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後,考生們的心情也無法放鬆下來。因為在高考過後,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志願填報。在等待成績的過程中,很多考生已經開始研究志願填報問題。大多數考生會根據自己的估分,來擬定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
此時學習成績優越的學生自是不必擔憂,他們可以報考自己理想的名校。但是成績處在中下游的學生卻開始犯難了,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讀本科,如果本科實在無望的話,再去考慮專業院校。不過這部分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民辦二本和專科學校的差距,可不是一點點。
成績略顯尷尬的考生,志願填報時面臨兩難的選擇
隨着教育政策的變革,高校也出現了不少的變化。本科錄取批次被取消,之前大家很熟悉的「三本院校」也合併到了二本院校內,也就是民辦二本。在招錄的過程中,民辦二本的錄取分數線是要低於公辦二本的。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也會盡量避開民辦院校。
不過就是有部分成績比較「尷尬」的考生,他們的成績勉強能上本科,無法選擇實力強的本科院校,只能在民辦本科和公立專科之間徘徊。選擇前者的話,能夠得到本科學歷;選擇後者的話,可以選擇不錯的專業。面對這樣的局面,學生會陷入迷茫,不知道怎樣選才是對的。
民辦本科的學費昂貴,和公立學校相比,每年動輒幾萬元的學費,讓來自普通家庭的學生感到壓力很大。這是很多考生不願意選擇民辦本科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寧可降低標準就讀於專科,也不願意讓家庭背負如此沉重的經濟負擔。
兩類院校在學生培養方面,也有着明顯的不同。本科院校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對學生未來深造發展很有幫助。但是專科院校更注重的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畢業之後可以迅速進入到工作狀態,早點實現從學生到在職人員的身份轉變。
民辦本科和公立專科差距大,畢業之後才明白的真相
不過等到學生畢業之後才發現,原來民辦本科的優勢如此之大。如今學歷貶值的話題越來越熱,但無法否認的是,現在依然還是學歷至上的社會。不管是企業招聘還是體制內招考,都會把學歷當作非常重要的條件。如果畢業生的學歷水平不達標,是無法被錄用的。
有學生表示,專科生還可以進行專升本,之後就和本科生的待遇一樣了。這個觀點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學生需要注意的是,專升本拿到的畢業證和全日制本科是存在很大區別的。不過有部分企業在招聘時,並沒有那麼認可專升本的學歷。
所以僅僅從學歷角度來看,民辦本科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不過還是那句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情況,做出來的選擇也是不同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和具體規劃,具體應該怎麼選擇,決定權還是在學生自己。
專科生在校期間這樣做,才能提高自身競爭力
專科生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矮人一等,不如本科生「值錢」。事實上專科生在校期間,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積累自身的優勢的。等到畢業之後,同樣有機會到好的企業工作,並不比本科生差。不管是本科生還是專科生,最關鍵的就是不要輕易放棄和否定自己。
學好專業知識,擁有一技之長,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專科生通常學習的都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在畢業後可以找到契合的工作。如果技術過硬的話,找工作也不是問題。因此學生必須非常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不要理所應當地認為大學就是混日子。
專科生在校期間還可以多考取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為自己以後的就業發展拓寬道路。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證書都值得報考。大家需要在自身感興趣的基礎上,選擇真正有用的證書,比如一些職業資格證書等。不然的話,只是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而已。
提前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學生的問題在於,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該向什麼方向努力。每天渾渾噩噩度日,看見別人幹什麼自己就幹什麼,這樣等到畢業的時候,依然還是會覺得很迷茫,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理想。
很多學霸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有着非常明確的目標,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在讀大學以及之後的過程中,他們會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追求更高的目標。只有這樣才有勤奮學習的動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