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2022年09月27日23:08:12 教育 1750

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黨員名師工作室

紅旗已指先鋒路,課改開拓新局面。晉城三中在原學軍校長的帶領下,以黨建引領助推課改,切實加強「黨建紅」,引領「教育藍」。為實現雙融合,本工作室緊跟學校黨總支的步伐,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名師帶領青年教師以二三六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改革為基點,以展示環節為重點,紮根課堂。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助推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01黨員名師指導數學展示課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黨員名師李婷賢通過數學展示課率先垂範,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將數學要素落到實處,加強思想引領。李老師以問題為導向指出,高中數學中的《錯位相減法求和》是高考高頻考點,該類型題解題思路清晰易懂,但計算繁瑣、整理變形過程容易丟分。教師通過講解該方法的本質、適用數列的特徵、以及處理技巧和具體步驟後,學生易掌握解題步驟,但實操中避免不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計算和細節錯誤。

當學生出現計算困惑並找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時,教師通過開展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的交流討論,經過互相比對解題過程、糾錯可以快速挖掘並解決學生存在的各類問題,達到生生互強的作用,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經過討論後,小組代表展示本組最後討論的結果。在總結本組存在各類問題之後,規範解題過程、標準板書書寫,強調錯誤原因,總結本類題型的突破口、關鍵點、易錯點。

學生通過展示反饋提高邏輯推理、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相比於傳統的教師單一講解,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更容易發現和解決存在的根本問題,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了學習效率,更高效的達到學習目標。

02黨員教師開展英語展示課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黨員教師劉佳艷、韓君在名師的引領下,植根於英語課堂,加強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她們指出,英語閱讀習題課是展示的典範,又是難點。難在展示時,學生易停留在點對點的層面,僅從題干出發從文章對應答案,片面的理解問題。基於真實課程,學生應從以下三方面提升整體展示效果:一、展示前—系統性組長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工,在展示前先開展討論,對本組閱讀任務進行系統分層,確定重點詞句,文章結構,各題類型及做題技巧。這樣將一篇閱讀分解,從詞到篇,由點到面進行解讀,在體現語言學習的系統性。二、展示中—遞進性各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後,明確組員的具體任務依次分層展示。先結合文體展示文章結構,再對具體的小題分別進行講解,同時處理重難詞句,有板書沉澱。在該過程中,要確保每人有任務,展示有側重,總體有層次。三、展示後—歸納性全部講解完成後,小組代表總結歸納該類型語篇的做題思路、易錯點、做題技巧,使小組閱讀展示形成閉環。分層系統的英語展示有效地規避了「為展示而展示」的誤區,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敢於進行語言表達的熱情,而且提升了語篇梳理講解的能力,掌握了閱讀分析的邏輯方法,真正做到用語言實踐提升語言能力。

03黨員教師開展政治展示課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黨員教師劉萬芳、王甜甜用思政鑄魂育人,不斷踐行課改,提高政治站位,落實新時代下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她們指出,材料分析題是高考政治試卷的「壓軸題」,也是困擾學生的難點所在。該類題型材料數量多、時代感強,設問靈活巧妙,要求具體。很多學生不知如何下筆,有的學生羅列知識點,有的學生則堆砌材料,導致理論和材料脫節。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展示反饋。小組成員通過分享對設問和材料的理解,引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在交流過程中,小組成員間思維相互碰撞,對設問的把握更加準確,對材料的分析更加全面、深入。討論交流之後,小組代表進行班內展示成果,總結該類題型的思考角度、答題步驟,其他同學評價和補充,最終形成對該類題型的全面掌握。

學生通過交流、展示,不僅充分掌握解題技巧、積累了時政材料,而且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傳統的教師單一講解相比,學生在交流與展示中表現出了更高的積極性與自主性,進而激發出政治認同感和公共參與意識,展現出政治學科的獨特魅力。

04青年教師開展生物展示課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青年教師張澤瑜積極向黨總支靠攏,發揚改革創新的精神,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於生物課堂全過程,提升學生高階思維,挖掘內在潛力。她指出,高中生物實驗講解一直是生物課堂的難題。單純靠教師講解沒有說服力,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實驗,只能靠死記硬背記知識點。將實驗融入展示課,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新鮮感,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實驗的操作和設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掌握實驗設計技巧,從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展示課,將實驗搬到課堂上,學生分組實驗,親身實踐,可以更好的掌握並理解實驗原理和各步驟的意義。比如「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看不到色素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生硬的知識講解很難說服學生,通過實驗展示結果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那麼這節展示課,可以先讓學生分組設計並進行實驗,再讓各小組分享實驗過程和結果,總結實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原因,追溯問題的根源,形成文字報告。這樣既保證了課堂效率,又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真正落實了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05青年教師開展體育展示課

