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創新案例|語文作業這樣布置,實現初中生減負增效

2022年10月13日13:08:19 教育 1097
雙減創新案例|語文作業這樣布置,實現初中生減負增效 - 天天要聞

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吳祖勝

「我與心中的『三味書屋』的小故事,講故事錄音頻班級分享」「讀《論語十二章》,在書中搜尋成語;為《西遊記》中的人物寫小傳」「讀報紙,關注新聞人物或熱點事件,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並進行評價。」這些是10月12日武漢市江夏區第一初級中學(後文簡稱為「江夏一初中」)七、八年級一些班級10月12日的語文作業。學生們說,這個作業好做,很快就能完成。

雙減創新案例|語文作業這樣布置,實現初中生減負增效 - 天天要聞

學生語文作業:取經地圖

在江夏一初中,語文老師們布置作業的目標就是「是所有學科作業中最少最有趣的」。「很多人覺得語文學習浩瀚無邊,在閱讀寫作上投入很多時間不說,有時成效還不明顯,對語文能否響應『雙減』提出的減量提質目標有疑惑。其實,只要抓住語文學習的牛鼻子,是可以做到的。」該校校長阮正林介紹,如在該校,通過聚焦「培養思維能力」這個語文教育教學中最重要但最易被忽視的任務,各年級語文學科平均分穩居全區公辦學校第一,高出全區平均分7分以上。

雙減創新案例|語文作業這樣布置,實現初中生減負增效 - 天天要聞

學生校園賞花、記景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假期,該校七年級學生的作業閱讀七年級上冊必讀名著《朝花夕拾》和《西遊記》並製作對應的思維導圖。「我們的要求很寬泛,學生可以做大綱,也可以聚焦某個或某群人物、某次事件等,但不管他選哪種,都必須要動腦筋,經歷思維梳理和產出作品的過程。」七年級語文教研組組長蔡華說,動腦動手,實際上是鍛煉語文的核心素養。該校八年級語文組組長李紅艷說,語文課在布置分層作業時也是按思維能力分,對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加量和提高要求,讓他們多讀多寫,做到思考後再輸出;對弱一點的學生,則定位專項知識點突破,讓他們多吸收,多輸入。

雙減創新案例|語文作業這樣布置,實現初中生減負增效 - 天天要聞

課本表演讀

多位語文教師說,最少最有趣的語文作業必然植根於重視思維能力的語文教學,這樣的教學發生在課堂上,也在生活中。「學生的生活三點一線,如果沒有養成觀察和思考生活的習慣,一定會覺得沒話可寫,也理解不了他人的作品,所以我們在教語文時非常重視創設情境。比如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中雪地捕鳥一段動詞用得好,我們要學生也學會這樣用動詞,就會當堂辦掰手腕大賽,一組比一組看,觀察過後學生寫起來很快;寫周記,七年級學生第一個月寫學校生活,第二個月寫家庭生活,第三個月寫上下學路上的所見所聞,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學習與人共情。」蔡華說,學校還鼓勵學生做課前三分鐘演講、寫「日行三省」,輪流記班級日記,開展書法、誦讀等比賽,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思考和沉澱。

雙減創新案例|語文作業這樣布置,實現初中生減負增效 - 天天要聞

學生每天都寫「日行三省」

江夏一初中副校長、語文教師胡麗萍說,該校能真正做到語文課的減量提質,正是因為全校師生真正形成了「課文絕不是語文課的全部,語文課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動起來」的共識。由此破題,學生減輕了學語文的畏難心理,老師教學也更有成就感、獲得感。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復旦一熱心校友,匿名捐1億 - 天天要聞

復旦一熱心校友,匿名捐1億

復旦大學微信公眾號今天(5月18日)消息:5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謝希德-俞吾金哲學發展基金(第二期)捐贈簽約儀式舉行。一位熱心的復旦校友為基金捐贈1億元,支持哲學學科發展,卻不留名出名,不圖回報。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常務副校長許征、副校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 天天要聞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王世傑 在「全國助殘日」前夕,第七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的仫佬族教師姚亮,榮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帶着對這位自強模範的深深好奇與敬意,我們走近姚亮,探尋他用音樂書寫的生命華章
小學語文階段知識歸類複習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複習三 - 天天要聞

小學語文階段知識歸類複習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複習三

歇後語複習- 熟悉類型:了解歇後語的不同類型,如諧音類、喻事類、喻物類等,掌握各類歇後語的特點。- 理解寓意:明白歇後語前後兩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和所表達的寓意,這樣有助於記憶和運用。- 趣味記憶:可以通過故事、遊戲等有趣的方式來記憶歇後語,
小學語文階段知識歸類複習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複習二 - 天天要聞

小學語文階段知識歸類複習六年級下冊小升初複習二

名言名句複習- 分類整理:將學過的名言名句按照不同的主題,如學習、勵志、品德修養等進行分類整理,便於記憶和理解。​- 理解內涵:明白每句名言名句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並能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其應用場景。​- 強化記憶:通過反覆背誦、默寫等方式,確保
句句不提愛,句句都在愛,๓520๓朋友圈這樣發! - 天天要聞

句句不提愛,句句都在愛,๓520๓朋友圈這樣發!

01ʜєʟʟɵ.ᐟ‪‪.ᐟ ₂₀₂₅♡₀₅₂₀ 遇見合適碰上認真撞見偏愛又囍一年ᵁᴾ⁺'๓ iຖ l໐งē昨ᵈᵃʸ 今ᵈᵃʸ 明ᵈᵃʸ 每ᵈᵃʸ我們依然是我們,日子很長,幸福很小,有你剛剛好02今日關鍵詞:我們 ʚෆɞ❣️永遠熱戀❤️永遠鮮
3000餘人赴約!山東大學「2025大學節暨高招會」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3000餘人赴約!山東大學「2025大學節暨高招會」成功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玉芹 尹明亮 王凱 張中 實習生 孫禕卓5月1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山東大學舉辦了山東大學「2025大學節暨高考招生諮詢會」。山東大學六大學部所有學院、省內外30餘所重點大學齊聚中心校區,面對面解答學子困惑
南外學子|看我「七十二變」 黃梓珈:根系少年的多維成長密碼 - 天天要聞

南外學子|看我「七十二變」 黃梓珈:根系少年的多維成長密碼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在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同澤學校,六年級的黃梓珈宛如一顆閃耀的新星,憑藉著多元的才華與出色的成就,成為師生眼中 「根系少年」 的典範。近日,深圳市南山二外集團官方公眾號推出《南外學子》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