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2022年07月14日23:03:13 教育 1004

就業難,難於上青天。

2022屆高校畢業生人數突破1076萬!這是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超過千萬,也是近幾年增長人數最多的一年。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各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達到巔峰:一些大的企業阿里百度京東騰訊竟然也紛紛大面積裁員。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一千多萬大學畢業生不僅要要與同屆PK,還得與那些失去崗位的企業老員工競爭,這是一個十分殘酷的現實。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然而在反反覆復疫情的衝擊下,似乎百廢待興,行行都有本難念的經。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當一部分企業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當一部分公司不得不靠裁員來削減開支,工作崗位從何而來?失業率只會一路上升。

2020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2021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而十年前的2002年,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

畢業生企業就業率呈下降趨勢,畢業生更傾向於考研、考公、考編等多種渠道,來提升自己的價值。

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被動的出路。

在擇業時,大學生更願意選擇工作環境好、穩定性強、工資福利待遇好的主要勞動力市場。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常常太骨感

一切僅僅是因為一場百年難遇的疫情嗎?

如果沒有疫情,情況會如何?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兩個最具影響力的行業:房地產與互聯網電商。

時至今日,買房依然是大多數人的剛需和畢生奮鬥目標:一個普通人無條件、無背景,常常需要耗盡三代人的積蓄,拚命借貸,才能買得起一套房。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一個房地產牽扯到500多個行業,2000多個專業,一好俱好,一損俱損。

這些年,我們的城市拆了建,建了拆: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排排商業廣場爭先恐後、粉墨登場。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看似繁華的「GDP」背後,隱藏多少泡沫。

而疫情,只是揭開房地產真實面目的一面照妖鏡而已。

房地產健康發展的時候,開發商、工人、銀行、物業、購房者各取所需,良性循環。

帶來的是上下500多個行業、2000多個專業一個蘿蔔一個坑,各司其職、相安無事。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而一個城市的發展,過度地依賴房地產,不切實際的大邁步,遲早會埋下隱患。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層出不窮的大小樓盤接二連三湧現,明明供大於求,房價卻依然堅挺。

房地產一直都是騎虎難下:漲價,得罪了想買房的人;降價,得罪了已買房的人。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就這樣,一直在矛盾與爭議中前行。

我所在的武漢,為了追趕「北上廣」,爭創一線城市,十年間也在不斷推倒各種城中村,新的小區、樓盤、商業廣場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然而,前段時間出現了堅決主動斷供

武漢綠地光谷星河繪項目,原本應該於2022年12月交房,但如今20棟樓中僅有2棟封頂。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買房者在看到正常時間內交房遙遙無期後,決定聯合停止向貸款銀行償還個人貸款。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超200個項目業主加入集體斷供行列,其中湖北超15個,武漢目前已統計到7個項目。

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房地產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所波及到的500多個行業、2000多個專業都會受到牽連。

甚至,引發新一輪的失業潮。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如鯁在喉, 如芒在背後的電商行業。

阿里巴巴成立於1999年

京東成立於1998年

拼多多成立於2015年

近二十年,高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送給了一部分人紅利,電商的快速崛起,帶給了大部分人生活便利。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從廠家到消費者,省去中間環節沒有代理商、經銷商賺差價,快遞直接到門口。

即經濟又實惠,而且帶動了快遞、外賣行業的大量就業機會。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然而,也帶給了一部分人傷害。

近五年,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繁華街頭,「出租」、「轉讓」、「虧本甩賣」等字樣比比皆是,人去樓空已是司空見慣。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傳統行業、實體店,受電商衝擊,幾乎無一能倖免。

就連實體業的代表董明珠,也十分無奈。

從2019年至2021年,格力電器的員工數量分別為8.88萬人、8.4萬人和8.19萬人,短短兩年少了6900人。

電商衝擊帶來的究竟是就業機會增多還是導致其他行業失業率增大呢?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耐人尋味的是,當互聯網行業開始內卷,紅利時代已過,它本身也開始裁員。