晉城三中李婷賢黨員名師工作室:黨建引領促發展,立足課改謀創新 - 天天要聞

青年教師李睿鑫以黨建為核心,以發展學生為驅動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展示的能力,將新的課改理念應用於對體育教學中。他指出,《接力賽》是田徑運動中多人合作的競賽項目.其特點是單個動作簡單,容易掌握,但整體銜接下來比較繁瑣,容易忽略的細節和交接棒過程出現的失誤比較多。教師通過講解握棒,起跑,交接棒的動作和各棒運動員的站位後,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失誤。當學生出現個別問題時,能通過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快速準確的解決個別問題,糾正錯誤動作。通過一人講解,多人傾聽,合作交流,展示反饋,實現兵強兵,生生互強的效果。不僅培養了學生交流溝通、着力傾聽、默契合作的習慣,而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一年來,本工作室在黨建的引領下,以課改為抓手,強化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作用,提升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搭建教育教學的嶄新平台。黨員名師積極投入到展示活動中,為青年教師指方向、理思路、促實踐,進一步深化二三六教學模式。在問題引導下,各學科教師聚焦展示環節,從不同視角進行有效的合作交流、展示反饋、錘鍊學生系統全面的展示能力。承載成就師生的美好願景,本工作室將堅持黨建引領,踔厲奮進課改路,砥礪前行譜新篇!


(晉城三中供稿)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文章能爆火,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 天天要聞

這些文章能爆火,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選題貼近大眾需求• 像「深圳幼升小全攻略」「高考志願填報全攻略」這類文章,緊扣教育熱點,教育是家長們極為關注的話題 ,關乎孩子未來,家長們迫切需要相關信息和指導,所以關注度高。
家長們注意了 這所將改變于洪區學生「命運」的高中 建在這兒 - 天天要聞

家長們注意了 這所將改變于洪區學生「命運」的高中 建在這兒

這兩年,對於于洪區的居民而言,東北育才高中於洪分校的落定,無非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了,當別的區的學生享受着多所優質省重點指標到校名額之時,于洪區也就一個56中學能好一點兒了。面對着如此龐大人口基數的教育需求,區域一方面在義務教育階段配套完善上加足了馬力,一方面引進育才高中,填補了區域優質高中資源的空...
別等到掉隊才知道:初二和高一是學霸的「分水嶺」 - 天天要聞

別等到掉隊才知道:初二和高一是學霸的「分水嶺」

你是否,曾經在初二或者高一的關鍵時刻掉過隊?如果你曾經感到成績突然下滑,甚至無法追趕,或許你已經體會過那種突如其來的失落感。你還記得初二的時候,數學從那種可以輕鬆應對的「加減乘除」,一下子變得難如登天,進入了代數式的世界?
依法執教 愛心育人—— 南山雙語初中部舉行教師演講比賽 - 天天要聞

依法執教 愛心育人—— 南山雙語初中部舉行教師演講比賽

大小新聞客戶端4月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京蘭)3月31日上午,南山雙語學校初中部舉辦了「以法為綱,以愛為魂,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溫度」主題演講比賽,引領教師築牢法治根基,踐行教育初心。賽前,南山雙語學校閆曉輝副校長對《教師法》進行解讀。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 天天要聞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日前國際射聯更新世界排名黃雨婷以6136分首次登頂列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世界第一4月4日這一好消息衝上熱搜引髮網友熱烈祝賀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恭喜阿條姐」黃雨婷,女,2006年生,浙江黃岩人,共青團員,中國射擊運動員。曾就讀於黃岩西江小學、黃岩城關中學,現就讀於台州市黃岩第二高級中學。2022年開羅世錦賽上...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而清明節放風箏是自古流傳的習俗。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4月4日,羅平縣科技館來到南片區陽光草坪帶領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關於風箏的科普手工實踐活動。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 天天要聞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近日,一位家長發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投訴老師後,被背刺的事,引髮網友圍觀熱議。「希望家長們不要打市長熱線,有事直接找我,或者找家校溝通員。」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說完這句話,班級群里立刻跳出一條消息:「支持老師!有問題咱們內部溝通嘛~」發言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家校溝通員」。我盯着手機屏幕冷笑。前陣子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