起便可閃耀出集體智慧的光 。強教研、抓成績、提質量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為實現目標必須落到實處,每位教師踏實肯干必能出成績,有質量,為此數學組在行動,惠民三中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