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10萬級純電市場,大眾ID.2真能做到上下通吃?

在一眾外資車企中,大眾算是對新能源汽車非常重視的一個。在大多數合資品牌還未發現新能源汽車的潛力時,大眾早在2020年就在國內發佈了ID.系列車型,儘管相比中國汽車品牌仍算是後來者,但在合資車中也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因為比其他合資品牌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早,也讓大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遠超其他合資車企。數據顯示,在2022年大眾新能源汽車在國內銷量為18.06萬輛,同比大增51.6%,其中 ID.家族佔比達到了79.2%。

由此不難算出,在2022年大眾ID.家族國內銷量超過了14萬輛,與之形成對比的豐田,去年純電車型銷量僅為2.4萬輛。換句話說,現在的大眾已經是合資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

持續加碼新能源,大眾ID.家族迎來新成員

對於大眾ID.家族,國內消費者並不陌生,旗下的ID.4和ID.6都在國內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大眾更是引入了ID.家族又一新成員——ID.7,在上海車展亮相的合資純電動汽車中,大眾ID.7絕對是受關注度最高的一個。

不過,想要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走量,還是得靠入門級車型來撐起銷量。目前大眾ID.家族最便宜的車型就是ID.3,但起步價也在16萬元以上,在價格上與同級別其他車型相比毫無優勢,這也導致ID.3在國內的銷量異常慘淡。

為此,大眾也計劃推出一款定位比ID.3更低的全新車型。早在今年3月,大眾就推出了名為ID. 2all Concept概念車,並將其列為2026年前推出的十款全新純電車型之一,預計於2025年發佈。

按照大眾的說法,ID. 2all Concept概念車量產版車型上市後的售價將在2.5萬歐元以內,而ID.3在歐洲的售價高達3.5-4.5萬歐元,通過類比可以得出結論,量產版的ID.2在國內的售價大概率將在10萬元左右。

「純電版Polo」能否上下通吃?

從整體設計上來看,ID. 2all Concept概念車還是有着大眾ID.家族獨有的設計風格,整體看上去更像是縮小版的ID.3,或許將其稱之為ID.3青春版來得更親切。但是在尺寸上,ID. 2all Concept概念車又跟Polo極為相近,整車長寬高分別為4050/1812/1530mm,軸距為2600mm。

不難猜測,量產後的ID.2更大的意義在於平替現有的大眾Polo,且在售價上也與現在的上汽大眾Polo不相上下。值得一提的是,ID. 2all Concept概念車有着430-1330L的後備箱容積,表現比現款Polo更加優秀,這也是得益於MEB Entry平台帶來的優勢。

最後就是在動力上,大眾官方並沒有提供ID. 2all Concept概念車所搭載的電池容量大小,僅表示其具備226Ps的峰值馬力,且在WLTP下具備450km的行駛續航里程。而現在國產版的ID.3,純電續航里程同樣為450km,只不過是在CLTC工況下。

從ID. 2all Concept概念車所展現出的產品力來看,在目前的10萬級純電轎車市場,還是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其競爭對手既可以是比亞迪海豚、歐拉好貓這樣的明星產品,也可以是定位更低的比亞迪海鷗、零跑T03這類的車型,可謂是上下通吃。

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新迭代的速度堪比手機行業,幾乎是一年一個樣,現在看似還具備一定競爭力的ID. 2all Concept概念車,要等到2025年才會實現量產。屆時的10萬級純電動轎車市場,又將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誰也說不準,只能說大眾ID. 2來得太晚。

寫在最後:

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呈現出了比亞迪一家獨大的現象,以當下的市場走勢來看,比亞迪的統治地位在短時間內仍將持續。儘管大眾在合資品牌中新能源汽車做得算比較好的一個,但與比亞迪相比,在影響力上仍存在很大差距,單靠一款入門級產品顯然無法彌補這一差距。