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下半年,很多考生將考試計劃放在了「國考」、「省考」公務員上面,很容易忽視掉事業單位的招聘考試。其實下半年的事業單位考試更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有大大小小的考試舉行,對於考生來說也是一個考試的機會。
那麼在這麼多場次的考試中,如果能夠滿足3類身份條件,考試中的競爭優勢會更大一些!來看看賀老師的分析:
1、應屆畢業生
事業單位對於應屆生群體來說也有照顧性政策開放,多地有集中招錄和單獨組織的考試,其中應屆畢業生都是可以報名的。從下半年9月-12月,基本每個月都有招聘公告發佈,對於應屆生來說選擇更多,機會也更多。
其中科研單位、教育、文化單位、衛生單位招聘的人數是比較多的,像衛生醫療崗位、鄉鎮崗位,學歷可以放寬到大專,很多崗位不限戶籍,這樣上岸的幾率就更大一些。如果你是應屆生,注意不要隨便簽三方、勞動合同、繳納五險一金,不然會失去應屆生身份,就失去這類考試資格。
2、兩年基層服務人員
如果有基層工作經歷的考生,報考事業單位的崗位,同樣具備報考優勢。其中兩年基層服務經歷是一個重要條件,主要包括了服務期滿且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員、「西部計劃」人員、「特崗教師」人員等,參加過這類基層服務的考生能夠享受到這個政策,報考事業單位的時候競爭壓力會很小。
其中教育系統、衛生健康系統、農業系統三類招錄兩年基層服務人員比較多,因為是定向招錄的職位,其他人是無法報考的,這樣的話進面上岸的機會自然更高。
3、退役大學生士兵
還有一類人群屬於「退役大學生」群體,現在各地區也非常重視退役軍人的就業創業工作,開放了很多定向招聘、專設崗位,僅限退役軍人進行報考,這類崗位屬於「定向招錄」的崗位,不管是競爭人數還是學歷要求都要小很多。
像退役軍人事務部、鄉鎮、街道崗位,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名額開放給退役軍人報考,考上之後同樣有編製,享受事業單位的綜合福利保障。
總的來說,下半年的事業單位考試也比較多,大家在選崗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進行篩選,符合這幾類身份的人群自然在選崗上更具有優勢,只要是提前認真準備,競爭壓力還是比較小的。
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