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目簡介
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推動人類逐步邁入智能社會,在創造經濟發展新引擎的同時,也給人類社會的法律規範、道德倫理、公共治理等帶來了一系列挑戰。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在相關部委的支持下,結合自身人才培養優勢,專門設立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雙證)智能社會治理方向研究生培養項目,圍繞人類社會智能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重大治理問題,以實驗主義治理為核心理論範式,以社會實驗為主要技術手段,發揮我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系統研究智能社會的治理之道、治理方法和治理工具,培養兼具專業技術能力、組織領導力和公共價值理念的智能社會治理複合型人才。
二、招生對象
1.從事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公職人員;
2.從事信息技術在鄉村振興、城市管理、教育、醫療健康、民生、環境治理、司法和體育等領域管理和應用的技術人員;
3.從事和參與「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建設和管理的人員;
4.從事和參與「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和管理的人員;
5.對智能社會治理具有強烈興趣的各類人員。
三、報考、初試、複試與錄取
MPA報考、初試、複試與錄取詳見《清華大學2023年公共管理碩士(MPA雙證)研究生招生簡章》(點擊查看招生簡章)。
四、特色課程
依託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平台支撐,智能社會治理方向在現有的MPA培養體系之上,邀請國內著名學者和專家,設置了《公共科技政策》(主講人蘇竣教授、汝鵬副研究員和謝其軍助理研究員)、《數字時代與公共治理》(主講人江小涓教授)、《社會實驗、計算和智能社會治理》(主講人羅家德教授、彭凱平教授等)和《治理、規制和智能社會》(主講人趙曙光教授、劉運輝副研究員、張芳助理教授等)等特色課程。本方向還將利用人工智能在我國廣泛的應用場景,組織學員進行案例研究和實踐調研,將理論教學與研究實踐緊密結合,幫助學員提高智能社會認知水平,掌握智能社會治理的系統知識,提高駕馭智能社會治理的理論和實踐水平,為我國智能社會治理培養兼具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五、學習方式
上課地點為清華大學。
學習年限:2.5-4年,學習方式包括以下兩種,學生可根據情況自行選擇。
1.分段集中上課:即每學期集中1次,每次學習6周左右。課程學習共4個學期。
2.晚上和周末上課:課程學習共4個學期。
六、學費與獎學金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學費為人民幣9.9萬元。費用可在第一學年註冊報到時一次繳清;或在第一學年、第二學年報到時各繳一半,分兩次繳清。
公共管理學院設立MPA新生獎學金和勵學金。
七、證書授予
按照清華大學學籍管理和學位授予相關規定,完成培養方案規定內容,通過學位論文答辯,並經學位委員會審查通過者,授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八、信息查詢與聯繫方式
公管學院官網:www.sppm.tsinghua.edu.cn
清華大學研招網:http://yz.tsinghua.edu.cn
中國研招網:https://yz.chsi.com.cn
招生考試、課程設置及獎學金諮詢:
黃老師
010-62794348,[email protected]
項目內容諮詢:
王老師、郭老師
010-62795573,[email protected]
歡
迎
報
考
MPA
微信號|SPPM公管教學
供稿丨教學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