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高等教育發展主線就是「擴招」;大專升本科,二本升一本;現在每年本科招生在400萬人多一點。隨後是碩士研究生擴招,每年招生約100萬人左右。本碩擴招的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現在傳來博士後擴招。
根據《澎湃新聞》9月6號的一則新聞標題是「推動高校擴招博士後,將博士後作為教師補充的重要來源」,大家可以看到一個現實,博士擴招已經在路上了,博士後擴招已經在計劃中了。以後沒有博士後經歷的畢業生,基本就不要想在高校裏面工作了。
最近幾年本科生大擴招;現在的本科學歷可以用爛大街來形容了。招1萬元農民工難,招3000元大學生可以說有一大把。本科學科已經成為社會基本學歷,只能說是一般工作的門檻線了;稍微優質一點的就業崗位,本科生基本無緣的了。
就目前來說;碩研畢業生就業優勢還是有的,一般來說,名校碩士研究生與一般院校的理工科研究生就業還是不錯的,優勢比較的明顯。只要不是特別挑得很就業問題不大的;不過部分文科研究生就業都有一定的難度了;總體上看碩研畢業生就業的優勢還可以持續幾年。
按照《澎湃新聞》的報道;碩研學歷的貶值已經在路上了。隨着博士的擴招,博士後成為趨勢,碩研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將大幅度降低,或者說沒有優勢了。稍微悲觀的一點,可能與現在的本科生就業情況類似了。未來的博士將與現在的碩研畢業生就業情況類似。
最後結語
隨着社會教育水平的提升,再加上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未來的本科教育將成為通識教育了,差別就是學習的專業不一樣;本科畢業證到時候可能是人手一本的。碩士研究生代替現在的本科生,博士代替現在的碩士;博士後成為終極目標了。
隨着社會的發展,精英教育路線勢在必行;大水漫灌似的高等教育,只能是投資大收效低。部分人在高等教育階段能力不夠用了。降低入學門檻提升教育水平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特別是研究生階段走精英教育是提升教育質量唯一的路;擴招只能解決學歷佔比問題,無法提升教育質量,反而會增加畢業生的就業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