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學校「保優率」、「轉優率」談中考學子究竟應該去就讀什麼樣的高中學校。
中考成績揭曉,眼下各高中學校都在」搶人大戰」,爭高分生源。而很多中考學子和他們的家長都在猶豫不決,怕深怕淺,茫然不知該選什麼學校。因為這關孩子的未來學業,尤其是三年後的高考升學。
各地的高中學校因辦學歷史、所處區域、學校規模等原因都會有所差異。明顯的就是分為(省、市、區)重點高中和所謂的普通高中。作為考生和家長選擇學校一定不要簡單粗暴和盲從盲信,要慎重分析各學校的具體情況和考生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以後學業發展的學校。
評價一所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有很多指標。立德樹人是學校辦學的總體方向。但實事求是說,高中學校的高考升學情況是個硬指標,可以說」升學是硬道理」。而生源基礎不同導致各校升學人數有差異是很普遍的。考生和家長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具體參考指標就是看一個學校的」保優率」和」轉換率」。整個市域或縣域中考時的某高分分數段在以後的統考或高考時過線率為基數,某校錄取時有多少人數,完成的比率就是這所學校的「保優率」。相反,低分段的學生升學情況,學校與全區域轉換情況相比的比率就是這所學校的轉換率。
從這指標上看,有些所謂重點高中中考中錄取了大批高分學生,而高考時保優率不高。而有些所謂的普通高中保優率和轉換率都很好。
用這些指標評價學校辦學質量也未必完全合理。但是涉及到學生未來升學,這些現象就要認真對待。
種莊稼講究「合理密植」,「過度密植」反而會不打糧食。學校辦學也是如此,優質生源過分集中,老師的陽光雨露不一定都關注得到。
在學校教師授課難度定位都會「瞄準中間,兼顧兩端」。如果入學基礎一般,很可能在重點高中的課堂吃不消、跟不上,從而造成很大心理壓力和挫敗感,長此以往很容易失去信心。因基礎不如別人,得到發言和展示機會也會很少。
以相同成績進入普通高中,那就位列前茅,會受到學校老師重點關注。會得到很多發言展示和鍛煉的機會。學習信心會大大提升。
每一座高中學校都有名師,同樣都有相對的」弱師」,包括重點高中。所以選什麼樣的高中就讀,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同時要「知彼知己」。如果考生心理素質高,學習自控能力強,善於在落後的情況下「奮起直追」,那麼可以選重點高中。如果心理素質一般,自控能力一般,那麼到普通高中就讀,「當雞頭,受關注」可能是你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