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員工數量從259316 人縮減至254941人,三個月內,阿里巴巴員工人數減少超4000人。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疏通兩大行業,提高實際就業機會。

2022屆畢業生大部分是零零後。他們的父母大多是七零後、八零後,再苦再難,也都願意供自己孩子大學畢業。

然而,畢業即失業的殘酷局面,卻讓他們始料未及。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解決這一大難題,必須從影響力最大的行業着手整頓和疏通,一切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2022年為何就業難?房地產和互聯網兩大行業需要反思什麼? - 天天要聞

譬如:房地產和電商,還有人人皆直播的怪像。

近二十年,我們的發展究竟是健康的還是太急功近利,這值得每個人反思。

您怎麼看呢?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認識之旅:美國青年在華體驗「開學第一課」 - 天天要聞

認識之旅:美國青年在華體驗「開學第一課」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認識之旅:美國青年在華體驗「開學第一課」中新社記者 曾玥首次中國之旅即將結束,美國青年莉莉·辛普森(Lily Simpson)特地換上青綠色的新中式旗袍和繡花布鞋,紀念與中國同伴道別的時刻。
@高考生,安徽省軍隊院校面試體檢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高考生,安徽省軍隊院校面試體檢分數線公布

根據2025年安徽省軍校院校招收普通高中畢業生工作計劃安排,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面試體檢分數控制線歷史科目組合男生:516分,歷史科目組合女生:607分。物理科目組合男生:561分,物理科目組合女生:585分。二、參加面試體檢須攜帶的材料參加面試體檢的考生,須攜帶以下材料:身份證;准考證;軍隊院校招收普...
一根跳繩撐起的暑假:暑假不荒廢,跳繩育少年! - 天天要聞

一根跳繩撐起的暑假:暑假不荒廢,跳繩育少年!

暑假來臨,孩子們如同掙脫束縛的小鳥,開啟了一段自由時光。然而,不少家長也開始擔憂,如何避免孩子在假期里作息混亂、沉迷電子設備,讓這個暑假過得充實又有意義?其實,一個簡單又高效的方法就是 —— 跳繩,讓孩子從每天 10 分鐘跳繩開始,收穫意想
看圖猜成語653:「腦動」光榮,挑戰開始! - 天天要聞

看圖猜成語653:「腦動」光榮,挑戰開始!

上期(652)答案:安然無恙,做賊心虛,甜言蜜語,怒髮衝冠,怒火中燒,出生入死,置之腦後,無獨有偶,四馬分肥,吃裡扒外。本期繼續給大家帶來十題看圖猜成語,「腦動光榮」,快來挑戰吧!溫馨提示:看圖不識圖,成語猜不出!識圖功夫好,時間花得少!第
中考化學計分錯誤,江西九江市教育考試中心致歉 - 天天要聞

中考化學計分錯誤,江西九江市教育考試中心致歉

近日,江西九江市中考成績公布後,多位考生及家長反映,化學科目疑似少算分。 7月2日,九江市教育考試中心發佈致歉聲明:九江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成績公布後,發現化學科目分數疑似異常。 我們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對評卷系統中化學科目計分情況進行重新核查。結果顯示,化學科目第一大題單項選擇題第6-10題每小...
14.9萬/年!上海一大學倒貼10萬培養1個學生?校方回應引爆爭議 - 天天要聞

14.9萬/年!上海一大學倒貼10萬培養1個學生?校方回應引爆爭議

媒體報道,近日一考生在填報志願時,發現上海興偉學院每年149985元的學費,媒體文章瞬間引爆了輿論場。這個數字意味着什麼?它約等於三個復旦大學學生的學費總和,是普通公辦本科院校學費的十倍以上。難怪有網友在評論區直白地算了一筆賬:「四年60萬,加上生活費4年估計得80萬,畢業送外賣至少20年才能賺到80萬。」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